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介绍了减粘裂化工艺发展的一般过程。最早的减粘裂化工艺为下流式反应塔减粘裂化60年代上流式反方兴未艾保养一粘经的开发推动了减粘裂化工艺的发展。昨氢减粘及供氢减粘化工艺有效地抑制了手焦反应,提高了反应的苛刻度及裂化深度,使减粘裂化工艺成了重油改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减粘裂化工艺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上前人高桥、广州等十余套减粘裂化装置。延迟减粘裂化以及上流式  相似文献   

2.
减粘裂化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热加工工艺.由于其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较低、可靠性较高,因此作为渣油改质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虽然减粘裂化反应器仍保持着炉管式、塔式反应器的基本形式,但减粘裂化工艺类型在常规减粘裂化的基础上开发出了转化率高,且不易生焦的临氢减粘、供氢减粘裂化等减粘裂化新工艺类型,不但提高了减粘裂化反应的苛刻度,增加了中间馏分油产率,而且还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减粘裂化产品安定性差的问题.各种不同种类的供氢剂投入工业应用促进了减粘裂化工艺的发展.在一定氢压下使用供氢剂可以使减压渣油实现最大程度的转化而不形成干渣.还介绍了我国开发的延迟减粘、上流式缓和减粘裂化等减粘裂化工艺类型.  相似文献   

3.
减粘裂化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热加工工艺。由于其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较低,可靠性较高,因此作为渣油改质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虽然减粘裂化反应仍保持着炉管式、塔式反应器的基本形式,但减粘裂化工艺类型在常规减粘裂化的基础上开发了转化率高,且不易生焦的临氢减粘、供氢减粘裂化等减粘裂化新工艺类型,不但提高了减粘裂化反应的苛刻度,增加了中间馏分油产率,而且还在不同程度上了减粘裂化产品安全性差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是以抽调辽河减压渣油粘裂化的轻馏分油收率,降低减粘渣油的粘度,从而减粘渣油成为合格的燃料油使必须加入的价格较高的调合油数量减少,实验首先在间歇装置中进行,采用不同的供氢剂和不同配方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在温度为390~440 ℃的条件下,对催化油浆在不同反应时间的减粘裂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裂化反应产物(裂化气体、不同馏程的馏分)和缩合反应产物(正庚烷不溶物)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关系,研究了催化油浆的减粘裂化反应动力学,建立了裂化反应、缩合反应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同时初步研究了减压蒸馏残留物对道路沥青性质的影响,并对掺兑不同比例蒸馏残油的渣油沥青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程度的增加,裂化转化率和缩合转化率都提高,并且催化油浆减粘裂化产物的粘度随裂化转化率的上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裂化反应的反应级数为2.5,裂化反应活化能为161.42 kJ/mol;缩合反应的反应级数为1.7,缩合反应的活化能为264.73 kJ/mol;在渣油中掺兑一定比例的油浆减粘蒸馏残油,可提高渣油的软化点,降低针入度,并对作为道路沥青重要性能指标的低温延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辽河超稠油减粘裂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制小型连续减粘裂化装置上 ,对辽河超稠油进行了减粘裂化的工艺研究。考察了辽河超稠油在 370~ 41 0℃和 1~ 3h停留时间条件下超稠油粘度变化情况。实验数据表明 :在本研究范围内 ,辽河超稠油主要进行裂化反应 ,缩合反应较少 ;粘度可达 2 0 0 # 燃料油的要求 ,还可得 1 5 %~ 1 7%的轻质油品 ;限制超稠油减粘裂化反应深度因素不仅仅是焦炭的生成 ,而且还有稠油胶体体系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在自制小型连续减粘裂化装置上,对辽河超稠油进行了减粘裂化的工艺研究。考察了辽河超稠油在370~410℃和1~3h保留时间条件下超稠油粘度变化情况。实验数据表明;在本研究范围内,辽河超稠油主要进行裂化反应,缩合反应较少;粘度可达200#燃料油的要求,还可得15%~17%的径质油品;限制超稠油减粘裂化反应深化度因素不公认 驻是焦炭的生成,而且还有稠油胶体体系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某石化公司减粘反应塔管线经过多年的运行,已经超过其设计寿命,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安全评定。通过对管线出入口端节的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分析,发现材料的显微组织有一部分片状珠光体组织已转变成球状珠光体组织,通过分析珠光体球化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得出15CrMo钢的热强性能还未完全老化。通过现场对管线硬度及壁厚的检测,以及随后对管线的壁厚进行的理论校核,得出减粘反应塔管线在目前的工况条件下,仍可继续使用。这为该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材料表面减粘自洁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固体表面和外界接触的介质及表面材料的三相界面接触角等方面分别对减粘自洁现象进行深入探讨.揭示了各种材料表面的亲液、憎液、光催化、改形、改性和表面材料与介质粘附力等减粘自洁机理.阐述了表面减粘自洁材料在多种领域中的应用,提出在研究过程中表面减粘自洁材料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业磷面源污染形成机制及治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肥在农田过量施用较为严重,是磷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深入研究农业磷面源污染的形成机制,对预防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地下水中的磷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磷的迁移转化机制、土壤磷酸离子吸附固定特性及影响因素(土壤粘粒,pH值,有机阴离子,Al、Fe、Ca、Mg化合物以及矿物组成等)、磷养分的迁移淋失和吸附法去除水体磷等多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还提出了提高磷肥有效性并减少磷养分淋失对农业磷面源污染控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催化重整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和芳烃的重要工艺 ,并且能为炼厂提供廉价的氢气。随着我国汽油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 ,要求各炼厂提供越来越多的辛烷值高、烯烃和硫含量低的重整汽油组分。催化剂分段装填技术和低压低苛刻度重整工艺都提高了重整产物的C5+ 产率。第三代连续重整技术提高了烧焦的灵活性并改善了铂重整催化剂的再生。我国开发的低压组合床重整工艺具有压力和氢油比低、液体产品收率和氢产率以及芳烃产率较高的特点 ;“逆流”移动床重整工艺克服了传统连续重整反应器中催化剂的活性状态与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匹配的不足。综述了催化重整工艺技术的类型及主要进展 ,还讨论了我国催化重整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常规原油产量下降,重质原油的开采和应用逐渐受到人们重视,但是重质原油密度高、黏度大、开采难度大是重质原油开采所面临的问题。重质原油的降黏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改质降黏和非改质降黏是重质原油降黏的两种重要方式,非改质降黏技术有加热降黏、掺稀降黏、化学降黏等,改质降黏有两种方法,分别为水热裂解和轻度热裂化。水热裂解降黏技术是基于热裂化之上更高效的一种降黏方法,在适当的反应条件和适合的催化剂条件下,能显著降低重质原油的黏度,是一种应用前景较好的重质原油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现代技术既给人类带来了进步与繁荣,又给文明世界带来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对于处在特型时期的中国来说,一方面,为了能迅速地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必须大力弘扬以技术理性和人之主体性为内涵的现代性核心理念,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技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又会不可避免地把一个异化的世界摆在我们面前,技术问题不仅表现在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也使文明陷入困境。因此,在当下对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借用社会病理学的学术资源对技术问题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技术问题的自然维度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氧化法对高硫石油焦的脱硫规律进行研究。以双氧水为氧化剂,甲酸、乙酸和丙酸为催化剂,考察了石油焦粒度、氧化剂体积与石油焦质量之比(液固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甲酸氧化体系的脱硫效果最好,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氧化体系,在石油焦粒度为100目、液固比为20 mL/g、氧化反应时间为18 h、反应温度为60 ℃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石油焦的硫质量分数由3.32%降至2.65%,脱硫率达到20.2%。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得天独厚的稀土资源,品种齐全,为稀土选矿工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内容.我国的选矿研究工作者,历经了30多年的努力,研究了各种稀土资源的选矿技术,开拓有效的回收稀土的工艺流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新工艺、新浮选药剂的研究成功,使稀土选矿有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介绍了中国近40年来选矿工艺的进展情况,也介绍了作者在解决稀土选矿技术难关中所作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棉麻纤维遗态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态转化制备技术是以天然生物材料为模板,通过生物结构和形态的遗传、化学组分的变异处理,制备保持自然界生物材料精细结构和形貌的新型功能材料.本文归纳和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以天然纤维为模板制备遗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中海油惠州炼化提供的减压渣油为研究对象,在自主研发的渣油悬浮床加氢装置中进行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氢分压、催化剂质量分数以及空速对转化率、产物各馏分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60℃、氢分压14MPa、氢油体积比1000∶1、催化剂质量分数300μg/g、空速1.0h-1的最优反应条件下,渣油转化率为 90.50%,生焦率为5.01%。同时分析了渣油悬浮床加氢反应的反应机理与抑焦机理,可为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大港常压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悬浮床加氢技术和水溶性分散催化剂对大港常压渣油进行了轻质化和改质研究。对催化剂金属组成、催化剂应用条件和生焦率及转化率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表明,在催化剂加入量300μg/g、反应温度430℃、空速1.0h-1和反应压力7MPa条件下单程通过反应处理大港常压渣油得到轻柴油和减压馏分油的收率分别为21.2%及47.7%。甲苯不溶物收率低于1.4%,渣油(<524℃馏分)的转化率可达到80%以上。催化剂组成和反应温度对原料转化和反应过程的生焦有较明显的影响。反应时间增加转化率和生焦倾向都增加,反应压力升高转化率变化不大,生焦倾向减少。尾油循环能进一步提高常压渣油的转化能力,但提高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