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带材厚度对非晶环形铁芯软磁性能的影响,铁芯由标称成分为Fe91.7Si5.3B3.0(质量分数),分别为带厚22μm,25μm和26μm的带材制成。铁芯在氮气保护下经过653~723K保温1h进行热处理。在5~30kHz以及200~1 000mT(Bm)范围内测试铁芯软磁性能。研究表明,带材厚度影响铁芯软磁性能,随着带材厚度的减小,铁芯动态损耗值、矫顽力和剩磁都逐渐减小,带厚22μm带材绕制的铁芯可以获得最优的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FeSiBCuNb合金纳米晶铁芯固化成型方式在功率变压器上的应用,通过研究24μm和30μm不同厚度带材、固化剂等对变压器铁芯成型前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4um带材可以获得更低的损耗,铁芯固化成型后损耗明显增加,导磁率变化不大,能够满足现有环形护盒铁芯在20kHz,0.5T条件下损耗小于30W/kg的要求,探索出新型的纳米晶功率变压器铁芯成型方式,为高频电源变压器的设计及后期线包的绕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3.
采用标称成分为Fe73.5Cu1Nb3Si15.5B7(原子百分数)、带厚分别为18 μm、22 μm和26 μm的带材制成环形铁芯,经过560℃保温1h热处理后测试其性能,发现铁芯损耗随带材厚度的减小而降低,实验中用18μm和22 μm厚带材制备的铁芯与在共模电感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VAC公司生产的同规格铁芯在电感...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频率(f10 kHz)和磁场强度对商业非晶合金1K101和纳米晶合金1K107成品带材铁芯的损耗Pc和幅值磁导率μa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带材铁芯损耗Pc均正比于磁感应强度B的平方(Pc∝B2)及正比于频率f的平方(Pc∝f2);两种带材铁芯的μa都随B增加到一定值然后下降;当频率f为200 kHz时,1K107合金带材在B为0.4 T时最大幅值磁导率μa=27273.3;1K101合金带材在B=0.7 T时具有最大幅值磁导率μa=6548.9;在相同f、B条件下1K107带材损耗明显小于1K101,即便是f相同、B更大的情况下前者损耗仍可能小于后者,例如P1K107(200 kHz,0.7T)为1302.08 W/kg,P1K101(200 k Hz,0.4T)为2180.36 W/kg,表明纳米晶合金带材的磁性能明显优于非晶合金带材,更适合用于制备高频电力电子变压器铁芯。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浸涂后烘干的方法在非晶合金带材的表面形成绝缘涂层,研究了涂层前后非晶合金带材的表面形貌、结构和非晶合金铁芯的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涂层后非晶合金带材表面形成了一层厚度均匀的绝缘涂层,绝缘涂层的存在显著降低了非晶合金铁芯在高频下的损耗,涂层后的非晶合金铁芯在1kHz、1T下的损耗比涂层前铁芯的损耗降低了23.2%,而在10kHz、1T下的损耗比涂层前铁芯的损耗降低了35.5%.  相似文献   

6.
利用平面流铸造技术制备了不同厚度的Fe73.5Cu1Nb3Si15.5B7纳米晶带材,不同厚度带材经过卷绕制备出40mm×25mm×15mm的纳米晶共模磁芯。研究了热处理温度、磁场等不同热处理条件和带材厚度对铁基纳米晶磁芯电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磁芯性能依赖于带材厚度和热处理制度。带材越薄,其高频优势越明显。对于不需要进行磁场处理的磁芯,其普通热处理的最佳温度为565℃;对于需要加磁场进行二次热处理的磁芯,其普通热处理最佳温度为575℃。选择合适的带材厚度和热处理制度对于提高纳米晶磁芯的性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熔融纺丝轮表面形态,即光滑表面和齿轮结构表面,对液态金属雾化成粉末的影响。研究熔融纺丝过程中轮子转速、气体喷射压力、熔融金属温度、喷嘴-轮子间距等工艺参数和轮子表面形态对6060铝合金粉末及带材的形貌和显微组织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光滑轮可得到带状材料,用齿轮可得到粉体。随着工艺参数的变化,用光滑齿轮生产的带材厚度为30~170μm,宽度为4~8 mm;用齿轮生产的粉末平均粒径为161~274μm。提高轮子转速和熔体温度、降低气体喷射压力和喷嘴与砂轮间距导致带材厚度和粉末粒径减小。粉末和带材的显微组织为等轴晶,且平均晶粒尺寸随着带材厚度和粉末粒径的减小而减小。在最大冷却速率为2.00×10~5和1.26×10~4 K/s条件下可分别得到厚度为30μm的带材和粒径为87μm的粉末。  相似文献   

8.
用形变热处理工艺制备了Bi2223/Ag-Au带材,通过X射线衍射仪、超导量子干涉仪及标准四引线法研究了第1次热处理温度对带材中的相成分及载流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热处理温度超过840℃时,带材中会出现Bi2201相;热处理温度太低时不仅带材成相速率慢,而且带材中会出现较多的第二相.第1次热处理后,Bi2223相的转化率应该控制在85%附近,Pb离子进入到Bi2212晶格内,带材中有最少的Bi2201相、最少的其它非超导第二相有利于带材最终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第一次热处理中的升温速率对Bi2223带材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100、300和500℃/h的升温速率将带材加热到838℃,于空气气氛中保温50h,后经中间轧制,第二次热处理得到成品带材。试验发现升温速率影响带材热处理的鼓泡特性,同时对Bi-2223相的转化率、残余第二相的含量及Bi-2223的晶粒取向也有一定的影响。采用适当的升温速率(300℃/h)可以限制带材的鼓泡,改善带材的微观组织并提高临界电流(Ic),77K自场下的Ic可达101A,磁场下的载流性能也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成分为Fe73.5Cu1Nb3Si15.5B7(at%)和Fe74-xNixCu1Nb3Si15B7(x=1,3)、Fe76-xNixCu1Nb3Si11B9(x=5、7、10、15)的非晶合金带材卷绕成环形铁芯,分别进行普通热处理和磁场热处理后检测铁芯磁性能。结果表明,随合金中Ni含量的增加,铁芯磁导率明显降低,可达到1.2k;交流损耗值比Fe73.5Cu1Nb3Si15.5B7合金铁芯降低了一个数量级;添加Ni元素后,铁芯抗直流性能明显改善,这是由于合金的磁畴结构发生了细化,感生磁各向异性增强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戚云娟  邓勇生 《表面技术》2018,47(8):276-279
目的通过改变沉积Ni-Cr合金薄膜厚度、增加保护薄膜及梯度升温热处理工艺,获得电阻稳定性良好的合金薄膜。方法采用离子束溅射镀膜工艺,沉积160、230、300 nm厚的合金薄膜,并沉积200 nm厚的Si O2保护薄膜,采用梯度升温的方式对薄膜进行真空热处理。通过安捷伦数字繁用表测试试件热处理前后阻值的大小,通过差值计算出阻值变化量,并进行薄膜电阻稳定性研究。结果与160 nm厚的合金薄膜的电阻变化相比,将厚度提高到300 nm,热处理前后阻值的变化从25?减小到2?。与没有保护膜的合金薄膜热处理前后的阻值变化相比,增加保护膜的阻值从76?减小到25?。与直接升温的薄膜热处理工艺相比,采用阶梯升温的方式进行薄膜热处理的薄膜电阻从46?减小到了25?,薄膜电阻稳定性提高。结论合金膜厚的增加可减小薄膜的边界和杂质效应,有利于提高薄膜的电阻稳定性。增加保护薄膜可阻止外界环境中水汽等对薄膜的影响,阶梯升温方式有利于薄膜残余应力的充分释放,可提高薄膜电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固化剂对非晶纳米晶带材制作的铁芯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粘度条件下,固化剂的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存在两个转折点,这与其中发生的晶型转变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固化剂粘度增加,非晶铁芯和纳米晶铁芯的损耗变化率增加,磁导率变化率先增大后减小,这主要是由于在不同粘度下固化剂的膨胀系数不同导致铁芯内应力不同而引起铁芯磁性能的变化。本研究中,非晶和纳米晶铁芯在粘度为90 MPa·s时,损耗及磁导率变化值较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粉末装管法(PIT)制备(Bi,Pb)2Sr2Ca2Cu3Oy(Bi-2223)超导带材,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研究热处理气氛对Bi-2223晶粒尺寸、结晶度及相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空气热处理有利于Bi-2223晶粒的长大;采用7.5%O2-Ar气氛热处理带材中存在较少的非超导相,且Bi-2223的结晶度较高;通过一种复合气氛热处理(热处理过程中使用两种气氛),带材Bi-2223晶粒尺寸较大且非超导相较少.工艺优化后最终带材的临界电流密度超过20000A/cm2(自场,77K).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造成大尺寸超微晶退火后性能一致性差的原因之一在于,由各批带材制成的铁芯在退火过程中开始放热温度及放热量大小的不确定性。文章还对与此相关的带材制备条件以及影响铁芯放热程度的诸因素进行了探讨,为改进大尺寸超微晶铁芯的批量退火工艺从而提高铁芯成品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弧熔炼法制备Co38Ni34Al27Mn1磁控形状记忆合金,并对合金进行热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研究热处理工艺对Co38Ni34Al27Mn1合金显微组织、相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573 K加热冰水淬火后得到β相和γ相,而1623、1673 K加热冰水淬火后合金中可观察到板条状马氏体,且β相、γ相和马氏体相共存.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合金晶粒长大,γ相体积分数减小,马氏体含量增加,饱和磁化强度从42.51 emu·g-1增加到45.43 emu·g-1,矫顽力从48 Oe减小到30 Oe;在1673 K淬火,随加热保温时间的增加合金晶粒变大,饱和磁化强度从44.31 emu·g-1增加到47.29 emu·g-1.  相似文献   

16.
国外BSCCO HTS带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述了国外BSCCO高温超导(HTS)带材的最新进展。目前,工业轧制的Bi(Ph)-2223多芯带材短样的Jc(77K,0T)高达58000A·cm-2,千米以上长带的Jc(77K,自场)在1×104A·cm-2以上。用BSCCOHTS带村绕制的大线圈在20K产生了高达7T的磁场。在提高带材性能的同时,人们还研究成功许多制取BSCCO带材的改进工艺,其中,带材连续制取工艺可使BSCCO带的成本降低到一般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时红昊  王立军  宋翀旸 《热加工工艺》2014,(15):199-201,204
铁基超微晶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磁性能,已迅速成为逆变焊机主变压器铁芯的最佳选择。同铁氧体相比,FeNbCuSiB超微晶合金具有更低的高频损耗,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在-40~+140℃范围内超微晶铁芯的损耗随温度变化很小,磁导率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110℃时磁导率变化率仍小于15%。选用铁基超微晶薄带绕制铁芯,浸漆固化后可以大大提高铁芯强度,铁芯设计规格可以更灵活,同时减小铁芯整体体积,提高变压器工作安全性。FeMoCuSiB超微晶合金以其优良的综合磁性能,在逆变焊机上的应用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新型铝合金复合板带材的热轧工艺、冷轧工艺、成品热处理制度,确定了包覆层厚度精度和成品厚度精度控制方法.总结出新型铝合金复合板带材热轧、冷轧、热处理等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装管密度对Bi-2223/Ag超导带材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装管密度对Bi-2223/Ag带材(19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压棒装管工艺提高了带材芯丝的填充系统,有利于提高带材的工程电流密度;第一次热处理后带材表面的鼓泡明显比松装带材少,有利于提高电流沿长度方向上的均匀性,更适合制备长带。压棒装管带材与松装带材相比,宽展更大,最终热处理后芯丝致密,孔洞少,而且2223相含量高,最终带材的载流性能好于松装带材。  相似文献   

20.
利用稀土La掺杂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合金,成功制备了稀土La改性的非晶带材。对制得的非晶带材进行热处理和显微组织分析,最后测试了带材的软磁性能。结果表明:添加La改变了非晶带材的晶化温度,随着La含量的增加,晶化温度呈下降趋势。显微金相分析表明带材表面存在纹路,且纹路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带材中内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带材的厚度随温度变化而波动。La原子加入后使非晶带材的尺寸波动范围变窄,尺寸波动的临界温度也由400℃下降到300℃;在550℃×0.5 h热处理工艺时,FeCuNbSiB(La-0.5wt%)带材综合软磁性能最佳,饱和磁感强度可达到1.7 T以上,磁导率为53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