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口水利枢纽坝基存在多层软弱夹层,设计采用设置混凝土齿槽切断软弱夹层等方法对坝基进行加固处理。介绍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方法对大坝抗滑稳定进行计算,分别计算大坝基础加固前及加固后抗滑稳定系数。通过计算可知大坝基础处理后抗滑稳定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含缓倾角软弱夹层坝基的预应力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闭述了含缓倾角软弱夹层(倾角小于25°)坝基的受力持征和破坏机理。其次从预应力加固软弱夹层和坝基岩体两个方面,以夹层破坏范围较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较高、坝基岩休应力状态较好、坝体位移较小及方便施工为原则,根据有限元计算成果,分析和验证了合理的预应力锚固位置及锚固倾角。  相似文献   

3.
周和清  欧阳崇云 《人民长江》2002,33(2):12-13,40
葛洲坝工程大坝及电站厂房等主要水工建筑物基础为下白垩系红层岩体,基岩强度低, 层理发育,水理性差,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对基岩固结灌浆加固必要性和可行性、防渗灌浆可灌性和开灌标准,软弱夹层渗透稳定和保护等几个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坝基渗流观测资料,对该红层基础加固和渗流控制措施,软弱夹层的渗透稳定及其保护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大坝坝基岩体稳定性,利用地质测绘、钻探、平硐、竖井、坑槽探、物探等手段对大坝坝基进行勘察后,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及有限元法对坝基深层抗滑稳定进行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坝基岩体深层抗滑稳定性满足要求,具备成坝条件。建议:对坝基断层应槽挖后进行固结灌浆处理;对坝基岩体工程地质类别为Ⅲ-Ⅳ类的部位应做固结灌浆,以提高坝基岩体的抗压和抗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5.
万家寨水利枢纽坝基层间剪切带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间剪切带是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基础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在坝基部位共发育有10条层间剪切带。其中3条剪切带连续性较好,分布范围较大,构成相对软弱结构面,是大坝抗滑稳定的薄弱环节,需进行技术处理,经技术分析,确定采用建造抗剪平硐,辅以细水泥灌浆补强的方法对坝基进行加固处理,从而稳妥,可靠地解决了大坝抗滑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6.
五马水库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在坝基开挖后,发现坝基面有倾向下游的软弱夹层存在,若不采取处理措施,水库蓄水后有泥化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五马水库大坝深层抗滑稳定进行分析。文中通过对计算大坝深层抗滑稳定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提出了大坝加固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关于坝基有软弱夹层的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坝基有软弱夹层的混凝土重力坝的抗滑稳定分析,是混凝土重力坝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已建和正在设计施工的、坝基有软弱夹层的90余座混凝土大坝中,由于坝基中的软弱夹层未能及时发现,以致改变设计、延误工期和作后期加固的约占1/3。因此,迅即有组织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实为当务之  相似文献   

8.
亭子口大坝深层抗滑稳定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层抗滑稳定一直是重力坝设计中的关键性问题。实际工程坝基岩体往往存在软弱结构面、缓倾角裂隙、断层等,这些不利结构面组合可能构成坝基内连续或断续的滑裂面,从而对坝基的深层抗滑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为了给设计基础处理优化方案提供依据,并对数值分析进行验证,采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研究亭子口表孔坝段深层抗滑稳定问题。试验分别进行基础处理和不处理 2 个方案的研究,对运行工况下大坝及基础关键部位位移场及规律进行分析,并得出超载作用下大坝及基础位移规律、破坏机理、滑动路径和抗滑安全系数。对基础处理前后的亭子口坝基深层抗滑稳定性及加固处理措施作出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9.
云龙水库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净 《红水河》2002,21(1):28-30
云龙重力坝坝基岩体内发育泥化夹层等缓倾角软弱结构面,是影响坝基稳定的最重要因素。经计算分析后采用后齿槽加阻滑拉板解决深层滑稳定问题。同时提出了重力坝的深层抗滑稳定的一种新思路--整个大坝的整体稳定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有限元超载法在坝基抗滑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内存在泥化夹层和软弱夹层,对坝基稳定不利,为此拟采用不同密度的锚杆对坝基进行加固。应用非线性有限元超载法对该坝4号坝段在不同工况下的坝基深层抗滑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坝基在加固前后的渐进性破坏过程。以坝踵拉剪塑性区与泥化夹层贯通作为坝体抗滑失效标准,确定了各工况下的坝基超载安全系数,进而根据稳定性及经济性要求选择了最佳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1.
龙口水利枢纽坝基岩体主要由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2)灰岩组成,其中发育有多层软弱夹层。作为其中之一的钙质充填夹层,强度虽不很低,但由于处于坝基下的持力层内,间距不大,发育密集,产状平缓,是坝基浅层抗滑稳定的主要控制因素,因此,在大坝抗滑稳定分析时,应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安康水电站中孔坝段深层抗滑稳定试验实例,探讨了软弱夹层上混凝土坝抗滑稳定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叙述了有关试验技术问题.通过多组试验,给出了安康中孔坝段不同方案的抗滑稳定安全度,并对坝基软弱夹层处理方案提出了改进意见.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在有软弱夹层的岩基上建造混凝土坝日益增多.按1975年初步统计,国内有此情况的大中型混凝土工程就有90余座.坝基存在软弱夹层对大坝的抗滑稳定带来很不利的影响,甚至威胁大坝的安全.因之,已是当前水工设计上急待解决的课题之一.目前在混凝土坝深层抗滑稳定的分析中,一般采用下述三种方法:刚体极限平衡法、有限单元法和结构模型试验法.第一种方法概念清楚,易于掌握、可以手算,故不论工程规模,均可用它计算;缺点是不能考虑岩体受力后所产生变形的影响.采用第二种方法可以标出地基受力后的应力及位移场,能够反映坝基软弱夹层内可能产生的局部破坏情况;但尚未能考虑夹层中材料的塑性及流变性,有时还受设计程序的合理性和计算机容量的制约.结构模型试验则可较好地解决复杂地基和三向整体抗滑稳定的问题,能给出坝基的应力位移情况,可直观地看出大坝失稳的过程,便于分析大坝的滑动破坏机理;其缺点是受模型材料的模拟正确性与外力作用的相似性的影响.三种方法各  相似文献   

13.
在重力坝岩石基础中常遇有缓倾角软弱夹层,其抗滑能力远低于坝基岩石。这种软弱夹层对重力坝的基础稳定起控制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软弱夹层问题的大坝基础有近百处。处理软弱夹层往往需要大量工程费用。有的工程由于事先未查清软弱夹层问题,常造成停工,修改设计,拖延工期,甚至建成后需  相似文献   

14.
江口水电站大坝为椭圆双曲拱坝,坝基软弱夹层及断层发育,影响大坝的安全稳定。本文针对坝基软弱夹层及断层对坝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其进行处理以确保大坝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五马水库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施工开挖中发现坝基面有倾向下游的双斜面粉砂质泥岩软弱夹层存在,水库蓄水后构成坝基潜在滑动面的安全隐患。为保证水库安全,找出影响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最小值k的各要素之间关系,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价大坝沿坝基软弱夹层的抗滑稳定性,提出增强坝基深层抗滑稳定性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6.
某高重力坝坝基存在挤压带、软弱夹层及挠曲核部破碎带等诸多不利地质构造,建设期采用了置换混凝土、加强灌浆、增设防渗墙等针对性处理措施。运行期变形和渗流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坝基变形稳定,不存在明显的不均匀变形和深层滑动,坝基扬压水位局部偏高,但坝基抗滑稳定安全性仍满足要求,坝基岩体渗透稳定,大坝渗流量逐年减少且出水清澈,坝基运行性态正常,可为类似复杂地质条件下坝基处理和防渗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刁口水库大坝位于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l)砂岩、砾岩、砂质泥岩、泥、页岩上.泥岩软弱夹层在水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泥化,对坝体和坝基稳定不利.因此,坝体抗滑稳定按混凝土垫层与基岩接触面滑动进行计算,对坝基泥岩软弱夹层进行深层抗滑稳定计算分析,坝基泥岩软弱夹层经工程处理后计算得到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流固耦合结合强度折减方法分析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性,可以准确考虑坝基渗流场的分布以及孔隙水压力对坝基抗滑稳定性的影响,且不需假设滑动面,可以自动搜索滑动面位置。向家坝水电站的泄12坝段坝基岩体质量较差,且发育有多条倾向下游的软弱岩层和软弱夹层,对坝基的深层抗滑稳定不利。本文应用FLAC软件对该坝段坝基的深层抗滑稳定性进行了流固耦合分析。通过强度折减方法研究了坝基的渐进破坏过程,并得到坝基的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9.
抗滑稳定是软弱地基上土石坝坝基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其抗滑稳定计算及加固处理技术也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以深厚覆盖层软弱地基上的仙女山水库土石坝为背景,针对软弱土层抗剪能力低、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低于规范要求的问题,通过渗流和抗滑稳定计算,并进行加固措施对比分析,提出了在大坝下游坡脚设置压重体的处理措施。计算结果表明:在大坝下游设置压重体后,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且压重体结构简单、施工快捷,可为类似工程的坝基抗滑稳定加固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有关重力坝深浅层抗滑稳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方法和失稳判据上,而对于荷载作用下坝基岩体与软弱结构面不断弱化,进而导致大坝失稳的过程则鲜有成果。本文基于损伤力学的相关理论,考虑岩体材料的非均匀性,建立了坝基岩体损伤破坏的数值分析模型。以三峡大坝左岸3号非溢流坝段为研究对象,动态模拟了其坝基岩体的损伤破坏过程,给出损伤区的发展和不同损伤程度的分布,并对其整体稳定性进行了安全分析。结果表明与室内模型试验的结果相当接近,证明了本文建立的损伤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可以用于岩体破坏机理的研究和抗滑稳定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