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块现浇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试验 ,了解到这类钢筋配筋双向板的受力性能。将其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比较 ,对该种类型板的设计计算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徐学洪  刘纪先 《广西土木建筑》2002,27(3):194-196,163
介绍了双向叠合楼盖拼缝连接试验与分析,提出了连接的技术要点,并对大跨度双向叠合楼盖的挠曲变形和裂缝开展的状态进行叙述,藉以说明该研究楼盖完全与双向板设计理论假设吻合。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表面积较其他构件大,本身厚度较薄,在浇筑和养护中受外界影响时,如模板变形、施工荷载集中、顶柱不均匀下陷和气温、风向、湿度等的变化,容易出现裂缝。现介绍几起比较典型的工程实例。一、双向板裂缝某办公楼采用了双向板,见图1,抹地面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服役47年的砖混结构大楼梁板破坏形态,从梁板设计和构件抗力衰减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在设计双向板时应考虑主、次梁与楼板抗弯线刚度比的影响;在对旧建筑物进行结构复核时,应考虑构件抗力的衰减.  相似文献   

5.
现浇混凝土楼盖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已有很多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近年来,笔者在质量检查时留心观察,对一些施工图纸的分析和工程竣工后在使用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现浇混凝土楼盖板计算假定差异的问题。板的形状,长边和短边的比值,决定板的受力状态,是属单向受力或属双向受力。在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了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某一砖混结构大楼梁板破坏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双向板时应考虑主、次梁与楼板抗弯线刚度比的影响。从而得知对旧建筑物进行结构复核时,应关注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了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某一砖混结构大楼梁板破坏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双向板时应考虑主、次梁与楼板抗弯线刚度比的影响。从而得知对旧建筑物进行结构复核时,应关注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矩形双向板有效预拉力直接设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的平衡荷载法与现行规范的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力表达式之间互通的力学条件与数学关系式,提出了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矩形双向板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有效预拉力的直接设计法。最后阐述了当预应力双向板的支承边为梁时,在设计中应注意的3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一种新的干接头构造方案:把预制底板要相接的受拉钢筋预先焊在小钢板上,拼装时再把拼缝处相邻的小钢板焊接起来。施工和加载试验表明,这种装配整体式双向板施工简单,在使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性能接近于现浇板,接缝处连接可靠,适合在实际工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邹泓荣 《建筑技术》1990,17(7):28-30
为了防止板角裂缝,《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 10-74)第176条规定:“对两边嵌固在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构造钢筋,其伸出长度不应小于1/4l_1”(l_1为单向板的跨度或双向板的短边跨度)。本文仅就超越1/4 l_1范围的现浇楼板大角裂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一、大角裂原因 1.施工原因 (1)模板下沉,楼板混凝土早期超负荷;模板刚度不足、如材料过于单薄,支撑或拉杆太疏、支撑下的对头木楔未楔紧,支撑下的垫木面积太小或其下基土未夯实、受水浸  相似文献   

11.
程志军  马智周  胡杰  余少乐  赵勇 《建筑结构》2021,51(23):111-119
为研究密拼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双向板的受力性能,进行了2块四边简支边界下的3.6m×3.6m叠合板堆载试验,研究了板的破坏模式、拼缝传力、刚度及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2个试件具有相似的破坏模式,板底裂缝形态均呈"米"字形,与现浇板存在差异;密拼接缝两侧按《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应用技术规程》(T/CECS 715-2020)要求配置桁架钢筋,能保证拼缝搭接钢筋有效传力,实现了板的双向受力;屈服荷载前,增加拼缝搭接钢筋可提高双向板的整体刚度;密拼试件的承载力实测值均不低于采用弹性薄板小挠度理论和极限平衡法计算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不同预应力筋布筋型式双向板的受力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预应力混凝土双向板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 ,迄今为止 ,工程中的双向板大量采用的预应力筋布筋型式是双向均匀布置 ,关于预应力筋布筋型式对四边简支双向板受力性能及承载力影响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 ,本文着重对板中央承受局部荷载的双向均匀布置预应力筋、双向中密边稀布置预应力筋、双向中间密布预应力筋的三块双向板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采用塑性铰线理论对三块试验板的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和计算。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表明 ,双向中间密布预应力筋试验板的承载力最高 ,双向中密边稀布置预应力筋试验板的承载力次之 ,双向均匀布置预应力筋试验板的承载力最低 ,塑性铰线理论可应用于四边支承预应力双向板的承载力计算。  相似文献   

13.
李娟  倪东阳  刘香  张君瑞 《建筑结构》2020,50(2):67-71,86
目前叠合双向板在拼缝处的构造措施存在传力不理想、施工不便等不足,而L形拼缝叠合双向板从设计原理上分析具有传力理想、施工方便的优点。基于此,对L形拼缝叠合双向板、附加钢筋式叠合双向板和现浇双向板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分析试验板的挠度、钢筋应变、裂缝开展随荷载的变化以及L形拼缝叠合双向板拼缝处的传力情况。试验结果表明:L形拼缝叠合双向板和现浇双向板的裂缝开展以及最终破坏形态相似,其受力性能可以认为"等同现浇"; L形拼缝叠合双向板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高于附加钢筋式叠合双向板,受力性能优于附加钢筋式叠合双向板。  相似文献   

14.
试验表明,钢筋混凝土简支厚板在中置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双向弯曲很明显.特别是当板的宽跨比较大、集中荷载的面积较小时,其双向作用更为明显.按常规设计,往往只计算Mx方向配筋,而My方向则按构造配筋.因此,工程上经常出现沿板跨度方向的裂缝,即板的纵缝,并且由于My方向配筋过少,板纵向裂缝的宽度远大于横向裂缝的宽度.本文首先对简支厚板在集中荷载下的裂缝形态进行了试验研究,然后,将厚壳单元引入板的有限元分析,进而讨论了钢筋混凝土双向厚板的剪跨比、厚宽比、宽跨比对板横纵向弯矩比值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控制不同厚度的厚板纵缝的纵向弯矩比简化计算公式,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工业建筑》2013,(11):49-53
对新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双向板和现浇双向板开展对比试验,量测两种板的竖向位移、钢筋应变及裂缝开展,对主要试验现象和结果分析得出,叠合双向板的刚度及抗裂性能均略低于整体现浇板,但是破坏形态包括裂缝开展位置及发展过程基本相同。叠合双向板的连接构造可保证叠合板实现双向受力。  相似文献   

16.
林忠 《福建建筑》2002,(2):33-34
推导出现浇双向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板角不先出现裂缝的抗弯、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四边支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弹性算法与塑性算法、PMCAD电算结果与手算结果的比较,发现:按塑性铰线法进行设计计算,不仅能更准确地估计钢筋混凝土板的极限承载能力及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裂缝开展的宽度、有效地节约材料,而且可避免单、双向板的主观划分导致的分界点附近计算结果的不连续.另外,指出了长向与短向跨度之比小于2.0时、大于2.0时,在2.0和3.0之间时,以及大于3.0时,PMCAD电算结果的不合理性及其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叠合双向板作为装配式结构中重要的水平受力构件,已广泛应用于装配式住宅。由于拼缝的存在,使得叠合双向板的受力性能受到一定影响。为提高装配式住宅中楼板的受力性能,提出一种新型拼缝构造措施的叠合双向板。对该新型拼缝叠合双向板和现浇双向板的受力性能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新型拼缝叠合双向板的抗裂度和刚度略低于现浇双向板,但破坏形态包括裂缝展开位置及发展过程基本相同;同时这种新型叠合双向板施工方便,可提高住宅产业化的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 PK 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楼盖的加载试验,研究了 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挠度、抗裂及双向受力性能,试验表明该叠合板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整体性能,双向受力特征明显,可按整体双向板进行设计和计算;并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 PK 双向叠合板中荷载的传递规律,得出 PK 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的荷载传递规律基本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0.
柱支承双向板及板柱节点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冲切面斜裂缝过早发生和最终的冲切破坏严重地影响着板柱节点的延性,制约着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已有研究成果和板柱节点破坏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柱支承双向板小震不裂、中震弹性、大震仍能继续承受竖向荷载作用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保持结构完整性的抗震设防目标。建立了实现抗震设防目标的正截面和斜截面计算的应力表达式。将小震的最大主剪应力不大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作为控制板厚的指标。正截面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中,计入了斜裂缝发生后的剪力补偿。工程实例表明,按照现行规范的构造要求和中震弹性的抗震设防目标设计的柱支承双向板及板柱节点,没有发生塑性铰,符合强节点的抗震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