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玉龙 《中国水利》2013,(15):32-35
科学编制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应正确把握其各个环节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点。应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建设目标,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用水总量控制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用水效率控制与节约用水管理、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与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水利建设中的生态保护、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体系、水文化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作为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同时列出示范区与重点工程,提出提高保障和支撑能力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水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扎实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发布了《省水利厅关于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二是积极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创建。无锡、苏州、徐州、扬州4个省辖市列入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启动22个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试点工作。三是加紧构建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立省、市、县三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制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办法,江苏特色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体系初步形成。四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无锡、常熟市全  相似文献   

3.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调查2007年、2012年和2017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量和进出口贸易等数据,核算区域水足迹总量构成及变化,分析区域水足迹供需结构演变,评价区域水资源压力和用水效率.结果 表明,水生态文明建设后,长江经济带水足迹增速下降明显,水足迹总量...  相似文献   

4.
《水利发展研究》2014,(6):16-16
——水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扎实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发布了《省水利厅关于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二是积极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创建.无锡、苏州、徐州、扬州4个省辖市列入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启动22个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试点工作.三是加紧构建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立省、市、县三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制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办法,江苏特色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体系初步形成.四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无锡、常熟市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通过水利部验收;南通、泰州市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完成自评估;新建290个节水型载体;在全国率先划定地下水位红线,实行水量、水位双控制度.五是全面加强河湖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5.
<正>用水总量控制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三条红线"之一。不同取水方式下用水总量监控方法如何选择,不同地质条件下用水总量监控方法如何确定,成为用水总量控制研究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建立符合区域实际的水资源总量监控模式,成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工作,也是科学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的河北省沧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下简称"沧州水文局")按照"从行业水  相似文献   

6.
针对盘龙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从用水总量控制与水量分配、初始水权和水权制度、水资源统一管理、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重点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水电工程水量统一调度和水生态文明建设7个方面提出措施及建议,为盘龙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聊城市水资源相对偏枯,市城区生态用水、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凸显。系统分析了聊城市20世纪50年代以来水资源变化情况,总结了市城区近年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问题,提出了今后城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和措施:实施最严格的水资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水景观综合提升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排污总量限制"三条红线的严格管理,用水总量考核十分重要,由于行政与流域的相互交错关系,研究流域用水总量分配,考虑流域内外流调水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以水定产,以水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文章以贵州省南盘江流域为例,分析计算了各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用于指导各级政府或流域进行用水总量管理。  相似文献   

9.
正宁夏地处西部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年人均水资源量174 m~3,仅为全国的1/12,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全部依靠国家限量分配的黄河水资源,严重缺水是制约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因素。近年,宁夏按照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总体要求,狠抓"三条红线",落实"四项制度",全力推进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严格水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了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扬州市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受地理位置、河湖水系条件、城市空间格局、用水方式等诸多影响,境内水资源禀赋相对较好,但时空分布不均,影响供水安全保障;现状用水规模接近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增供空间有限;区域用水水平整体较为先进,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实现水资源现代化建设,能够有效解决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郭德伟 《治淮》2014,(12):51-53
济宁市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出台了多项政府规章制度,强化了"三条红线"控制,收到实际成效,用水总量不增反降,水质明显好转,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有效促进了河、湖、库生态改善,为济宁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持续有效的水资源保障。本文就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生态的基础条件,存在矛盾与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与建议,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2.
陈红卫  徐明 《水资源保护》2017,33(S1):28-29
围绕新时期治水思路和水利现代化发展总体目标,立足盐城市情、水情、工情实际,打造智慧水利,加大投入,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安全、资金安全和人员安全,在全省率先建成并安全运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控制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以水资源信息化、精细化、实时化管理倒逼用水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布局优化,为助推水利现代化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发展决策源头看,我国的基本水情决定了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经济建设必须量水而行,水生态文明理念理应成为经济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之一。在经济发展实现路径看,必须理顺经济建设与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关系,将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全过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用水方式根本转变。在经济发展成果的获取来看,需要避免经济建设的水资源环境代价削弱经济发展成果提供的福利。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的几条重要途径,对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水利发展研究》2013,13(5):47-49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我国加快全社会用水方式转变、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突出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进一步强调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战略地位,对“十二五”及未来一段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燕赵水讯     
《河北水利》2014,(2):46-46
承德市全力推进2014年水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制度规范.强化水生态保护的刚性约束。全面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既定目标:实施全市河道管理范围划界竖桩:加快编制《承德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二是蓄水固本.着力优化水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作为典型的资源性缺水省份,却历来承担着保护首都用水安全、保护水生态环境等重要使命,随着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河北省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文章在分析河北省水资源及供用水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远景可供水量及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进行了2020、2030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并提出了保障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相关措施。研究对于河北省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有现实意义,可为制定相关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德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从建设现代水网体系、完善水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生态景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法规制度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德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情况;从建设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体系、健康优美的水生态体系、安全集约的供用水体系、先进特色的水文化体系、高效有序的水管理体系等方面论述了进一步建设水生态文明的主要对策并提出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今天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宣传活动的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水是生态环境最主要的控制性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水利必须先行。党的十八大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合理设定资源消耗"天花板",加强能源、水、土地等战略性资源管控。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制定发布了《关于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要对水资源消耗实施管控,确定用水总量控制目标。这与我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定的"三条红线"中"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的内涵和要求是一致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过度开发是干旱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干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解决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竞争用水的矛盾。文章以新疆内陆干旱区为例,阐述干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要素构成,总结新疆水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提出符合新疆干旱区实际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建议措施,以达到协调经济社会系统和生态环境发展的目的,为干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区域经济-生态协调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