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优化的Liu动力学方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附着过程进行拟合得出:培养温度、培养基p H值、细菌接种浓度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粘附过程有影响,大约在60 min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达到粘附平衡。在温度为35℃,p H值为7时,附着的微生物量最大,细菌接种浓度越高,附着的微生物量越大。利用Gompertz模型对生物被膜生长、成熟过程进行拟合得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生长曲线呈现典型的S型,具有明显的延滞期、指数期和稳定期;生物被膜生长曲线表现出的S型有别于悬浮菌的生长曲线,其指数期相对较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粘附过程、生长和成熟过程的模型矫正拟合度R2(Adj)均在0.97之上。表明Liu动力学方程以及Gompertz模型分别适用于描述外界环境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附着,生长与成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贻贝中筛选分离出来的乳酸乳球菌K6为研究对象,以细菌素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半抑制浓度(MIC50)为考察指标,优化乳酸乳球菌K6产乳酸链球菌素Z(Nisin Z)的条件。首先研究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值、菌液添加量、培养时间和温度5个因素对Nisin Z抑菌效果的影响,确定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培养基初始pH值3个因素为显著因素,然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这3个因素。最终获得产Nisin Z的优化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7.5,培养温度29.8℃,培养时间9 h。经过条件优化后,该细菌产细菌素抑菌浓度为0.625 BU/mL,较优化前细菌素浓度提高了8倍。优化后的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在最优条件下的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接近,说明所建模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以食源性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其混合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及BoxBehnken试验,确定混合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最佳条件;通过96微孔板法分别测定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tryptone soybroth,TSB)、葡萄糖和NaCl对单一菌和混合菌在最佳条件下形成生物被膜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合菌生物被膜的最佳培养基p H值为7,培养温度36℃,培养时间22 h;采用质量分数为1.6%的TSB培养基时,病原菌在最佳条件下形成的生物被膜黏附率最大;碳源促进了生物被膜的形成;NaCl质量分数大于0.4%时,食源性病原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受到一定抑制。综上,培养条件能够影响病原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以细菌素相对抑菌效价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嗜酸乳杆菌细菌素Lactobacillin XH1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培养基初始pH、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及接种量4个因素对细菌素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5、培养温度35℃、接种量为2.5%和培养时间28 h,在此条件下细菌素Lactobacillin XH1相对抑菌效价值达到247.49±1.05 A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5.
从腐败食品分离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食品添加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按国标方法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同质量浓度的防腐剂和乳化剂作用的情况下,用96孔板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情况。结果表明:在添加低质量浓度防腐剂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成膜能力受抑制,当两者质量浓度均≥0.4g/L时无成膜作用,且山梨酸钾抑制成膜趋势比苯甲酸钠明显;添加单甘酯后,质量浓度3g/L成膜率最低,而双甘酯质量浓度4g/L成膜率最低,两者比较,在质量浓度2~4g/L范围内单甘酯抑制成膜比双甘酯好;对于蔗糖酯类乳化剂,在质量浓度0.3~4g/L范围SE7和SE13都显现抑制成膜作用,而SE11整体出现成膜率下降趋势;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80、Span-6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成膜影响不同,与两者自身亲水亲油性相关。因此,这几类食品添加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实验室前期从北冰洋的海泥样品中分离出的一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抑制效果的Ochrobactrum sp.LJY313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为M2培养基;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发酵培养的最佳条件:培养时间36 h,培养温度35℃,培养基的初始pH 7.0,摇床转速180 r/min。  相似文献   

7.
培养条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孔板检测法对其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7℃下,采用1.6%胰酶大豆肉汤(TSB)培养时,金黄色葡萄球菌易形成大量生物被膜;添加低浓度的单糖及双糖可以大大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添加氯化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被膜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有效手段清除生物被膜,作者采用二倍稀释法研究茶多酚、柠檬醛、肉桂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以及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并在亚致死浓度下,利用微孔板法研究此3种天然产物抑制3种细菌及其混合菌的生物被膜形成以及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的情况。结果表明,在亚抑菌浓度下,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抑制效果最好,肉桂醛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生物被膜抑制效果最好,而柠檬醛对所有细菌及其混合菌AI-2活力都具有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布氏乳杆菌所产细菌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培养布氏乳杆菌获得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物质,经纯化后鉴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与抑菌特性,并对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布氏乳杆菌在37 ℃ MRS培养基中培养至20 h后进入稳定期,在26 h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峰值,为(26.36±0.86) mm。 通过АKTA pure系统串联Superdex 30 Increase纯化后,鉴定得到抑菌活性物质(BSX0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73.56,对多种蛋白酶敏感,推测为Ⅰ类细菌素。在pH 10(2 h)和121 ℃(30 min)处理后,BSX01仍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仅为12.50 μg/mL。此外,BSX01在1/2 MIC时可有效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在2 MIC时能够完全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基于上述结果,布氏乳杆菌产生的细菌素BSX01是食品工业中的潜在生物防腐剂和抑制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有效候选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估在硝酸钠存在的食品环境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污染风险,研究了硝酸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在1.25 mmol/L~10 mmol/L的食品安全浓度下,硝酸钠即能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当硝酸钠浓度为10 mmol/L时,生物被膜生物量减少了73.90%,生物被膜活性降低了92.56%。在生物被膜培养物中,硝酸钠生成了亚硝酸钠;在起始硝酸钠浓度为10 mmol/L培养基中,最终培养物中的亚硝酸钠浓度为5 mmol/L。食品安全浓度的硝酸钠对不同来源的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有普遍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因菌株而异。此外,在较高浓度下,硝酸钠对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效果更好,当硝酸钠添加浓度为640 mmol/L时,基本检测不到活菌数。因此,硝酸钠有潜力成为食品环境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杀菌剂与去除剂。  相似文献   

11.
以分离自贵州某浓香型酒厂中温大曲的产酯化酶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FBKL3.0018为研究对象,以发酵液中酯化酶活性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和响应面试验对FBKL3.0018产酯化酶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由单因素实验得到FBKL3.0018产胞外酯化酶的条件为:2%牛肉膏、6%蔗糖、0.2%无水氯化钙和0.15%七水硫酸镁、初始pH4.5、发酵温度31 ℃、摇床转速160 r/min、装液量45 mL/250 mL、接种量9%和发酵时间96 h。PB结果表明,对酯化酶生产影响较显著的因素为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蔗糖添加量。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到的最优条件为:发酵温度31 ℃,发酵时间96 h,蔗糖浓度6%,在优化条件下,酯化酶活性为355.62 U/mL,比优化前(133.12 U/mL)提高了2.67倍,与预测值368.82 U/mL拟合率达96.4%,说明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12.
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制备有机纳米硒。对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筛选和鉴定。在分析亚硒酸钠浓度、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保加利亚乳杆菌接种量和起始培养基pH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硒含量为优化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有机纳米硒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为亚硒酸钠浓度0.6 mg/mL、培养温度46 ℃、培养时间60 h、保加利亚乳杆菌接种量6%和起始培养基pH值为6.2,此条件下产品的硒含量为68.23%。有机纳米硒呈现规则颗粒状,表面较为光滑,粒径为300~400 nm。  相似文献   

13.
嗜酸乳杆菌转化菜籽油生成共轭亚油酸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嗜酸乳杆菌静息细胞转化菜籽油生成CLA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适转化液介质、介质浓度、pH、温度、转化时间和细胞浓度,同时,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亚油酸异构酶活性的影响。在该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对转化时间、pH、温度、细胞浓度进行了工艺优化分析,确定了在菜籽油浓度为7.5 mg/mL、脂肪酶的加入量为2 mg/30 mL时,以0.1 mol/L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为转化液介质条件下,最优转化工艺条件是时间25 h,pH6.5,温度36℃,细胞浓度40 mg/mL,经优化后CLA的生成量可以达到230.12±7.52μg/mL。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酶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自筛曲霉CJ2 2 -3为出发株 ,经紫外线和6 0 Co诱变处理 ,获得 1株壳聚糖酶高产菌株CJ2 2 -3 2 6,经正交实验初步优化了其液态产酶培养基 :壳聚糖 1 5 % ,麸皮 2 % ,(NH4 ) 2 SO4 0 2 % ,KH2 PO4 0 2 % ,MgSO4 0 0 5 % ,Tween -80 0 0 5 % ,pH5 5。优化的发酵条件为 :装液量 75mL/ 2 5 0mL三角瓶 ,摇床转速 1 5 0r/min ,发酵温度为 3 0℃ ,发酵时间为 96h。在此条件下 ,CJ2 2 -3 2 6产酶活力为3 0 6U/mL。  相似文献   

15.
香菇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装液量、培养基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及转速对香菇菌丝摇瓶发酵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香菇深层发酵的优化条件,即采用250mL摇瓶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为6,装液量100mL,培养温度26℃,转速125r/min,发酵14d。采用优化的发酵条件进行香菇菌丝摇瓶发酵,干菌丝体得率高达0.729g/100mL。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以甲醇诱导型重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NCY-2为研究菌株,在摇瓶水平上首先考察了诱导时间、甲醇含量、诱导pH及诱导温度对蛋清溶菌酶表达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出了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并进一步研究了摇瓶发酵过程中的菌体生长和酶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蛋清溶菌酶的最适诱导时间为96 h,甲醇含量为2%,诱导pH值为3.5,诱导温度为20 ℃;在此条件下发酵液的蛋清溶菌酶酶活力达到775 U/mL,是优化前的2.2倍。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Q815 文章编号:0254-5071(2017)02-0054-04 doi:  相似文献   

17.
李玉平  龚宁  王永宏  冯俊涛  张兴 《食品科学》2010,31(21):239-243
研究不同培养基、蔗糖质量浓度、pH 值、接种量、NAA、6-BA、VB1 及培养时间对大花金挖耳细胞生长和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NT 液体培养基在pH5.5、蔗糖质量浓度40g/L、接种量40g/L 鲜质量细胞、NAA 1.0mg/L+6-BA 0.2mg/L 时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黄酮类化合物合成,向NT 培养基中添加1.0~4.0mg/LVB1 有抑制细胞褐化的作用,大花金挖耳悬浮细胞的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接种15~21d 后,细胞生物量可达23.54~24.51g/L,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为1.19%~1.23%。  相似文献   

18.
田国政  孙东发  汪兴平 《食品科学》2012,33(17):225-228
对ERh3421菌株在不同的pH值、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玉米粉质量浓度等条件培养,研究产酶条件对糖化酶、液化酶、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并设pH值、培养温度、玉米粉质量浓度3个因素,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单向分组分析方法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组合培养条件为:pH5.2、培养温度30℃、玉米粉质量浓度5g/100mL,液化酶、糖化酶活力分别高达9.43×103U/g和6.83×103U/g。  相似文献   

19.
冠突散囊菌的分离及其液态发酵特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从茯砖茶中分离冠突散囊菌并研究其液态发酵特性。通过分析不同培养基组分对冠突散囊菌生长情况的影响,得出液态培养基最佳组成:蔗糖6%、黑茶浸提液0.8%。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最优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为5.5,培养温度为30℃,孢子接种量为1.5%(孢子浓度5.0~6.0×10~8个/mL),摇瓶转数为120 r/min。在最佳培养基和最优发酵条件下摇瓶培养96 h,菌丝体干重可达0.3998 g/L。  相似文献   

20.
张镜  李炜东  肖琼娜 《食品科学》2010,31(23):294-299
PS0312 菌株是具有特殊生物学特性的青霉菌株。以三角瓶固体培养研究不同条件与菌株产淀粉酶的关系,以及温度与pH 值对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S0312 菌株以麸皮30.04%、大豆饼粉3.70%、谷壳3.70% 及55.56% 蒸馏水组成的培养基固体发酵湿麸曲淀粉酶产量最高。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以培养基pH3、108 个/mL的种子液接种量1.8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96h 产淀粉酶量最大。PS0312 菌株产淀粉酶在pH2.0~10.0 内具较高活性,酶活大小与pH 值的关系成双峰形;pH3 的条件下酶活性最高,相对酶活100%;pH9 的条件下酶活次之,相对酶活84.98%。酶反应最适温度为60℃,90℃条件下相对酶活为39.06%。研究表明:PS0312 菌株发酵产淀粉酶是一种在强酸、强碱条件下都具有较高的酶活性和耐高温的特殊的酸性、中温淀粉酶,可在较宽的温度与pH 值范围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