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无心磨床磨削工件是不用顶尖定心支承的,它是由工件的被磨削外圆面作定位面,工件放在砂轮和导轮之间,由托板支承进行磨削。这种磨削方式具有效率高,磨削表面的尺寸精度、几何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都比较高的特点。我们知道:在无心磨床上磨削零件时,为取得较好的磨削效果,要求工件质量较大,其长径比L/D≥1.5。这是因为无心磨床在工作中,工件易跳动,特别对于质量轻,长径比L/D<1.5的薄壁短管更是如此。如果工件跳动过频繁、过  相似文献   

2.
一、在平面工件上磨出特大半径凹圆弧面在工件的平面上要磨削出凹圆弧面,通常用半径与圆弧半径相等的砂轮进行成形磨削或用平形砂轮进行摆动磨削。然而要加工特大半径的凹圆弧面,如半径R为1600mm甚至更大如图1所示的工件,用上述工艺手段,显然是无法加工的。我们采用半径r为50mm的杯形砂轮磨削工艺,完成了特大半径凹圆弧面的磨削加工。用杯形砂轮磨削板状工件平面时,当砂轮主轴  相似文献   

3.
大型轧辊工件磨削颤振对提高工件磨削质量和生产效率有很大影响。为保证大型轧辊工件磨削振动稳定性,详细介绍了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两种不同轧辊工件支撑结构进行的分析。根据磨削再生颤振理论分析该磨削系统的振动稳定性,通过调整轧辊工件支撑结构可有效避免磨削颤振,并对不同支撑结构的轧辊工件进行磨削试验研究。试验结果验证了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在无心磨床上磨削工件,要求其质量大,长径比L/D≥1.5。这是因为无心磨床在工作中,工件容易跳动。如果工件跳动太大过于频繁,会引起工件翻倒而卡死砂轮。经过长期摸索,对于短轻工件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增加重量,加大长径比的磨削方法,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一、工件磨削前的准备工件磨削前的准备工作是采用该方法的关键。针  相似文献   

5.
图1为工件的结构简图,工件圆柱上有两个侧平面,与基准A有对称度的要求,采用常规的磨削方法,很难保证尺寸公差和位置公差。我们对工件的结构工艺性、定位基准的选择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设计了磨削工装,均一次磨削成功,验证了此加工方法的可行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薄片工件在磨削加工中的特点,介绍了对薄片工件常用的加工方法。通过对薄片工件磨削措施的改进,成功地实现了对薄片工件的精度控制,总结出在磨削加工薄片工件时应注意的事项,为制订同类薄片零件的磨削加工工艺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波纹度是工件表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曾对外圆磨床磨削产生波纹度的原因,解决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实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工件表面波纹度大大降低。一、产生波纹度因素的分析为分析外圆磨床磨削工件产生波纹度的因素,我们在一台旧式外圆磨床上进行了三种情况的磨削实验。 (1)半径方向加工余量为0.025mm,手动走刀两次。 (2)半径方向加工余量为0.025mm,手动走刀至无火花。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外圆磨床磨削产生波纹度的原因、解决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实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工件表面波纹度大大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的精度提高一级以上。一、产生波纹度因素分析为了分析外圆磨床磨削工件产生波纹度的因素,我们在一台旧式外圆磨床上进行了三种情况的磨削实验。 1.半径方向加工余量为0.025mm,手动走刀两次。  相似文献   

9.
平面磨削温度场有限元仿真及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不同磨削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的情况下,根据三角形热源模型对磨削工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获得了工件的温度分布。采用热电偶法测量了工件的磨削温度,发现有限元仿真值与实验测量值相当吻合,仿真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工件的温度场。该有限元仿真方法对磨削过程中工件温度场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为避免磨削烧伤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我厂使用的M7130平面磨床,其最大磨削高度为260mm,但在模具制造中经常遇到大于最大磨削高度的工件。过去,我们采用钳工修整,效率低,精度差。为此,我们在实践中摸索,采用了图示的方法装夹,效果较好。 将工件用角尺夹具4夹持,把不加工  相似文献   

11.
由于淬火和其它原因,磨削前就有微量不平度变形的薄片工件1,在磨削加工时,如果直接放于电磁吸盘2上加工,则吸时平了,磨削后又恢复原状。如图1所示。为了消除薄板工件的这种变形,我们采用了弹性磨削,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工具对超声辅助磨削后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在超声振动方向垂直于磨削表面的条件下,采用电镀磨头与钎焊磨头,针对氧化锆陶瓷开展了超声辅助磨削试验,对2种磨头普通磨削及超声辅助磨削所获得的加工表面形貌及表面粗糙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磨削用量条件下,电镀磨头磨削后的工件表面相对于钎焊磨头破碎现象有所加剧,表面质量较差;钎焊磨头磨削后工件表面塑性去除区域较电镀磨头增长明显;在超声辅助磨削条件下,钎焊磨头磨削后的工件表面粗糙度Ra的下降幅度最大为33.6%,优于电镀磨头磨削后的工件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下降幅度(25.7%)。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对砂带磨削这一国内尚未普遍采用的工艺技术作了一些探索和研究,除了砂带磨削的工艺装备是采用砂带磨削的必需条件外,我们认为砂带的质量也是涉及砂带磨削质量优劣的一个关键因素,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内砂带磨削工艺的进一步推广普及,因此,研究砂带磨削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来改善砂带的品质,是一个理应受到普遍重视和尽快解决的问题。一、砂带磨削的特点 1.磨削效率高、工件表面光洁度好以砂带为特殊形态的切削工具来完成磨削加工,使工件高效率地达到所规定精度和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磨削工序所占比例逐日增多。通常的外冷却在磨削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外冷却磨削曲轴连杆轴颈侧面和其它工件易烧伤,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等问题,我们研制了内冷却装置和内冷却液二次利用装置。用此装置进行冷却,由于冷却液对磨削区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磨削图1所示的工件时,磨削右端孔需要以左端孔定位。从图中可以看山,两端孔之间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2mm,而定位孔的公差却是0.021mm。很显然,用一般心轴定位方法是保证不了工件的加工要求的。为此,我们设计出了图2所示的  相似文献   

16.
我厂磨削的活塞杆是细长比为67的空心管子,如图1。由于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光洁度都要求很高,所以必须进行磨削才能达到图纸的要求。我厂最大的外圆磨床是M1380,其磨削工件的最大长度为4500mm,最大磨削面长度为4400mm。为了加工这个工件,我们改装了M1380外国磨床的尾架如图2。工件的装夹工件右端φ65 H7配上工艺闷头,并钻中心孔。图3中:工件靠床头箱的一端顶在死顶尖上,通过拨盘、滚柱及带有V形面的对合夹头带动工件旋转;另一端穿过图2所示的尾架,用四爪卡盘初步夹紧工件(工件与卡爪之间垫有2~3mm厚的铜块),  相似文献   

17.
从抗疲劳制造与绿色制造的观念出发,融合预应力磨削与磨削淬硬技术原理,提出了将残余应力控制、表面淬火及磨削三者集成于一体的预应力淬硬磨削技术理论与方法。对45钢试件进行了预应力淬硬磨削加工试验,以工件淬硬层表面残余应力、硬度及粗糙度为研究对象,与相同条件下的磨削淬硬工艺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淬硬磨削工艺可增大工件表面残余压应力,减小拉应力,其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状态优于磨削淬硬工艺;预应力淬硬磨削工件表面硬度可以达到基体硬度的3倍左右,而工件表面粗糙度小于磨削淬硬工艺工件表面粗糙度。因此,在相同的加工条件下,预应力淬硬磨削工艺比磨削淬硬工艺具有更好的抗疲劳性、耐腐蚀性及表面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磨削强化工艺过程中实际磨削时间以及磨削过程中磨削力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分段变磨削力磨削温度仿真方法来预测磨削强化层深度分布。首先对磨削力进行离散,计算相应的热流密度;然后将热流密度按砂轮与工件实际接触长度依次施加到工件的磨削表面,对工件磨削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磨削强化层的分布;最后将所提出仿真方法与实验和传统仿真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分段变磨削力仿真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工件沿磨削方向的磨削强化层分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无心磨削系统的工件动态成圆过程进行真实有效的数值仿真以及对工件的最终圆度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建立了一种考虑工件中心瞬时位置变化的无心磨削动态成圆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首先分析了磨削过程中由于工件表面形貌改变导致的工件定位中心位移以及磨削系统的振动引起的工件中心位移对工件中心瞬时位置变化的影响,然后综合考虑无心磨削过程中砂轮和工件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材料去除关系建立了工件磨削动态成圆模型,最后利用所建立的动态成圆模型和模拟工件材料去除及圆度变化的迭代算法,对工件外圆动态成圆的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再现了工件材料去除和轮廓形成的整个过程。通过对仿真算例结果的分析,证实了所提出的无心磨削动态成圆模型和迭代算法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对无心磨削成圆过程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厂柴油机上的凸轮,系用20钢经渗碳淬火后磨制而成。长期以来,凸轮表面磨削时产生“龟裂”问题没有解决。今年,我们采用了内冷法磨削凸轮,效果显著,“龟裂”基本消失。我们认为,凸轮表面磨削时产生“龟裂”的主要原因,是工件相对于砂轮速度变化大;工件与砂轮的接触面积在凸轮升程斜面上增大,冷却液不能迫入磨削的高温区,致使产生了“龟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