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生化需氧量是目前水质有机污染常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水质监测的重要参数.但由于整个测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接种、稀释、溶解氧、气泡、硝化等.笔者对这些影响因素作了较详尽的论述,并简介了两种最新仪器快速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城市污水BOD与COD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BOD与COD的构成及降解动力学出发,探讨了BOD与COD的相关关系,得到了BOD5与COD的相关模型。应用某城市污水的实测数据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适用性。提出并讨论了当量耗氧系数和城市污水量大BOD5/COD之值。 相似文献
3.
硝化作用对BOD5测定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丽蓉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7,(19):80-81
BOD5是污水处理厂的一个重要水质指标,SBR法污水处理出水中含有大量硝化细菌。在BOD5测定中,因受硝化作用的影响,常常出现BOD5测定值偏大的情况。用加入丙烯基硫脲(ATU,C4H8N2S)的方法,抑制硝化过程、消除对BOD5测定的影响,可取得良好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4.
5.
指出接种稀释水质量是直接决定生化需氧量测定准确与否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直接用工业废水驯化微生物以培养适合测定生化需氧量接种液的方法,并通过实践分析了培养方法的可行性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生化池出水的BOD5测定中硝化作用所产生的干扰问题。证实了氨氮硝化的耗氧量对测定结果的干扰也是显著的,但由此产生的ΔBOD5和ΔNH4^ -N的比值较理论值偏小。为消除此干扰,可在水样中加入丙烯基硫脲(ATU),加入量为1.0mg/L。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生化需氧量的概念及测量方法,并指出了稀释接种法的不足,探讨了水和废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总结了影响BOD5测定的因素及提高测定数据准确性的要点,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叙述了BOD快速检测仪的发展过程、现状及以后的发展方向 .着重说明在微生物选择、培养、固定化以及传感电极的改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以高锰酸钾指数为依据,可以确定适宜的稀释倍数,提高BOD5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节约试剂、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污泥接种量对复合生物膜反应器启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复合生物膜反应器的快速启动,采用4种污泥接种量,分别在4个反应器中进行平行试验。结果表明,污泥接种量最大的反应器和采用快速排泥法反应器的启动时间并非最短,而最佳接种量的反应器仅12 d就可成功启动,与其他三个反应器相比,其生物膜的微生物活性最好,对COD、NH3-N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为93%和100%,生物膜的生物量为1.2 g/L,生物膜平均厚度和微生物活性分别稳定在约290μm和58 mgO2/(gMLSS.h)。因此,在启动复合生物膜反应器时,控制合理的污泥接种量,可以在悬浮污泥微生物和生物膜微生物之间形成有效的竞争关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物膜结构和加快启动过程。 相似文献
17.
18.
探讨了生化池出水的BOD5测定中硝化作用所产生的干扰问题。证实了氨氮硝化的耗氧量对测定结果的干扰也是显著的 ,但由此产生的ΔBOD5和ΔNH+ 4 -N的比值较理论值偏小。为消除此干扰 ,可在水样中加入丙烯基硫脲 (ATU) ,加入量为 1.0mg/L。 相似文献
19.
污泥接种量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厌氧条件下水解酸化污泥接种量及污泥浓度对剩余污泥水解产酸、污泥减量的影响.在各反应瓶污泥浓度不同的情况下接种等体积的水解酸化污泥,当污泥停留时间为7 d时,剩余污泥具有较高的产酸量,超过7 d则反应进入厌氧消化的产甲烷阶段,表明接种污泥在反应的前7 d对剩余污泥产酸具有促进作用;水解酸化污泥接种量最多(35%)时其产酸量最高,7 d后作用逐渐减弱,污泥浓度成为影响产酸的主要因素.剩余污泥的水解过程与产酸过程具有相似的规律,MLVSS浓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7 d后降幅趋缓,经过7 d的反应,污泥接种量最多(35%)的MLVSS浓度较开始时下降了27%,MLSS浓度下降了25.5%.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8):138-139
目的:探讨同时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HBIG)和卡介苗对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连州市妇幼保健院Hbs Ag(+)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观察组(100例),同期选取Hbs Ag(-)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组(96例),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2 h内同时注射HBIG,接种乙肝疫苗与卡介苗,对照组新生儿新生儿出生后12 h接种乙肝疫苗与卡介苗,比较两组新生儿乙肝感染率、乙肝母婴传播有效阻断率、首次接种卡介苗成功率、红肿浸润时间、脓肿形成时间、结疤时间及卡疤大小。结果:两组新生儿乙肝感染率及乙肝母婴传播有效阻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接种卡介苗成功率、卡疤黄豆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红肿浸润形成率、脓肿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红肿浸润时间与脓肿形成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出生后12 h内同时注射HBIG和卡介苗有助于显著改善Hbs Ag(+)母亲娩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