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直接酯化—共聚的工艺路线制得阳离子改性共聚酯(ECDP)并纺制了纤维。初步探讨了不同配比对ECDP反应及性能的影响,并探论了改善ECDP热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以PTA为原料制ECDP,选择合适的改性剂添加量,其纤维可满足深染要求,三、四组分的引入会改变缩聚体系的流动性,同时使ECDP热稳定性下降。在缩聚体系中添加复合稳定剂和防醚剂,可使ECDP热稳定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阳离子易染聚酯纤维的碱减量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建华 《纺织学报》2005,26(2):89-91
介绍了染色改性的聚酯纤维 (ECDP)的碱减量。对碱处理时碱浓度、浴比、处理温度及时间等因素与减量率的变化关系进行了讨论 ,并指出了减量率对ECDP纤维的分子量、单丝强力以及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ECDP在进行碱减量处理时 ,减量率较常规涤纶纤维FDY显著增加 ;减量率增加 ,纤维强度呈线性下降 ,ECDP纤维较常规涤纶FDY下降的幅度更大 ,且ECDP纤维分子量急剧下降 ;减量率增加 ,影响了阳离子染料对ECDP纤维的上染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染色温度、时间及染料的平衡上染率等因素对ECDP纤维染色饱和值的影响,确定ECDP纤维染色的最佳条件;研究不同染料对ECDP纤维和PET纤维的竞染影响.结果表明,ECDP纤维染色的最佳条件为:染色温度110℃、染色时间150min、染料的平衡上染率75%~90%;与PET纤维相比,分散染料更易上染ECDP纤维,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只上染ECDP纤维而不上染PET纤维,分散染料与分散型阳离子染料对ECDP纤维的上染存在竞染.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ECDP纤维的主要性能,ECDP/腈混纺针织绒的纺纱工艺,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为拓展ECDP短纤维的应用范围,文中对比分析仪化公司生产的ECDP与市场上其他公司生产的ECDP的性能差异,研究ECDP纤维的纺织染整加工特点及在纺织面料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ECDP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高性能纤维,其产品具有常压染色、上染率高的特点,加工成的面料具有柔软舒适、吸湿性好、抗起毛起球性优异的特点,是涤纶短纤在针织面料上的理想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6.
根据新型大豆纤维、阳离子改性涤纶ECDP的特性,研究植物蛋白纤维/阳离子改性涤纶ECDP混纺织物的染整工艺;染中浅色,选用LANNASET活性染料与SD型阳离子染料一浴法染色;染深色,选用汽巴克隆F与SD型阳离子染料二浴法染色。  相似文献   

7.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声速取向测量仪、单纱强力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等对普通ECDP与低沸水收缩ECDP的结构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低沸水收缩ECDP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都略高于普通ECDP纤维,断裂强度略有降低但基本相当,吸湿性能略低,其沸水收缩率有明显的降低,接近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共混超细纤维的纤度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ET/ECDP/PEG共混纤维的纤度对染色性能及其力学性能、吸湿性能、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同时也对不同纤度PET/ECDP/PEG纤维的碱减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用3种颜色的阳离子染料对常压易染阳离子聚酯(ECDP)纤维进行染色试验,分别研究了Cationic Red CA、Cationic Yellow CA和Cationic Blue CA对ECDP纤维的染色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染色温度升高,3种阳离子染料的扩散系数D和染色速率常数随之提高。3种阳离子染料的平衡上染量都比较高,均可达到对纤维的深染效果。其中,Cationic Blue CA染料对ECDP纤维进行染色,其染色速率常数最大,扩散系数最高,平衡上染量最大;Cationic Red CA染料对ECDP纤维进行染色,其染色速率常数最小,扩散系数最低,平衡上染量最小,半染时间最长。染色过程中,ECDP纤维始染温度低,初染率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绘制不同颜色阳离子染料对常压易染阳离子聚酯(ECDP)纤维的染色吸附等温线,研究了阳离子红CA、阳离子黄CA、阳离子蓝CA对ECDP纤维染色过程的热力学机理。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阳离子蓝CA染料上染ECDP纤维的亲和力最大,染色饱和值最高,阳离子红CA染料上染ECDP纤维的亲和力最小,染色饱和值最低;一定范围内染色温度升高,3种颜色染料对纤维染色时染色热、染色熵上升且为正值,染料亲和力、染色饱和值提高,有利于提高染色效果;当温度过高时会导致染色热、染色熵变为负值,染料亲和力下降,染色饱和值下降,染色效果变差;3种颜色染料对ECDP纤维染色时适宜的染色温度、时间各不相同,但染色饱和值都高于100.00 mg/g,均可达到对纤维的深染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阳离子易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二醇(PET/ECDP/PEG)共混纤维的纤度与力学性能、吸湿性能、抗静电性能和染色性能的关系,同时也对不同纤度PET/ECDP/PEG纤维的碱减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SALS(激光小角散射)和PLM(偏光显微镜)对PET及阳离子可染涤纶切片CDP(PET和SIPM的共聚酯)、ECDP(PET、SIPM和PEG的共聚酯)的球晶形态和球晶生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DP、ECDP比PET产生的结晶温度范围较窄,而且形成的球晶半径比PET小。对CDP,随SIPM含量的增加,球晶半径下降;对ECDP,球晶半径比CDP大,但仍比PET小,且随加入第四组分PEG分子量的增大,ECDP球晶半径增大。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了PET/ECDP/PEG共混纤维的纤度与力学性能.吸湿性能、抗静电性能和染色性能间的关系,同时也对不同纤度PET/ECDP/PEG纤维的碱减量过程进行了研究.随着共混纤维细度变细,拉伸强度和初始模量增大,断裂伸长率降低,抗静电性能提高,染色性能提高,纤维的碱减量率增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聚酯的主要品种CDP、ECDP,并对其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预测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聚酯将成为继半消光、大有光聚酯之后的第三大聚酯品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双子阳离子M和其他助剂复配,如1815和聚阳离子S等表面活性剂,研究了阳离子染料对改性涤纶CDP和ECDP染色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双子阳离子M与染料的作用。结果表明,双子阳离子型M能用于ECDP纤维的缓染剂,但对CDP纤维的缓染效果很小,这与双子阳离子M极强的表面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改性共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玉  郑帼  周岚 《纺织学报》2011,32(3):77-81
为提高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采用阳离子染料对ECDP纤维进行染色,系统研究纤维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ECDP纤维的等温吸附曲线属于L型(Langmuir型);与常规PET、CDP及腈纶相比,其染色饱和值较高,染色深度可达到染PAN纤维的水平;ECDP纤维的上染曲线均呈S型,纤维在较低的温度下就有一定的上染率,最终上染率也较高;染浴的pH值应控制在4~5左右;升高温度及延长保温时间都能增加纤维的上染率。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常压型阳离子染料易染聚酯(ECDP)纤维的力学性能,通过提高其切片特性黏度的方法,以熔融缩聚制得的ECDP切片为原料,通过固相缩聚法对其进行增黏得到增黏切片。借助乌氏黏度计、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仪和热失重分析仪等对增黏切片的性能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ECDP切片的固相增黏工艺最佳条件为温度190 ℃,时间9 h;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或反应时间的增加,切片的特性黏度增加,且特性黏度与时间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在190 ℃、9 h条件下增黏的切片特性黏度为0.69 dL/g,高于该温度或时间时,切片发生热降解,表面开始变黄。  相似文献   

18.
为研发醋酸纤维织物/阳离子易染涤纶织物(CA/ECDP)高同色性染色工艺,采用分散染料对其进行染色,探究提升力和最佳上染温度,并测试耐皂洗、耐摩擦、耐汗渍和耐日晒色牢度。结果表明,染料质量分数在0.5%~3.0%范围内,红AC-GFN、橙AC-3R、藏青AC-3R 3种染料的提升力较好;当染料质量分数为1.0%,上染温度为100℃,保温时间为30 min时,CA/ECDP织物的上染率最高,同色性最好;还原清洗后,CA/ECDP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均达到4~5级,耐摩擦色牢度均达3级以上,耐汗渍色牢度均达4级以上,耐日晒色牢度均为4级,具有较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9.
陈小诚  杨艳  刘金云 《印染》2012,38(12):13-16
PARSTER纤维系在合成常规聚酯纤维时加入第三和第四单体的改性聚酯纤维.PARSTER纤维的玻璃化温度与常压沸染改性聚酯纤维(ECDP)接近,染液pH值宜控制在4~5;升高温度和适当延长保温时间都能提高纤维的上染率.与常规CDP(阳离子可染聚酯纤维)和ECDP相比,其染色饱和值较高,并且纤维饱和值随着纤维线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刘昭雪  文明 《印染》2006,32(12):15-17
讨论了Polynosic/ECDP(低温阳离子可染涤纶)混纺织物的染整工艺和注意要点;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如酶退浆、染料的选择和低原纤化倾向等;并给出了合理的工艺条件,即采用复合酶与双氧水一浴法前处理;采用双活性基染料和纤维索酶处理,以消除纤维低原纤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