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大开  陶宝祺 《材料工程》1998,(11):8-10,13
介绍了对光纤埋入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成型过程中,光纤性能变化的研究,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成型过程中,光纤将承受高温,高压的作用,这种恶劣环境对光纤的性能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将对提高智能复合材料结构中光纤传感器系统的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光纤机敏复合材料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良  郭照南 《材料导报》2000,14(2):17-19,16
介绍了光纤机敏复合材料与结构的概念,发展历史,应用领域以及可用于光纤机敏复合材料与结构的常见的光纤传感器及传感阵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与储能设备成为各国竞相研究的重点。在新型储能设备中,结构/储能一体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超级电容器兼具结构承载和储能功能,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概述了结构/储能一体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超级电容器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分析了不同碳纤维电极与树脂基电解质改性方法对复合材料结构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复合材料结构超级电容器未来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航空结构复合材料对碳纤维的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凤翻 《材料导报》2000,14(11):5-7
根据航空用结构复合材料的特点,论述了对碳纤维的需求,着重介绍了飞机用碳纤维的发展,指出用于结构复合材料的碳纤维要求质量稳定、分散性小、工艺性好、价格便宜、品种多、大、小丝束都应发展,在开发高性能碳纤维时,应注意解决使用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锂离子电池是将结构件和储能系统相结合,在保持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同时,赋予其优异的储能性能,使动力电池组在减重的同时简化结构设计,提高能量效率和结构效率。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器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本文综述了嵌入集成式结构电池和多功能复合材料结构电池的工作原理、制备工艺及储能性能等基础问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全碳纤维固态结构电池的概念及其设计原型。同时简要介绍了现阶段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锂离子电池最具代表性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在航空航天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复合材料化是航空、航天、国防、交通等装备结构升级的重要趋势。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异,同时兼具良好的导电特性,可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能,实现结构的承载和储/放电一体化,从而达到材料多功能化和结构轻量化。结构储电复合材料通常是采用碳纤维织物作为电极材料,采用具有结构承载和离子导电的多功能聚合物基体为固态电解质,玻璃纤维织物等作为隔膜材料。本文主要对典型结构储电复合材料进行综述,包括结构电池、结构介电电容器和结构超级电容器,详细阐述了三种结构储电复合材料的组分材料、器件工作原理及多功能特性等。通过对比三种结构储电复合材料,概括了结构储电复合材料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结构储电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轻质高性能新型材料。它是以碳(石墨)纤维作增强体,以树脂、金属、陶瓷或碳等为基体复合而成的材料。由于它具有比重轻、比强度高、比刚度大、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好、耐腐蚀、耐摩擦、抗疲劳及可设  相似文献   

8.
光纤应用于结构自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在智能结构中采用空心光纤感器网络成自诊断,自修复的系统,在结构中埋入形状记忆合金丝网络,对地强结构强度,改善自修复的质量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智能复合材料中光纤与基体的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博明  冷劲松 《功能材料》1998,29(3):240-245
智能材料与结构能够实用的基础是智能元件与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本文针对复合材料工艺过程在线监测这一光纤智能复合材料的重要应用领域,详细论述光纤与基体材料的相容性研究。内容包括固化后埋光纤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光纤传感的可能性(包括光纤传感器材料耐用性和基体对信号的衰减)和实际安装过程的可操作性这3方面的理论、实验研究。界定了光纤、包层和基体材料的可能的组合,并为最优组合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实验基础。给出了两种埋光纤智能复合材料的实际安装过程,对其中的关键光纤入出口的设计进行了比较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在预制有缺陷的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玻璃钢板缺陷表面覆盖碳纤维智能层,将玻璃钢板有缺陷一侧置于弯曲受拉面,对玻璃钢板进行单调弯曲破坏试验和等幅弯曲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在单调弯曲破坏试验过程中,碳纤维智能层电阻的变化存在明显的拐点,该拐点即为玻璃钢板预制缺陷尖端发生开裂形成裂纹的瞬时,裂纹形成前,碳纤维智能层电阻随玻璃钢板表面缺陷张开值线性增加,裂纹形成后,碳纤维智能层电阻随玻璃钢板表面缺陷张开值不再线性变化,呈陡增趋势;在等幅弯曲循环试验过程中,碳纤维智能层电阻变化在玻璃钢板预制缺陷尖端开裂前表现为等幅循环,但开裂后表现为增幅循环;通过对比碳纤维智能层电阻在玻璃钢板预制缺陷尖端开裂前后的不同变化规律,可以实现对玻璃钢构件的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11.
黄睿  袁慎芳  陶宝祺 《材料导报》2001,15(6):52-54,27
介绍了用于编织复合材料和结构的光纤传感器,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将光纤传感器粘贴或编入编织复合材料,检测复合材料的结构的应变,对有关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光纤传感在编织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控和成型工艺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复合材料件成形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加热模具对复合材料板直接进行热冲压的复合材料成形新方法。该方法使用局部加热模具将复合材料板中需发生变形的区域进行局部加热,并借助复合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下软化的特点,使其随模具的运动逐步成形,并在模具作用下固化。对复合材料板V形件的热弯曲成形进行了试验研究,分...  相似文献   

13.
碳毡/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廉价的碳毡作为增强体,成功地摸索出用电沉积法制取碳毡/铜复合材料的工艺。研究了碳毡/铜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热膨胀性能及电磁屏蔽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是一种较廉价且性能优越的新型功能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study, dynamic and quasi-static tensile behaviors of carbon fiber and unidirectional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aluminum composit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complete stress–strain curves of fiber bundles and the composite at different strain rates were obta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arbon fiber is a strain rate insensitive material, but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critical strain of the Cf/Al composit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of strain rate because of the strain rate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aluminum matrix. 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a fiber bundles model has been combined with Weibull strength distribution function to establish a one-dimensional damage constitutive equation for the Cf/Al composite.  相似文献   

15.
短碳纤维/银基复合材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颜士钦  凤仪 《功能材料》1996,27(6):522-524
本文研究了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短切碳纤维/银基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物理、机械性能测试并应用于电触点进行了电寿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制造工艺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很大。通过对碳纤维表面预处理、造反正确的制造工艺可以制得性能优于银/石墨系列的短碳纤维/银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导电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FR-4溴化环氧树脂玻璃布和碳纤维导电纸层压复合面状发热板的电学性能,结果表明:溴化环氧树脂固化过程对其电性能产生影响,对于不同规格的导电纸,其电阻下降率不同。面状发热板的电阻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呈现PTC或NTC效应,数次热循环后,可以使室温电阻保持恒定。发热板的电阻随通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通断电次数对基电阻影响不大,在长期通电使用下能保持其功能稳定性,发热板的功率密度与表面温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用层内及层间混杂方式制备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DMA)及微观形貌(SEM)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层内混杂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好于层间混杂复合材料,层内混杂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在UHMWPE纤维相对于碳纤维质量分数为43%时有最大值423.3kJ/m2,层内混杂复合材料的贮能模量(E')、损耗因子(tanδ)和损耗模量(E')明显地向高温方向移动,混杂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Tg)及模量分别比UHMWPE复合材料提高了2倍和3倍.  相似文献   

18.
碳纤维表面接枝聚合物及其对复合材料界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锦河  林志勇  钱浩 《材料导报》2006,20(6):41-43,48
综述了碳纤维表面接枝聚合物的各种方法,包括电聚合、电沉积、等离子体接枝聚合、化学接枝聚合等;探讨了接枝聚合物层对复合材料界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