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热对油茶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不同加热条件下(200、260、300℃)油茶籽油中脂肪酸组成,来分析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是导致油茶籽油中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因素。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反式脂肪酸含量和种类有增加的趋势;而且反式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还受未加热油茶籽油中顺式脂肪酸的影响。因此,在油茶籽油烹饪过程中,应掌握好加热温度和时间,以避免形成反式脂肪酸。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品种食用油和煎炸食品对反式脂肪酸形成的影响,本文使用5种食用油(葵花油、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在一定温度下炸制14批次油条,又依次使用大豆油炸制豆腐、油条和鸡腿,对2种情况下产生的煎炸油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比较反式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炸油条过程中,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均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食品加工条件对于产品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食用油-橄榄油、大豆油和棕榈油,模拟日常烹饪体系,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加热和煎炸情况下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食用油单独加热情况下,加热温度、时间和循环加热次数影响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高温、长时间加热、反复加热均会使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有所增加。煎炸情况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和加热时间内,食用油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增加并不明显。因此,普通的烹饪过程中,应注意减少高温加热时间、避免食用油的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4.
光皮树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高,但氧化稳定性差,难以保藏。本实验研究温度和抗氧化剂对光皮树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光皮树油的氧化过程有明显影响,会加速油品变质;不同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不同,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光皮树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柠檬酸和抗坏血酸(VC)对TBHQ 均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抗氧化性能,且柠檬酸的协同抗氧化性优于VC;添加0.02% TBHQ+0.005% 柠檬酸能有效抑制光皮树油在保存和销售过程中因氧化而产生的酸败,并可使光皮树油在20℃下的贮藏时间从4 个月延长到9 个月。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不同加热温度(180℃,220℃和260℃)及不同加热时间(0.5~10 h)对家庭用菜籽油及工业用棕榈油中脂肪酸的组成研究,分析工业用油与家庭用油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种油加热至260℃时,其反式脂肪酸含量是原油的5倍以上,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或加热时间的延长,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种类和含量都增加。因此,通常家庭用油不会长时间加热,但工业用油的长时间加热会使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6.
食用油加热过程中反式脂肪酸的形成和变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分别进行加热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加热时间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食用油加热至300℃时,其反式脂肪酸含量是未加热时的2倍以上;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或加热时间的延长,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种类和含量都增加。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食用油中脂肪酸组成均是影响反式脂肪酸形成和变化的因素;而反式脂肪酸受影响的程度因其种类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以40%与80%甘油二酯含量的大豆油基甘油二酯油和橄榄油基甘油二酯油作为油条煎炸用油,通过测定油条比容、质构特性、含油率以及感官评分,探究不同类型甘油二酯油对煎炸油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0%和80%甘油二酯含量的大豆油基甘油二酯油、橄榄油基甘油二酯油制得的油条与市售普通大豆油、橄榄油制得油条在比容、质构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在含油率检测中,80%甘油二酯含量的大豆油基甘油二酯油制得油条的含油率显著降低(17.81%)。在感官评分中,2种类型的甘油二酯油制得油条的感官得分均高于普通煎炸油所炸取油条。对比不同煎炸油及其加工条件,获得油条最佳煎炸条件为:80%甘油二酯含量的大豆油基甘油二酯油、煎炸温度180℃、煎炸时间70 s,以及80%甘油二酯含量的橄榄油基甘油二酯油、煎炸温度200℃、煎炸时间60 s。研究表明,在最佳煎炸条件下,不同类型甘油二酯油作为煎炸用油既可以提高油条的口感和品质,还可同步改善摄入油脂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煎炸油在煎炸过程中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豆油、棉籽油、棕榈液油和氢化油作为煎炸油,分别进行薯条和鸡翅的煎炸实验。结果表明:在煎炸过程中,各种煎炸油的脂肪酸含量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采用C18:2/C16:0比值变化作为研究煎炸油脂肪劣变的指标,氢化油煎炸过程中C18:2/C16:0比值减少的程度最小(P<0.05),证明其煎炸过程中脂肪酸的稳定性最好。但对于反式脂肪酸含量变化来说,均没有显著增加(P>0.05),其中氢化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从煎炸前的10.39%降低到煎炸后的6.66%,变化显著(P<0.05),不过高反式脂肪酸含量的煎炸油在煎炸后其反式脂肪酸含量还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火麻仁油在应用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通过加热试验和烹调试验考察了火麻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VE含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加热及烹调试验,火麻仁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有所增长,同时不饱和脂肪酸、VE含量受到损失;加热试验过程中,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将加剧反式脂肪酸的生成和不饱和脂肪酸、VE含量的损失;烹调试验过程中,热锅冷油较热锅热油在抑制反式脂肪酸生成和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损失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不同煎炸食材对米糠油煎炸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米糠油对不同煎炸食材进行间歇性煎炸,通过对煎炸油色泽、酸值、羰基值、脂肪酸组成、反式脂肪酸含量、维生素E含量的检测分析,对比研究植物淀粉基食材(薯条)、高含水量食材(豆腐)、肉类食材(鸡翅)、面粉基食材(油条)4种代表性煎炸食材对煎炸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煎炸食材因所含主要组分的不同,对煎炸油品质劣变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煎炸油酸值增大程度依次为豆腐鸡翅油条薯条;羰基值增大程度依次为油条薯条豆腐鸡翅;总反式脂肪酸增大程度依次为油条鸡翅薯条=豆腐;维生素E含量降低程度依次为薯条油条鸡翅豆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