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深入了解国内外增材制造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共同探讨增材制造技术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以及最新发展趋势,为北京市科学决策和基金重点部署提供参考,商讨未来我市增材制造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促进我市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增材制造的技术创新、持续发展以及广泛应用。由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装甲兵工程学院承办的"2015北京数字化增材制造技术论坛"将于2015年11月26-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增材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我国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推进计划。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增材制造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新兴制造技术,体现了信息网络技术与先进材料技术、数字制造技术的密切结合,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增材制造技术已经从研发转向产业化应用,其与信息网络技  相似文献   

3.
正发展智能制造是中国未来10年的主攻方向,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而辽宁也将跟随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发展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辽宁省经信委装备处处长冯文盛表示,2016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部署,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  相似文献   

4.
金属构件增材制造(3D打印)的技术基础是焊接/连接。近20年来,在国内外增材制造实现了两大突破:其一是把早期的激光快速成形(3D打印)光敏树脂等非金属材料制品向金属结构件的增材制造发展的突破;其二是把高能束流热源(电子束、激光束)的柔性和焊接成形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金属结构订制式无模制造,形成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引入"广义增材制造"的概念,更是把其它类型能源用于增材制造也涵盖其中,扩大了热源范围,有利于增材制造产业面的扩展,如氩弧堆焊成形、焊接修复、等离子喷涂成形、冷喷涂成形、线性摩擦焊块体组焊成形等。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航空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与中国搅拌摩擦焊接中心历年来研究开发了基于高能束流的增材制造技术和系列广义增材制造技术,简要论述了焊接/连接与增材制造的渊源,综述了研发并已工程应用的主要增材制造技术,为航空工业提供了新产品研发制造的快速响应。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制造业的主要趋势。为加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深入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期间智能制造工程将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重点聚焦"五三五十"重点任务,即:攻克五类关键技术装备,夯实智能制造三大基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增材制造技术发展迅猛,为制造业带来了许多新的变革,很多行业受到了增材制造技术的影响。其中,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装备,其制造水平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因此,将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模具制造成为大势所趋。2018年6月5日,由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现代制造》主办,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弗戈工业传媒承办的第二届增材制造技术应用高峰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虹桥)召开。本届论坛围绕"增材制造助推模  相似文献   

7.
<正>工信部发布的《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明显增强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职能转型要取得明显进展。到2025年,实现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通过政策层面释放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信息,利好于正在逐步向智能化转型的中国忠旺等一批国内高端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趋势下,增材制造与数字孪生的技术融合发展,是高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综述了增材制造与数字孪生技术的由来、定义及关键技术,分析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增材制造领域的系统框架与应用现状,提出了基于增材制造数字孪生产品开发及其行业领域应用需求的系统技术架构,并详述了重点研究方向及关键技术,探讨了增材制造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本研究将为推动数字孪生与增材制造的融合技术研究以及应用产品开发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推动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促进模具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根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的安排,中国模协技术委员会联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邀请我国增材制造领域的高层次专家学者,将于DMC2015中国国际制造技术、装备与模具展览会期间,在上海举办"增材制造助力  相似文献   

10.
《表面工程资讯》2012,(2):45-45
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可实现大量报废机电产品资源化利用,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我国机电产品制造业已具相当规模,为发展再制造产业提供了技术条件和资源基础。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发展再制造对我国意义更为重大,已逐步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再制造相关工作,积极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