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酶促玉米油甘油解制备双、单甘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了以1619脂肪酶为催化剂,用玉米油甘油解制备双,单甘酯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PH值7.5甘油含水量5.5%,酶浓度400-600/g脂肪,玉米油甘油摩尔比1:1,反应温度20℃,搅拌速度720r/min。在上述条件下反应8h,双、单甘酯含量〉76%。同时,报道了反应进程的监测和产品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对单甘酯与缩水甘油反应制备高纯度低聚甘油脂肪酸酯进行研究,分别探讨催化剂及其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摩尔比值对低聚甘油酯产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各参数进行优化,在以苯磺酸作为催化剂、添加量1.5wt%、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h、底物摩尔比值(缩水甘油∶单甘酯)2.5∶1的最优条件下,低聚甘油酯产率为62.59%,经分子蒸馏进一步纯化获得高纯度的低聚甘油酯产品(91.45%),且以低聚甘油单酯为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牛油火锅底料生产过程中单甘脂(Glyceryl monostearate,GMS)及冷却温度对牛油样品结晶行为的影响。方法:以牛油火锅底料中的牛油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牛油样品的硬度、固体脂肪含量(Solid Fat Content,SFC)、色度、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探究牛油样品结晶行为。结果:当GMS添加量超过1.5%时,牛油样品硬度随GMS添加量升高而增大,但GMS添加量对牛油样品SFC无明显影响;随冷却温度的降低,牛油样品的硬度及SFC呈增大的趋势,0~-15℃温度范围内差异明显,-15~-25℃差异不明显;GMS及冷却温度对牛油样品的结晶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结论:通过添加GMS及降低冷却温度可一定程度优化牛油火锅底料硬度、色泽,并缩短冷却时间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5.
采用甘油钠催化大豆油甘油解制备单甘酯,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甘油钠添加量和底物物质的量比进行了研究,得到选定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175℃、甘油钠添加量(油重)为2.4%、底物物质的量比(大豆油和甘油)为1∶4和甘油解反应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反应得到的甘油酯混合物中,单甘酯质量分数为53.1%.采用二级分子蒸馏纯化单甘酯产品,粗甘油酯在Ⅰ级分子蒸馏(140℃)除去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在Ⅱ级分子蒸馏(190℃)纯化单甘酯,得到纯度为93.0%的单甘酯产品,单甘酯回收率为96.8%.  相似文献   

6.
郭志超 《中国油脂》2021,46(11):68-72
酶促法制备单甘酯具有绿色环保等优点,但其较低的传质速率限制了催化效率。基于此,探索了溶剂类型对酶促大豆油甘油解反应制备单甘酯的影响。结果发现,异丙醇可作为制备单甘酯的适宜溶剂。为深入研究溶剂比例对反应体系的影响,采用液液平衡三元恒温相图进行溶剂比例预测,得出最佳的溶剂比例(异丙醇体积与大豆油质量比)应低于4∶ 1;通过实验测定,得到最佳溶剂比例为3∶ 1,在此条件下于45 ℃反应10 h,单甘酯摩尔收率高达61.75%,Novozym435酶比活力相对稳定,剩余酶活为反应前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7.
脂肪酶催化大豆色拉油甘油解合成单甘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间歇反应条件下脂肪酶催化大豆色拉油甘油解制备单甘酯的过程,对三种商业酶和自制固定化脂肪酶进行了筛选,并对影响甘油解过程的溶剂效应和酶量因素进行了研究。采用了响应面分析方法对甘油解反应进行优化,以单甘酯百分含量为响应值,对底物摩尔比、初始含水量、温度这三个因素的重要性做了适当评价,并给出了拟和良好、回归显著、可靠性较好的经验性模型方程。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46℃,初始水质量分数4%(相对于大豆色拉油),底物甘油与豆油摩尔比为3.7∶1,固定化酶用量质量分数5%(相对于大豆色拉油),反应时间30h,单甘酯最高转化率为74.04%。  相似文献   

8.
王诗路  刘辉  咸漠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4):192-195
利用响应面(RSM)对叔丁醇溶剂体系中的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米糠油甘油解反应合成甘油二酯(DAG)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添加量(酶和米糠油质量比)、底物质量比(米糠油:甘油)等4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以DAG的产率为响应值,进行5水平4因素中心组合旋转设计(CCRD)优化,确定了影响DAG合成的关键因素以及最佳反应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影响因素中,底物质量比对DAG的产率影响最大。综合考虑优化和节约后,利用模型计算DAG合成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0.5h,加酶量10.66%,底物质量比16,在此条件下DAG产率是53.08%。   相似文献   

9.
单甘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单甘酯的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单甘酯的合成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单甘酯的产率,采用自制碱性白土为固体碱催化剂催化甘油三酯甘油解制备单甘酯。通过XRD、FTIR对碱性白土进行了结构分析。同时采用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以及matlab软件进行实验的条件优化。以自制碱性白土为催化剂时,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为38.91min,反应温度为266.8℃,催化剂用量为0.981g/100g三酯,甘油与三酯的摩尔比为8.91。此时单甘酯产率为74.97%。此外,碱性白土较Ca(OH)2具有产品颜色浅,二甘油含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甘油一酯(monoacylglycerol, MAG)和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 DAG)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化学合成等领域,它们的制备一直备受关注。醇解反应由于原料来源简单,是目前工业制备MAG和DAG的主要路径之一。本文综述了醇解反应制备MAG和DAG的研究现状,对比了化学法和生物酶法制备MAG和DAG的优缺点。其中生物酶法制备MAG和DAG通常在较低的温度下(60 ℃左右)进行,此时醇解反应物甘油和甘油三酯的互溶性较差、反应难以进行,引入合适反应介质于醇解反应体系可极大提高反应速率;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反应介质对反应产物选择性的也有很大的影响,某些反应介质和打破反应平衡组成,使反应向有利于目标产物生成的方向进行。目前,离子液体对醇解反应的反应进程及产物选择性均呈现了可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大豆油和甘油为底物,在溶剂体系下,以甲醇钠为催化剂进行甘油解制备甘二酯。详细讨论了反应时间、底物比、催化剂用量、溶剂用量等因素对甘油解反应的反应速度及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底物比、催化剂用量和溶剂用量能使反应速度加快,提高甘二酯的产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纯度DHA乙酯(DHA含量(78. 7±0. 6)%)为原料,在Novozym 435酶的催化作用下甘油解制备DHA甘三酯。考察DHA乙酯与甘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加酶量对反应过程中甘一酯、甘二酯、甘三酯、乙酯含量及乙酯转化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加酶量为DHA乙酯质量的6%、DHA乙酯与甘油摩尔比3∶1、反应时间12 h,在此条件下乙酯转化率为(97. 0±0. 2)%,产物中甘三酯含量为(95. 6±0. 1)%,DHA含量为(76. 2±0. 0)%。  相似文献   

14.
采用HPLC测定了由纯油酸和棕榈酸合成产物中的单甘酯含量。油酸单甘酯的RF值较棕榈酸单甘酯的略高。HPLC法的MG测定值与柱色谱法相接近。  相似文献   

15.
在高温(210℃),低压(1.33kPa)下,对高酸价(9.5%-35.0%)米糠油中游离脂肪酸(FFA)的自动催化进行了研究,单甘油酯可将脱胶,脱蜡,脱色米糠油中的FFA含量降低至0.5%-3.5%,米糠油经城酯处理后,经碱炼,脱色和脱臭或筒单脱臭,可得到优质油。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中脂肪酶催化甘油解制备单甘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超临界CO2条件下脂肪酶催化甘油解制备单甘酯的研究进展,并从反应温度、压力、含水量、底物比例、脂肪酶活性等方面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此法具有反应温度低,产品色泽好,无溶剂残留,操作步骤大大简化等优点,有望成为食品用单甘酯最有潜力的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单甘酯的制备与分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详细综述了单甘酯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以及各种旨在获得高纯度单甘酯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无溶剂体系中,以亚麻籽油和甘油为反应底物,Lipozyme435为催化剂,制备富含α-亚麻酸的甘油二酯,采用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了制备过程中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加酶量和反应温度对甘油二酯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底物摩尔比(亚麻籽油∶甘油)=5∶3,加酶量8.8wt%,反应温度为58.3℃,反应时间为9.1h。在此反应条件下反应所得产物中甘油二酯含量约达50.21%,纯化后的甘油二酯的理论纯度可达60.12%,α-亚麻酸的含量达46.41%。  相似文献   

19.
<正> 单甘酯(甘油一酯)是一种重要的食品乳化剂,已广泛用作冰淇淋、面包等多种食品的添加剂,还可用作抗老化剂,制造润滑油等。国内商品单甘酯含量多在25%—40%,蒸馏单甘酯(分子蒸馏)含量可达90%。因没有有效的分析方法,国内许多生产单位只能用凝固点等指标代替,造成单甘酯生产、使用上的盲目与混乱。  相似文献   

20.
酶催化合成蔗糖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蔗糖酯的酶促合成研究进行了总结,其中主要涉及到酶、反应媒介和酰基供体等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蛋白酶、脂肪酶和抗体酶均能区域选择地酰化蔗糖。酶催化合成蔗糖酯通常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和吡啶等有毒溶剂中进行。近几年来,使用混合溶剂或叔丁醇等毒性较小的溶剂代替毒性较大的溶剂,以及无溶剂条件下酶催化合成蔗糖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重视。活化酯作为酰基供体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