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本试验用Co~(60)的γ射线照射甘蔗,剂量为100伦、500伦、2500伦、5000伦和10000伦。连同对照共六种处理,结果如下: 1.2500伦能激发甘蔗芽的萌动,100伦、500伦和5000伦处理的甘蔗萌芽率都较低。而10000伦处理的甘蔗则完全不萌发。2.500伦、100伦处理的甘蔗苗,共生长情况(如植株高度、分蘖、叶片长度等)均较对照为优,其中尤以500伦为明显。2500伦、5000伦处理的甘蔗生长情况较差,其中以5000伦处理的甘蔗表现尤为突出。3.2500伦、5000伦处理的甘蔗发生若干异常和变异的现象。如一个主茎有两个分叉,以及只有叶鞘没有叶片或者叶片变成极为短小等。  相似文献   

2.
《辐射防护通讯》2022,42(1):47-47
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为了辐射防护的目的,在生物材料内能够产生离子对的辐射。电离辐射的类型电离辐射可以根据不同目的进行分类。根据某电离辐射的相对生物效能,分为低传能线密度(Low-LET)辐射和高传能线密度(High-LET)辐射,或者根据某电离辐射穿透屏蔽或人体的能力,分为强贯穿辐射和弱贯穿辐射。  相似文献   

3.
不同剂量即~(60)Co γ线、中子及X射线照射正常人血后,以丝裂原PHA、ConA、LPS及PWM诱导血内淋巴细胞体外培养转化实验,研究淋巴细胞亚群的辐射损伤效应。实验用~3H-TdR、~(14)C-UR及~(14)C-缬氨酸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示踪技术,观察不同丝裂原诱导人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动态;电离辐射对细胞内DNA、RNA及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并比较其辐射损伤效应。结果:(1)不同丝裂原诱导的正常人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特性各异,分属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2)实验以DNA及蛋白质合成中,放射性同位素参入CPM值为指标,观察到ConA、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亚群,其辐射损伤效应大于LPS、PWM诱导的B淋巴细胞。(3)淋巴细胞受中子照射后的损伤效应大于γ射线及X射线照射。(4)不同丝裂原诱导的正常人血麻巴细胞亚群,受照射后其细胞DNA链断裂修复能力愈强,该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就愈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南方各省不少地区采用杂交水稻作早稻栽培获得了高产。但由于目前推广的杂交水稻生育期比一般早稻品种长,生产上需要提前播种,因此常常遭受低温危害,造成烂秧,浪费了珍贵的杂交种子。采用薄膜和温室育秧方法,虽然可以暂时躲避生长初期的低温威胁,但在插秧后遇到低温侵袭时,仍有不少生长停滞、生育期延长,影响下季稻正常插秧。因此,寻求提高杂交早稻抗寒能力的办法对生产有重要意义。在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杂交水稻的刺激效应中发现:低剂量~(60)Co辐射对杂交水稻南优六号生长前规的抗寒能力有显著提高。现将试验简要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了大鼠红细胞膜受照射后的微粘度变化。细胞膜悬液加入到含或不含硒的培养基中,用~(60)Coγ线照射,照射剂量为1,2,4和6Gy,以DPH(1.6一二苯基1.3.5-已三烯为探针进行荧光标记,从测得的荧光偏振度计算微粘度值。结果表明,红细胞膜经γ射线照射后,对照组与受照组之间加硒与不加硒组之间,均未发现的微粘度显著性差异,亦未见膜的微粘度随照射剂量改变。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60)Coγ线、中子及X射线照射正常人血后,以丝裂原PHA、ConA、LPS及PWM诱导血内淋巴细胞体外培养转化实验,研究淋巴细胞亚群的辐射损伤效应。实验用~3H-TdR、~(14)UR及~(14)C-缬氨酸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示踪技术,观察不同丝裂原诱导人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动态;电离辐射对细胞内DNA、RNA及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并比较其辐射损伤效应。结果:(1)不同丝裂原诱导的正常人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特性各异,分属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2)实验以DNA及蛋白质合成中,放射性同位素参入CPM值为指标,观察到ConA、PHA诱导的T淋巴细胞亚群,其辐射损伤效应大于LPS、PWM诱导的B淋巴细胞。(3)淋巴细胞受中子照射后的损伤效应大于γ射线及X射线照射。(4)不同丝裂原诱导的正常人血淋巴细胞亚群,受照射后其细胞DNA链断裂修复能力愈强,该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就愈低。  相似文献   

7.
电离辐射旁效应对辐射防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离辐射旁效应的发现对辐射致癌危险性的线性无阈模型及辐射防护措施提出了新的挑战,其研究已成为放射医学领域的热点。本文以辐射旁效应为主线,介绍了其致癌危险性;结合其在航天航空、放射诊疗等方面的具体情形,介绍了辐射旁效应及远位旁效应的研究进展,以及可能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成体动物的神经系统比其它系统和器官具有较低的电离辐射敏感性,而处于发育过程中的神经系统却有较高的电离辐射敏感性.在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 R)1969年报告中,已做了明确阐述.1969年以后陆续有许多关于电离辐射对神经系统影响的报道,UNSCEAR1982年报告指出,这些新的资料未能明显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介绍在细胞遗传学水平、免疫水平及分子水平上小剂量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研究的新进展及小剂量电离辐射刺激效应产生的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早年,生理生化学家往往着重研究主要由碳、氢、氧、氮组成的复杂生物大分子的生理生化功能。而对机体所含的痕量元素则很少注意。这是因为人们对于机体中痕量元素的意义的认识,是要有一个过程的。由表1可知,大多数机体中的必需痕量元素是直到比较近期才为人们所认识的。有关痕量元素的分离技术和分析方法的发展也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相似文献   

12.
1.对于催化组成核酸的碱基之一——腺嘌呤降解代谢的黄嘌呤氧化酶活力在照射后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资料证明小白鼠经LD_(50)(400伦)外照射后,在不同的时间内表现了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力的增强,此与罗斯在大白鼠肝进行的实验结果基本相符。2.对黄嘌呤氧化酶活力增强的机制及意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1.以LD_(50)X射线全身外照射正常小白鼠,在照射后2,8,15,40小时,3 1/4日,4日,4 1/4日,5 1/4日,6日,7日及8日分别观察肝匀浆内细胞色素氧化酶及琥珀酸氧化酶系活力的改变。2.细胞色素氧化酶系在上述时间内均未发现任何明显的抑制或激活。3.琥珀酸氧化酶系则在照射组照射后3 1/4日出现活力增强的高峰,重复实验亦得到基本相同的结果。4.对肝脏琥珀酸氧化酶系活力在照射后未发生抑制并有增高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1.为了观察全身外照射对动物机体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影响,选择体重150—200克正常雄性大白鼠进行实验。照射组动物末梢血液过氧化氢酶在照射(400伦)后3小时活力增强,至照射后4—8日活力降低到正常范围以下,以后逐渐恢复,同时对照组的酶活力变化不明显。2.讨论了血液过氧化氢酶在照射后30日内变化的原因。认为初期的激活属于对电离辐射的一种防护机制,后期的抑制为机体对射线的次生反应。3.对机体内活力极强的过氧化氢酶的天然存在及意义做了初步推论。  相似文献   

15.
利用60Coγ-射线源研究宇航用典型石英钟振及其内部SM5009型振荡电路的电离辐射效应,测试辐照条件下钟振输出信号幅度、电源和电流等参数变化情况,分析这些参数变化与振荡电路失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辐照条件下SM5009的场氧漏电较为严重,受照剂量达1500 Gy(Si)时,其漏电流增大至10-4A量级,这是导致辐照条件下钟振功耗电流增大的主要原因。同时SM5009的输出高电平对受照剂量较为敏感,当受照剂量达1500 Gy(Si)时,输出高电平下降约0.5 V,导致钟振输出信号峰峰值随受照剂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6.
《核技术》2015,(1)
通过测量卫星用FLASH存储器的内部存储数据逻辑状态出错(WW≠0)、电源电流、输出高低电平电压、输入漏电流以及交流参数随辐照剂量的变化情况,对FLASH存储器的电离辐射效应损伤规律、敏感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LASH存储器的电离辐射效应损伤规律主要表现为随辐照剂量增加,存储数据逻辑状态出现错误,数据读取、数据擦除以及维持模式下的电源电流逐渐增大,这些参数可以作为辐照敏感参数;动态辐照偏置下存储数据逻辑状态出错时的剂量阈值比静态辐照偏置和不加电辐照偏置条件下大一个数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17.
张国强  赵元富 《核技术》1994,17(4):221-225
对氢氧合成和干氧栅氧化后注F的P沟MOSFEET和N沟MOSFET进行了γ射线辐照试验,比较了两种栅介质注F的电离辐射响应特性。研究表明,氢氧合成栅氧化后注F的MOSFET具有较强的抑制辐射感生氧化物电荷和界面态生长的能力。用一个新的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该新模型中用Si-F结键替代其它在辐射场中易成为电荷陷阱的应力键,并考虑到不同氧化方式导致栅介质本身具有的电子陷阱数、空穴迁移率和氧化时所引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讨论聚醚聚氨酯材料经γ射线和电子束两种电离辐射辐照后的辐射效应。采用气相色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研究材料经不同类型电离辐射辐照后材料的热性能和自由基强度的变化及其辐解气体产物的种类和G值。结果表明,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聚醚聚氨酯材料时,二者对材料的作用机理虽相同,但能量淀积方式却不同,导致自由基数量和强度有所不同,同时材料的热性能和辐解气体小分子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Mill.  RW 《辐射防护通讯》1992,(4):57-61
出生前电离辐射照射诱发的生物效应,有些在出生时就能观察到,有些直至生命晚期尚不能检测到。来自广岛和长崎原爆幸存者的数据表明,在怀孕四周内受照使生育率下降。虽然在动物实验中用同样剂量的X射线照射发现了大量的先天性畸形,而在人类只观察到小头畸形(怀孕4—17周受照)和先天性智力障碍(在怀孕8—15周受照)。在广岛数据中受照0.10—0.19Gy以上剂量照射引起小头畸形,受0.2—0.4Gy以上剂量照射导致超额先天性智力障碍。在怀孕8—15周受照的原爆幸存者中,智力测试成绩每Gy下降21至29个智商点。原爆所致的其它的宫内受照效应还包括各种持久的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20.
注F MOS电容的电离辐射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国强  赵元富 《核技术》1993,16(6):365-369
对于O_2栅氧化后注F的MOS电容进行了γ射线辐照试验,研究了不同注F剂量MOS电容的电离辐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注F能抑制辐射感生氧化物电荷和界面态,最佳抑制效果的F注量范围是5×10~(14)—2×10~(16)F/cm~2,且受注F工艺条件制约,少量或过量的F注入无明显抑制辐射损伤的能力。推测F在Si/SiO_2界面和SiO_2中的行为将直接影响MOS器件的辐照效应,而F的行为依赖于F注入的工艺条件。用一定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