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2008年1-5月,PTA市场走势整体呈现稳健坚挺姿态,受油价大涨、PX现货合同步调继续大幅唱高、3至4月PTA供应商检修集中、整体库存压力不大,以及国内聚酯负荷均提升至较高水平等因素影响.PTA内外盘现货出现明显走高态势。  相似文献   

2.
预言国内对苯二甲酸(PTA)行业产能过剩,必将加速PTA行业整合,PTA产业链利润明显向上游对二甲苯(PX)原料转移,下游向延伸聚酯系列产品发展,提出打造PX-PTAPET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是PTA现有或新建企业应对市场产能过剩、维持正常运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二甲苯市场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伯章 《化学工业》2010,28(8):21-23
随着我国精对苯二甲酸(PTA)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到2005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因此对二甲苯(PX)需求大幅增长,我国的聚酯产业链的发展瓶颈正从PTA向PX转移。预测近一二年PX供求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至2015年PX生产能力达到1 193万t/a,其供需缺口可望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4.
中国PTA产业竞争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PTA技术壁垒打破、毛利水平提高,近年来,大型民营聚酯企业开始向上游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内PTA产能将净增3000万吨/年左右,但聚酯发展速度弱于PTA,未来国内PTA产能将出现过剩、竞争加剧;受制于原料PX的国内自给率不高、进口可靠性较低,PTA的盈利空间将缩小。因此,未来国内PTA产业发展要与上下游共同协作、利益均担,国内还要加快PX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上半年PTA期货价格整体呈现先抑后扬走势。年初,因原油和PX大幅上涨、PTA自身供需结构良好且库存处于低位,PTA走势偏强;2-3月下游聚酯降负检修较多,PTA累库超预期,PTA震荡下行;4月以来上游原油及PX走势偏强,聚酯新装置投产较多,PTA装置二季度集中检修,导致PTA大幅去库存,PTA期货价格震荡上行,  相似文献   

6.
芳烃聚酯产业链关乎民生,在国内外化工、化纤、纺织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全球PX的消费量超过98%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PTA),PTA的消费量超过95%用于生产聚酯(PET),因此作为芳烃聚酯产业链的源头,对二甲苯(PX)的如何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全球和我国PX-PTA-PET产业链的现状,剖析了目前芳烃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未来我国PX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7年国内外对二甲苯市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对二甲苯生产和消费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10年国内对二甲苯供求数量.我国聚酯产业链发展瓶颈正从PTA环节向PX环节转移.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我国超过80%的PTA企业和聚酯企业参与期货交易,全球PET定价中心未来也将落户中国。据了解,2017年,中国PX产能有1 410万t,预计进口1 100万t,对外依存度达到40%。PTA则处于供过于求的阶段,年产能有4 600万t,行业开工率在65%。同时,化纤的年产能为4 670万t,行业开工率在85%。PTA是芳烃产业链中的纽带行业。PTA期货最能体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价格"的转变。PTA期货上市前,芳烃产业链价格参考有两个,一是新加坡普氏窗口PX价格,二是美国WTI与英国Brent价格。而PTA期货上市后,市场根据PTA期货价格决定加工成本,抑制了以往PX和PTA价格日内50~80美元/t波动的现象。参考PTA远期价格,PX定价主动权向中国PTA企业倾斜。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2012年以来国内多套装置集中投产,精对苯二甲酸(PTA)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且亏损幅度不断扩大,个别工厂甚至抛售原料对二甲苯(PX)。在下游需求疲弱、聚酯库存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国内PTA企业陷入痛苦煎熬,多套装置减产或停产,而仍在运行的企业也在苦苦支撑。这种窘况引发行业人士对PTA产业的担忧。  相似文献   

10.
我国PTA及PX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内PTA,PX供需状况,并对市场需求进行了预测。目前,我国PTA生产能力约5 700 kt/ a,PX生产能力约2 000 kt/a,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自给率不足50%。统计预测2010年,PTA需求量约15 000 kt/a,PX需求量约9 800 kt/a。指出国内企业新建PTA装置必须同时考虑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聚酯产业链中的对二甲苯(PX)、精对苯二甲酸(PT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生产现状和消费情况;指出上游PX项目建设增速缓慢,PX供需缺口加大,2012年我国PX自给率约54%,消费量占全球的30%,生产能力占全球约30%,PX价格受制于国际市场,居高不下;PTA生产能力过剩,2012年我国PTA自给率已达78%,PTA价格无法向下游转移,2012年PTA装置平均开工率约73%;PET发展过快,2012年我国PET自给率为103.8%,生产能力约占全球的50%,应加大PET的差别化产品开发;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预测2017年我国PX,PTA,PET的需求量分别为17 800,27 000,31 300 kt。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第三季度以来,国内PTA大幅攀升。因国内流动性现货紧张,PX因装置问题供应偏紧价格大幅攀升,对PTA成本支撑坚挺,7月末PTA期货涨至47个月来新高。8月初,宁波逸盛220万吨装置突发故障检修,国内市场PTA现货流动性愈加收紧,PTA价格冲至4年内高点。从成本面看,虽夏季是用油  相似文献   

13.
<正>PTA既是石油的终端产品,也是聚酯等的前端产品。产业链上,PTA上承PX和原油,下接聚酯。PX-石脑油、PTA-PX、涤纶长丝-PTA三个环节的价差重构,奠定行业的盈利空间。但是随着炼化格局的改变,即PX的定价权的改变,造成了整个聚酯产业链的利润重新的分配。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伊拉克内乱持续升级,令国际原油价格飙升,使得石化产业链相关品种,如PTA、PP和塑料强势上涨,PTA现货拉动期价上涨之势也得以延续,09合约收于7164元/吨,涨3.17%。无论产业面还是消息面,都利好走势。4月以来,PTA社会库存量下降了80万吨,但上游原料PX的价格却一路上涨,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我国PX供应量及需求量呈现逐年递增态势,PX产量年均增速为9.93%。由于聚酯产业需求,PTA产能不断增加,截至2015年底国内PTA产能已达4 390.5万t/a,2015年国内PTA产量达3 130万t,约消费PX 2 066万t,较上年增长10.8%。为配合下游需求,PX装置同样是相继投产,例如今年中金石化160万t/a PX装置顺利投产,尽管如此,PX需求缺口  相似文献   

16.
<正>对苯二甲酸(PTA)的原料是对二甲苯(PX),源头是石油。涤纶用PTA占PTA总量的75%,而化纤中78%为涤纶。这就是"化纤原料PTA"说法的由来。我国加入WTO后,由于"中国制造"品牌在世界兴起,国际上对中国纺织服装的需求大增。同时我国纺织服装内需也快速释放,整个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我国PTA产业链各环节自下而  相似文献   

17.
动态报道     
<正>产能过剩PTA行业陷入困境PTA是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广泛用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其下游延伸产品主要是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料。PTA的原料是PX,源头是石油。涤纶用PTA占总量的75%,而化纤中78%为涤纶。这就是"化纤原料PTA"说法的由来。我国加入WTO后,由于"中国制造"品牌在世界兴起,国际上对中国纺织服装的需求大增。同时我国纺织服装内需也快速释放,整个国内纺织服装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我国PTA产业链各环节自下而上的高速扩张。在高利润的驱使下,PTA行业自2011年起进入产能扩张高峰期。到2014年,国内PTA产能为4 335万t左右,产能增长率较2010年增长114%,巨大的产能令PTA市场压力倍增。2013年,为抢占市场份额,部分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聚酯(PET)生产国,到2012年年底PET产能3 880万t。由于其原料对二甲苯(PX)来自于传统石化路线,国内供应不足,需要大量进口,2012年净进口量约609万t。由于国内精对苯二甲酸(PTA)的产能快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年底将达到5 000万t/a。亚化咨询研究显示,假如2015年PTA产能达到5000万t,且开工率继续保持在70%左右,以生产PTA的PX单耗为0.66来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PX进口依存度维持在60%以上。2019年PX供应水平大规模增长,得益于恒力石化投放的新增产能。中国PX市场话语权提升。中国PX目前企业数量总计18家,总产能为1384万吨。下游PTA:至2019年,预计发展为26家国内产能总计5229万吨。行业对PX需求占比高达97%。  相似文献   

20.
正2015中国芳烃产业链发展大会显示,我国芳烃产业链在"十三五"时期可能延续"过冬模式",产能过剩矛盾凸显,需求增长放缓。而PX产业既是产业链核心,又是产业链发展的一大短板。只有在科技进步和安全环保上下力气,才能补齐这块短板。据中国化工学会介绍,芳烃产业链贯穿炼油、乙烯、PX、PTA、聚酯、合成纤维、塑料加工等领域,连通化工与纺织两大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