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软土路基工后沉降组成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汤连生  刘增贤  王洋 《城市勘测》2002,(2):W006-W008,39
本文首先探讨了土体沉降的组成及其概念和判别,然后通过对京球高速公路软基的工后沉降监测结果的分析给予了说明,认为次固结沉降从一受荷载就开始了并且随着主固结的完成而逐渐消失,这对地基沉降的理论研究以及类似地区软基处理的方法选取,方案设计,施工及工后沉降量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推算最终沉降中工后次固结沉降比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吉福 《工程勘察》2012,(9):13-16,21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工后沉降,利用室内常规压缩试验、长期压缩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了三点法、双曲线法、星野法等最终沉降推算方法推算的黏性土地基最终沉降与工后次固结沉降的关系。研究表明,采用三点法推算的黏性土地基最终沉降包含的工后次固结沉降较少,采用双曲线法推算的黏性土地基最终沉降包括约23%~52%的工后次固结沉降,采用星野法推算的黏性土地基最终沉降基本包含了绝大部分工后次固结沉降。故建议采用三点法和双曲线法推算黏性土地基最终沉降并预测工后沉降时还应考虑工后次固结沉降。  相似文献   

3.
王士勇 《山西建筑》2007,33(22):104-105
介绍了软土地基沉降推算方法,阐述了排水固结法配合预压法解决工后沉降的方法,分析了土体固结与超载量、超载作用时间等因素的相关关系,提出结合土体固结性质,增加卸载考核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深圳软土变形特性与工后沉降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软基处理工程实测资料研究深圳软土的固结变形特性,给出了深圳粘土卸载后的次固结系数的计算式.结合一系列次固结试验提出了卸除超载后软基在永久荷载下的工后沉降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对于深圳软土,室内试验得到的固结系数和压缩指数与实测推算的相关指标是相近的.超载预压通过减小次固结系数和推迟次固结发生时间来减少一定时间内软基的次固结沉降.  相似文献   

5.
刘探勤 《山西建筑》2012,(33):172-173
从施工方面分析路基工后沉降原因,针对由施工方面可能造成路基工后沉降的几种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种不同的原因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法,以减小或消除路基工后沉降,确保道路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针对实际测量的沉降数据具有非等时距和变异性较大的特点,为了获取较为精确的路基沉降预测结果,提出一种分段调节变维分形预测法。首先,将实测数据分段,计算测点累计沉降的各阶分维数,通过光滑度确定分维阶数;其次,通过计算预测值及误差,确定分段值,作为分界点,建立分段变维分形模型;再次,由各段分界点及性能指标确定调节系数,用包含调节系数的有效数据点来表示预测沉降;最后,给出了一个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胶济铁路电气化ZH-4标段内25.9km双线路基施工及通车一年后的实际沉降情况,对铁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的必要性、主要途径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于今后铁路提速改造以及客运专线的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谢一振 《山西建筑》2006,32(24):313-314
主要介绍了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工后沉降控制措施,通过对路基工后沉降组成的分析,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提出控制工后沉降的一些具体措施,为确保工后沉降的控制提供合理的施组。  相似文献   

9.
王宗生 《工业建筑》1994,24(4):34-39
本本针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中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当量值^-Es的计算公式,通过理论推导,提出该值的实用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使在沉降计算中完全效于各分层的压缩模量,且计算十分简捷。  相似文献   

10.
王小兵 《山西建筑》2014,(24):148-149
为提高路基工后沉降预测精度,引入组合预测的理念,基于沉降实测曲线不同阶段变化规律分析,通过调整权重将几种推算模型有效组合在一起预测工后沉降,实践证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有效的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翁建玲 《山西建筑》2007,33(4):138-139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和反向传播算法,建立了软基工后变形预测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合汕汾高速公路软基工后沉降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并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工后变形预测,验证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由于其能以较高的精度去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从而在软基变形分析上显示出较强的实用价值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对目前采用的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割线模量法计算最终沉降量的可行性,提出了宜采用割线模量法估计最终沉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龚镭 《工程勘察》2009,(5):10-12
对一大面积淤泥软基超载预压加固工程,在不卸载的情况下进行了长达4年多的沉降观测。依据实测资料结合理论计算可知,厚11.3~26.4m的淤泥层在荷载作用下会发生最大达35.2cm的次固结沉降,占软基总沉降量的8.8%,次固结沉降的绝对量值超过了一般建筑物对地基的沉降控制要求,不可忽视。对本工程实测沉降数据次固结段进行了拟合分析,推算出该区淤泥土层次固结系数,该值比同地区一些项目实验室获得的次固结系数稍大,可供该区软基处理设计估算工后沉降量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14.
塑料排水板加固地基固结沉降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伟 《山西建筑》2009,35(26):91-93
对采用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进行计算,比较了采用不同排水板间距、不同堆载预压时间、不同堆载高度时地基土层的总沉降、固结度、残余沉降情况,分析了不同地基加固参数对固结度和残余沉降的影响程度,并对地基加固参数的合理选取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吴国平 《山西建筑》2010,36(16):145-146
选用沥青稳定碎石的抗压回弹模量和动态模量来表征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测定了ATB-30和ATB-40两种级配、30号和70号两种沥青组成的沥青稳定碎石的抗压回弹模量和动模量,对比了不同条件对沥青稳定碎石模量的影响规律,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抗压回弹模量和动模量的相对关系。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小砌块灌芯砌体抗压及弹性模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2个混凝土小砌块灌心砌体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试件的试验,分析研究了试件的受力状况及其应力-应变关系,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山西建筑》2010,36(13):84-87
分析了现行国家规范法计算地基沉降与弹性理论解在理论上的差异以及与工程实测沉降产生偏差的根本原因,阐明了基础宽度、基础埋深、土的泊松比等因素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并提出程序计算方法和修正的计算公式,以期指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主要探讨了加载速度、跨距、加载辊直径、支撑辊直径、试件长度等因素对实木复合地板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跨距及加载速度的变化对测试结果影响很大,试件长度、加载辊直径、支撑辊直径的改变对测试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