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喷涂距离WC10Co4Cr涂层抗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出WC10Co4Cr涂层。利用显微硬度试验机测试了涂层的硬度,通过橡胶轮磨粒磨损试验和扫描电镜(SEM)对涂层磨粒磨损性能和磨损形貌进行分析,利用静态液压万能试验机进行涂层剥离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的硬度随着喷涂距离的增大而增加。WC10Co4Cr涂层,其磨损失效形式主要以小颗粒脱落为主。 相似文献
2.
采用非平衡闭合场磁控溅射方法在Cr12MoV冷作模具钢表面制备不同Mo含量的CrMoN涂层,通过XRD、SEM、显微硬度和磨损试验分析涂层的相结构、表面性能和耐磨性.实验结果表明,CrMoN涂层均呈面心立方结构,无明显的柱状晶,其厚度随Mo含量的增加而增厚.CrMoN涂层显著提高了Cr12MoV钢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尤其是中等Mo含量(20.72%Mo)的涂层.经18h冲击磨损后,该涂层的磨损速率(5.3×10-5mm3/h)明显低于未表面处理试样(1.0×10-3mm3/h),微区逐层剥落的疲劳磨损为主要磨损机制.然而,低Mo含量涂层磨损速率略高于未表面处理试样,磨损机制从疲劳磨损转变为三体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3.
稀土对激光熔覆WC/Ni-P涂层微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WC/NNi-P复合椽层.在Plint TE-66微磨料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磨损试验,研兜了不同稀土含量(CeO2)以及不同粒度WC粉末对涂层熔覆性能、硬度和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的适当加入船移使熔覆时熔体的流动性显著提高.使其气孔率降低,表面平整,能显著提高熔覆层的熔覆性能。随稀土含量增加,涂层组织细化;WC颗粒的加入提高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在微磨料磨损过程中馀层表面Ni-P基质优先于WC颗粒被磨去,导致WC颗粒从基质中凸起,最后WC颗粒失去基质支撑在磨料的作用下从涂层中脱落。 相似文献
4.
WC/17Co含量对Ni基喷焊涂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同比例的WC/17Co与Ni60粉末进行混合,并采用氧乙炔火焰喷焊工艺制备了相应的涂层。分别用洛式硬度计和X衍射仪测试了各涂层的硬度和相结构;采用湿砂橡胶轮式磨粒磨损实验机对各涂层的抗磨粒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喷焊粉末形貌和喷焊层的磨损形貌,并进行了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喷焊层的组织为在γ-Ni固溶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细小的Cr7C3、Cr23C6、Cr2B、CrB2和WC等硬质相。喷焊层的硬度随WC/17Co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WC的含量为25wt%时,喷焊涂层的硬度最高,相应的抗磨粒磨损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
对Ni60/WC自熔合金粉末进行了高能球磨和相应的粉末形貌观察,研究了球磨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前后Ni60AVC自熔合金主要由WC、FeW<,3>C、Cr<,23>C<,6>、Ni<,3>Fe和Ni<,2>B等组成;与球磨前相比,磨碎的WC小颗粒弥散分布在γ-Ni基体上,由于球磨过程中粉末发生氧化,组织中存在大量的孔洞,粉末表面的氧化膜阻碍了元素间的扩散,其过渡层的宽度小于球磨前;球磨后Ni60/WC合金的硬度下降4.49 HRC,密度下降1.336 g/cm<'3>,体积磨损率下降0.62×10<'-2>cm<'-3>.故在本试验条件下,高能球磨不适合用来提高Ni60/WC自熔合金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WC/钢复合材料(CJH-2)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高温磨损试验参数与高温磨损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WC/钢复合材料在1050℃淬火经480℃和640℃回火具有较佳的高温磨损抗力,其耐磨性(ε)分别为13.2和12.4,与3Cr2W8V钢相比较其相对耐磨性(ε′)分别为2.9和2.2,试验还表明在重载、高温和高速磨损条件下,试样均表现出优越的高温抗磨损特性。 相似文献
7.
纳米结构WC/Co涂层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涂层材料,工程上对其的应用常常基于其高耐磨性和强抗腐蚀性。关干WC/Co涂层的精密磨削以及耐磨性能,已有学者对其进行丁一定的研究。对于其耐磨性能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喷涂参数对它的影响;对于其磨削后耐磨性能以及磨削参数对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极少。本文综述了纳米结构WC/Co涂层制备方法、WC/Co涂层机械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以及其精密加工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对陶瓷磨损预报做了简单的介绍。目的就是在后续的工作中对比研究磨削后纳米结构WC/Co涂层的耐磨性能以及并分析磨削参数对其耐磨性能的影响并建立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提高40Cr齿轮在重载低速下的摩擦学性能。方法采用离子渗氮和电弧离子蒸发镀(AED)技术在40Cr钢基体上制备了渗氮层和Cr N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经两种表面处理后40Cr钢的物相组成、形貌和摩擦学性能。结果渗氮样品表面化合物层厚度约10μm,硬度约为558HV。Cr N涂层表面厚度约为4μm,涂层硬度约为1341HV。在60 N载荷的条件下,渗氮处理后40Cr钢的磨损率为104.17×10-6 mm3/(N·m),其磨损机理主要为轻微的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制备Cr N涂层后40Cr钢的磨损率为17.36×10-6 mm3/(N·m),其磨损机理主要为轻微的磨粒磨损。结论在20~60 N法向载荷下,制备Cr N涂层后,40Cr钢均表现出最优异的耐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11.
12.
13.
WC/钢复合材料高温磨损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WC 钢复合材料 (GJH - 2 )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高温磨损试验参数与高温磨损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 ,WC 钢复合材料在 1 0 50℃淬火经 480℃和 640℃回火具有较佳的高温磨损抗力 ,其耐磨性 (ε)分别为 1 3 2和 1 2 4,与 3Cr2W8V钢相比较其相对耐磨性 (ε′)分别为 2 9和 2 2。试验还表明在重载、高温和高速磨损条件下 ,试样均表现出优越的高温抗磨损特性 相似文献
14.
WC添加量对Ni60基合金粉末喷焊层耐磨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步法"氧气-乙炔火焰喷焊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分别喷焊Ni60、Ni60+20%WC和Ni60+35%WC三种合金粉末,对喷焊层进行了金相观察、硬度试验和干摩擦磨损、腐蚀磨损试验,分析了三种合金粉末的喷焊层的金相组织,探讨了WC加入量对喷焊层硬度以及对喷焊层耐磨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C含量升高,Ni60基合金粉末喷焊层的耐磨耐蚀性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确定含WC微粒镍基熔覆层中不同共晶相对熔覆层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 通过等离子工艺制备含WC(质量分数10%)的Ni60熔覆层,并调整电流,以控制WC的熔解析出。通过维氏硬度计、剪切试验、磨粒磨损试验研究不同电流下熔覆层硬度、抗剪强度和耐磨性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不同熔覆层的磨损形貌、组织和物相组成。结果 在不同电流下制备的熔覆层物相均主要为γ-(Fe,Ni)、M23C6、M7C3、WC、W2C、FeNi3、FeW2B2等。熔覆电流由110 A增至200 A时,熔覆层的硬度由846.7HV降至665.8HV,抗剪强度由174.9 MPa增至373.2 MPa。当电流低于140 A时,W、Cr、C等合金元素生成了块状先共晶相,可有效减轻磨粒磨损程度,提高耐磨性;当电流进一步增大时,W、Cr、C等合金元素以鱼骨状过共晶相析出,在磨粒磨损过程中易断裂、脱落,导致耐磨性下降。结论 熔覆电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铸造碳化钨添加量对镍基复合喷熔涂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镍基合金粉末NiCrBSi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铸造碳化钨(WC),并采用氧乙炔火焰喷熔工艺在低碳钢表面制备了相应的Ni基WC复合涂层.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涂层的显微组织,采用湿砂橡胶轮式磨粒磨损试验机测试了涂层的抗磨粒磨损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喷熔粉末和喷熔层磨损后的形貌.结果表明:喷熔层的组织为在NiCr合金基体上弥散分布着不同粒度的碳(硼)化物硬质相;涂层的显微组织和WC的含量对Ni基WC喷熔层的硬度和抗磨损性能影响很大,涂层的硬度和抗磨损性能随WC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WC的含量为35%时,Ni基体WC喷熔涂层的硬度最高,相应的抗磨粒磨损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7.
1Cr18Ni9Ti 不锈钢表面电火花熔覆 WC 涂层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Cr18Ni9Ti不锈钢经电火花强化后,WC涂层的显微组织和性能。方法采用电火花熔覆技术在不锈钢1Cr18Ni9Ti基体表面制备WC熔覆层,并分析熔覆层的表面形貌、显微组织、显微硬度、耐磨性,采用线性极化法研究熔覆层在3.5%(质量分数)Na Cl腐蚀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熔覆层组织均匀、连续、致密,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显微硬度最大值达到1680HV0.3,平均值为1336HV0.3,比不锈钢基材提高了4倍,耐磨性是不锈钢基材的4倍。在3.5%Na Cl腐蚀溶液中,熔覆层的自腐蚀电位较不锈钢减小了约165 m V,击破电位低于不锈钢基材,维钝电流密度高于不锈钢基材。结论熔覆层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能,磨损机理主要是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但在3.5%Na Cl腐蚀体系中,耐腐蚀性能低于1Cr18Ni9Ti不锈钢。 相似文献
18.
40Cr钢复合镀膜处理的组织和滑动摩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40Cr进行复合镀膜处理和滑动摩擦试验,观察了处理后的组织,并对其横截面硬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复合镀膜处理后形成了表面硬度高、硬度梯度合理的表面强化层;复合镀膜处理比离子氮化的耐磨性更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