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阮仪三 《城市规划》2006,30(6):I0001-I0002
渼陂古村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吉安市东南部,赣江支流富水河(亦称“王江”)南岸。梁氏家族世居于此,是一个耕读并重.农商并立、文武并举、义利并蓄、庐陵文化与红色文化并存.人文历史和自然田园风光和谐统一的历史文化古村。  相似文献   

2.
<正>唐樟宋柏碧树莽,文忠同源聚族乡;一脉五派肇基处,庄山渭溪月入塘。钓源古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此处古称庐陵,地处赣江中游。因丘陵山体间隔起伏,平原与水面连绵分布,先民便依山傍水建村聚居于此。庐陵地区自古重视教育,因而文化繁盛,长久不衰,素有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的美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浓厚的耕读传统造就了人才辈出的历史。钓源村的村落环境钓源古村沿名为长安岭的山丘东西向  相似文献   

3.
古村渼陂     
陂古村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整个村庄山环水绕、风景优美、民风纯朴、天然形胜。陂古村以明清建筑为基础,融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和明清雕刻艺术为一体,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目前,陂古村已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成为全国受此殊荣的三十六个古村之一,此外还荣获了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科普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等五个省级荣誉称号。在陂村内,古建筑数量众多、类型齐全、规模宏大,有许多文物古迹和革命遗址。现有367栋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4.
谢佳  刘伟丞 《四川建筑》2007,27(2):65-67
传统村落作为聚落初始原型的一种聚落类型,研究其对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文中从特定的历史阶段、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村落风水格局、建筑样式、装饰特点等方面阐述江西省吉安市渼陂古村的建筑空间形态及艺术特色,并对其保护利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位于江西省吉安市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的渼陂古村的建筑及环境特色,并且以其特色作为出发点探索渼陂古村在旅游模式引入后的保护与更新,探索其价值体现的更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万年洪积出沟壑,一倾山麓连菏泽。抟土围峁立堡寨,攀上塬顶瞰泥河。前上营村位于河北省蔚县吉家庄镇,此地东靠太行山西侧,地势由东侧高高隆起的山峰,急剧向西北方向倾斜。作为京西古道西出太行山,连接山间河谷平原的农耕地带,有着扼守商贸孔道和守护农耕聚落的区位需求。该地区由于山间汇水溪  相似文献   

7.
绿洲作为新疆干旱荒漠地区独有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特殊的乡土聚落样式,和田地区的乡土聚落便是这种典型的绿洲聚落。本文分析和田地区所处南疆绿洲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地域资源等环境因素,选取和田地区较为典型的恰勒瓦西村为调查对象,侧重调查这些环境因素对当地乡土聚落的布局形态、民居建筑的营造及其建构材料使用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平面采用"书院"式布局模式。"书院"式布局形态塑造了静谧的氛围,塑造了空间与景观的微妙互动关系,塑造了"人在书中、书在人中"的文化感受,塑造了浓郁的书卷气息。有传统空间意味的对景、借景等艺术处理手法在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建设》2010,(4):100-101
<正>渼陂古村座落在吉安市青原区之陂乡,距今有近千年历史,整个村庄山环水绕、风景优美、民风纯朴、天然形胜。渼陂古村以明清建筑为基础,融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  相似文献   

10.
正地处浙江南端的温州市,东临东海,南接福建,境内有洞宫、括苍和雁荡等诸多山脉,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而位于温州市的西南部的泰顺县,更为重峦叠嶂的山区,海拔最高的县城罗阳镇东望棋盘岩、西倚羊脑山,山间丘陵盆地规模不大而相对平坦,上交垟村就坐落其中。村落历史悠久,居民沿袭着温州地区的传统文化,聚落建筑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在聚落中央的田野间筑起护族堡垒。地区生境上交垟村隶属泰顺县洛阳镇,离泰顺  相似文献   

11.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属中国最高一级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横断山系北段川西高原区,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全州气候湿润,多高山峡谷,河系众多,森林植被丰富,具有充足的木材原料,为藏族民居的多样性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州内各县因自然环境条件及建造资源的差异,使得藏族民居各具特色且各成体系,从而形成多样化的地区民居类型,如丹巴民居、康定民居、道孚民居。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有“庐陵文化第一村”美誉的江西传统村落之渼陂古村为例,重点剖析了基于传统生态智慧引导下的渼陂古村人工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理水系统。从村落与外围水系的整体布局、村落内部的排蓄系统和建筑庭院内部的排水系统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渼陂古村理水生态智慧的流程与框架,探究中国传统村落理水系统背后蕴含的智慧和经验,提取值得当代人学习和实践的思路和方法,为当前特色村镇建设过程中妥善处理防洪排涝、生态环境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建筑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积累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对传统建筑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因此,文章旨在通过对渼陂湖生态修复工程中所蕴含的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分析,提高人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知,加强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4.
坐落于冀南邯郸涉县的固新村,是清障河孕育,太行山怀抱形成的环境良好的传统聚落。通过对固新村选址、人文背景、村落结构及传统民居建造的分析,探究该聚落在形态布局与乡土营建等方面的规律与经验。  相似文献   

15.
坐落于冀南邯郸涉县的固新村,是清障河孕育,太行山怀抱形成的环境良好的传统聚落。通过对固新村选址、人文背景、村落结构及传统民居建造的分析,探究该聚落在形态布局与乡土营建等方面的规律与经验。  相似文献   

16.
以苍坡村为代表的楠溪江古村落群是一个自然、文化、社会、血缘等各因素巧妙而又默契合成的文化生态系统。它以底蕴深厚的原住居民为主体,以尊祖敬宗的宗族血缘为联系,以耕可致富、读可荣身为基本价值观,以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基本思想理念,以严谨的风水格局和自由原真的建筑形态为建造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空间。其封闭环境形成的宗法社会礼制教化也造就了苍坡独特的乡土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7.
浙南地区松阳县域是典型的丘陵地貌特征,独特的地形营建起的村落与地势形成积极的呼应关系,并与周围环境产生良性互动。在此开展田野调查,分析探讨浙南地区的地形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人群聚居状况在群体建构上对村落结构、形态产生的影响,在单体建构上对民居建筑的形制、结构及材料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历史文脉呈坎村原名龙溪,地处文化积淀深厚的安徽省黄山市域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被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现村庄的面积约有20.8 hm~2,居住人口约有600多户村民,仍然保存着徽州传统古村落的气韵,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传统村落之一。村内现存的诸多历史遗迹,印证了呈坎自东汉建村至今1800多年来的发展历史。最早对于呈坎村的文字记载见于距今  相似文献   

19.
闫亚团  李盼  许广兴  王腾  续育飞  郭雄斌  顾玮晔  郭昆 《建筑施工》2022,(7):1701-1703+1708
西安市渼陂湖项目景区为合理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开展了建筑垃圾造山建设。以此为例,通过对渼陂湖项目景区垃圾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构建景山堆体三维计算模型,并对其固结沉降及抗滑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在不同工况下的沉降量范围和位移变化规律、最小安全系数,并对常见问题处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类似项目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正>燕云十六镇朔方,风起四面卷塬上,溪流一涧沟壑旁,立得双堡东西望。水涧双堡位于河北省蔚县,出县城沿省道201西行5 km至南留庄镇,过曲折颠簸村道,穿越疏林开阔的农田,北行2 km,黄土台地之上、树林掩映之中,涧水双堡比肩而立。水涧子堡由清乾隆年间刘姓家族定居于此而建,西南临一条泉水沟涧而得名,后随着家族人口规模的增长而增建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