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第11届世界大会以自动控制为人类服务为宗旨,于1990年8月13日至17日在苏联塔林的会议中心大厦隆重召开。 会议国际程序委员会(IPC)共收到2700篇论文摘要和1531篇送审论文。经IPC评审后,接受594篇作为会议交流论文,并刊登在12册预印本上。我国送审论文被接受了  相似文献   

2.
由 IFIP 主办,IFORS 和 IFAC 协办的“第11届国际系统模型和优化会议”于1983年7月25日至29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参加会议的国家和地区约23个350余人,会上共宣读论文284篇。我国有8篇论文,6名作者(包括台湾省2名作者2的篇论文)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阎栋 《程序员》2014,(2):112-116
Symposium on Operating Systems Principles(SOSP)是操作系统系统领域的顶级会议,每逢奇数年召开(这一领域另一重要会议OSDI为逢偶数年召开),2013年11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Farmington举办了第24届SOSP。本文将带领读者解析本次会议上最重要的论文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1990年IEEE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年会于5月13—18日在美国俄亥俄河边的辛辛那提市召开.这次会议收到的论文数量之多(675篇)是空前的.年初,组织委员会在印地安那不列斯(美国印地安那州)召开审稿会议,最终有287篇入选.由于这次会议不仅论文多,而且涉及面很广,所以大会分为72个组。因为分组细,故各组的主题均比较突出.现分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广东省自动化学会第一届年会于7月13日至17日在广州番禺宾馆召开。参加会议的理事、论文作者及特邀代表共75人。这次会议共征集论文73篇,分为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传动系统、控制装置及仪表四个专题。分别在大、小会议上进  相似文献   

6.
《软件学报》2007,18(2):245-245
全国语义Web与本体论学术研讨会(SWON)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暨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专委会主办的系列会议SWON 2007会议将于2007年9月14日~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目的是为语义Web学术界和工业界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反映国际国内关于语义Web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会议录用论文将由《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EI源刊)正刊专辑出版会议期间除了进行会议论文交流以外,还将邀请著名学者作特邀报告本次会议仍将评选大会优秀学生论文  相似文献   

7.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1,28(9):1203-1203
第9届智能控制与自动化世界大会(the 9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简称WCICA2012)将于2012年7月6日~8日在中国北京召开.会议录用论文将由IEEE出版,EI检索.为奖励优秀论文,会议设优秀论文奖7项,分别是优秀理论论文奖、优秀应用论文奖、优秀学生论文奖、生物医学及  相似文献   

8.
第19届国际软件工程会议于1997年5月17至22日在美国波士顿召开。来自世界各地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近9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齐心协力”(pulling together),是针对去年在柏林召开的第18届会议上,出现软件工程领域的“学院派”和“工程派”之争而提出的。这次会议的“齐心协力”意味着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奋斗;也表明不同观点、不同基础和能力聚集一起,来寻找达到合作的途径和共同点。会议涉及面很广,发表论文50篇,其中包括学术研先论文41篇和实  相似文献   

9.
中国计算机学会第四届CAD及图形学学术会议及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工程学会第一届CAD工程与应用技术交流会于1986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福建漳州联合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391人,来自100多个单位,提交会议的论文182篇,这是1978年以来参加人数最多、论文涉及的课题范围最为广泛的一次CAD学术交流会,特别是两个会议联合召开,体现了横向联合,既扩大了交流范围,又加  相似文献   

10.
全国第一届逻辑设计自动化会议于1988年4月17日至21日在桂林召开,有46名代表参加,收到44篇论文,有25篇论文在会议上作了报告。会议分逻辑综合和逻辑模拟两个小组进行学术讨论,逻辑综合组有部分论文质量较高,不仅对传统的逻辑综合方法有改进,而且有的论文涉及到智能化逻辑综合、硅编译器的设计及可测性逻辑综合等新内容。逻辑模拟组报告了ERES,UAH,PL,CIDL,CDL等多种硬件描述语言及其编译  相似文献   

11.
1988年声学、语言及信号处理国际会议(ICASSP 88)于今年4日11—14日在美国纽约召开.参加会议者约1800人。会议论文甚多.论文集近3000页,分为五册出版,其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 第3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于1992年10月召开。会议论文共130余篇,专题报告内容:机器翻译,文献检索,国际新标准大字符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及产品。今后  相似文献   

13.
三年一次的IFAC系统辨识学术讨论会第6届会议于1982年6月7日到6月11日在美国华盛顿市召开。参加会议人数接近第5届约300人。 准备宣读的学术论文有300篇。IFAC系统辨识第1届会议是1967年在捷克布拉格开的。由于当时中国国内的局势,我们是无人能参加会议的。直到1979年在西德达姆斯达特的第5届会议,我国才有一个五人代表团参加,但没有正式宣读的论文。到第6届,随着我国形势的好转,中国出席这次会议的人数大增,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43(6):1103-1103
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承办·会议将于2006年10月27~29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论文涉及的领域如下: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高性能计算机软件、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机应用、网格技术及应用·会议网址:http:/www·sccas·cn/hpcchina2006投稿地址:hpcchina2006@sccas·cn或chi@sccas·cn论文截至日期:2006年8月30日论文通知日期:2006年9月30日论文交印日期:2006年10月20日2006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会议(HPC China2006)会议征文通知…  相似文献   

15.
编者寄语     
ACM SIGGRAPH和ACM SIGGRAPH Asia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顶级会议,从2010年起这2个会议的论文都刊登在ACM Tranactions on Graphics (TOG)上.而直接投稿刊物发表的论文,也可以选其中的一个会议去报告论文;比如,一篇投稿ACM SIGGRAPH Asia的论文,如果是minor revision,修改后发表到ACM SIGGRAPH Asia;如果是majar revision,就是refer to ACM TOG,可以修改6个月后直接录用到杂志上,这时作者可以选择2个会议中的一个报告,如选美国召开的ACM SIGGRAPH.  相似文献   

16.
1963年7月8日至13日,中国自动化学会在北京召开了模拟技术及远动技术两个专业的联合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从事这两个专业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及敎学工作者共90人。北京地区有关方面的科学技术人员160人列席了会议。此外,还有450人次旁听了有关报告。这次会议共宣读了论文30篇,其中模拟技术方面的13篇,远动技术方面的17篇。在这些论文中,  相似文献   

17.
《智能系统学报》2007,2(1):73-73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中国控制会议,现已成为有关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国际性学术年会。大会采用会前讲座、大会报告、分组报告与张贴论文等形式进行学术交流。自2005年起会议论文ISTP(Index to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roceedings)收录,自2006年起会议论文集进人IEEE CPP(Conference Publications Program),ISTP检索。  相似文献   

18.
东北三省自动化学会于1988年7月26日至28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第二届学术会议。会议由东道主,吉林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常健生教授主持。本次会议到会三省代表140余名,共宣读论文123篇,论文涉及的面广,除理论成果外,还涌现了许多面向工程实践的学术论文,必将带来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空间及运动体控制委员会主办的“微型机在空间及运动体控制系统应用学术会议于1982年9月21日至25日在昆明市召开,会议得到了云南省科协的大力支持,到会代表32名、列席代表6名,我省徐丽娜同志参加了会议并宣读了论文。会议共交流了论文26篇,包括两篇综述性报告,其中10篇在大会上作了宣读,其余分两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第五届学术年会于1987年4月6日至10日在北京钢铁学院召开,会议收到论文189篇,经专家审定录用112篇在会上宣读。论文的内容:人工智能现状与展望(10篇)、专家系统、知识工程(31篇)、智能控制与智能管理(22篇)、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27篇)、人工智能其他问题(2Z篇)。会议中还召开了理事会,选举了新的理事长和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