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5月17日,四川大学和中国石化宣告成立"CCU及CO2矿化利用研究院"。该研究院是全球首个CO2捕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院,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低碳技术研发平台。  相似文献   

2.
<正>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我国绿色低碳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开展研究,率先提出了CO2减排应走低能耗、低成本的捕捉矿化利用的新路线,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为加快CO2矿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中国石化和四川大学于2012年共同启动了"普光气田CO2矿化转化磷石膏工业示范工程"。2013年5月17日,四川大学和中国石化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3.
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我国绿色低碳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开展研究,率先提出了CO2减排应走低能耗、低成本的捕捉矿化利用的新路线,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为加快CO2矿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中国石化和四川大学于2012年共同启动了“普光气田CO2矿化转化磷石膏工业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CO2减排和工业固废磷石膏处理的问题,中石化与四川大学合作开展了利用磷石膏直接矿化尾气中低浓度CO2联产硫基复肥与碳酸钙的CCU技术路线研究,并逐步推进该技术产业化。该项目以废制废,把捕集与利用两个环节合二为一,节省捕集成本,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历史积淀深厚,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新中国第一家石油炼制研究机构——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2013年9月,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奠基动工,是中国石化"十二五"期间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性研发基地,重点发展中国石化清洁炼油、公用技术和新兴能源资源平台,加速推进中国石化绿色创新发展。2017年9月26日,占地18.4万平方米的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历史积淀深厚,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新中国第一家石油炼制研究机构——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2013年9月,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奠基动工,是中国石化"十二五"期间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性研发基地,重点发展中国石化清洁炼油、公用技术和新兴能源资源平台,加速推进中国石化绿色创新发展。2017年9月26日,占地18.4万平方米的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历史积淀深厚,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新中国第一家石油炼制研究机构——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2013年9月,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奠基动工,是中国石化"十二五"期间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性研发基地,重点发展中国石化清洁炼油、公用技术和新兴能源资源平台,加速推进中国石化绿色创新发展。2017年9月26日,占地18.4万平方米的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8.
《硫酸工业》2014,(2):75
正中国石化南化集团研究院始建于1958年,是专门从事化工产品科研开发、工程设计及流程性产品生产的科技型企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石化南化集团研究院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化学工业硫和硫酸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全国硫酸工业信息站"、"全国气体净化信息站"、"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中国石化合成气制天然气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等10多个国家、省部级中心、站挂靠单位,中国科技核心刊物《硫酸工业》和《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主办单位。中国石化南化集团研究院为原化工部硫酸、催化剂、气体净化技术归口单位。现有各类技术专家10余名,享受政府特贴专家2人,集团公司特贡专家5人,集团公司三个层次学术技术带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历史积淀深厚,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新中国第一家石油炼制研究机构——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2013年9月,大连院奠基动工,是中国石化"十二五"期间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性研发基地,重点发展中国石化清洁炼油、新兴能源资源和公用技术平台,加速推进中国石化绿色创新发展。2017年9月26日,占地18.4万平方米的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正式投入使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历史积淀深厚,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新中国第一家石油炼制研究机构——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2013年9月,大连院奠基动工,是中国石化"十二五"期间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性研发基地,重点发展中国石化清洁炼油、新兴能源资源和公用技术平台,加速推进中国石化绿色创新发展。2017年9月26日,占地18.4万平方米的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正式投人使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历史积淀深厚,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新中国第一家石油炼制研究机构——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2013年9月,大连院奠基动工,是中国石化"十二五"期间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性研发基地,重点发展中国石化清洁炼油、新兴能源资源和公用技术平台,加速推进中国石化绿色创新发展。2017年9月26日,占地18.4万平方米的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正式投入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历史积淀深厚,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新中国第一家石油炼制研究机构——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2013年9月,大连院奠基动工,是中国石化"十二五"期间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性研发基地,重点发展中国石化清洁炼油、新兴能源资源和公用技术平台,加速推进中国石化绿色创新发展。2017年9月26日,占地18.4万平方米的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正式投入使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历史积淀深厚,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新中国第一家石油炼制研究机构——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2013年9月,大连院奠基动工,是中国石化"十二五"期间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性研发基地,重点发展中国石化清洁炼油、新兴能源资源和公用技术平台,加速推进中国石化绿色创新发展。2017年9月26日,占地18.4万平方米的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正式投入使用。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在新中国的不同发展时期,始终秉承"科技报国"的信念,以服务经济发展、奉献清洁能源为己任,在炼油加氢、石化环保、生物化工、沥青和特种油品等技术领域,开发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介绍全球及中国近年来CO2的排放状况以及小规模回收技术的缺陷,首先指出了CO2规模化回收的迫切性及资源化利用的优势,并以CCS(碳捕集与封存)和CCU(碳捕集与利用)为例,分别介绍了诸如地质封存、海洋封存、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等规模化回收利用技术,阐述了这些技术的回收原理、工艺路线、安全环保性、技术优势和工业化案例;通过分析CCS各技术的封存能力、封存效果、技术瓶颈及工业化推广的进度和潜力,指出CCS技术的全球化应用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制约;通过对比CCU各技术研究重点、转化瓶颈以及工业化进度等,指出化学转化法是目前最有效的CO2规模化回收利用技术。最后还介绍了其他几种具有规模化潜力的CO2利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结合二氧化碳矿化磷石膏"以废治废"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了捕集前直接矿化和二氧化碳捕集后矿化2种工艺,从技术理论角度分析了中国石化和四川大学合作开发的尾气二氧化碳直接矿化磷石膏工艺的先进性,同时介绍了中国石化和四川大学在尾气矿化磷石膏方面联合开展的中试研究实践及50 000 m3/h示范工程建设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石化新闻网讯]4月16日,中国石化炼油特殊产品应用技术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由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和中国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业务领域主要包括炼油特殊产品的开发、应用及技术服务。中心下设沥青实验室、石油焦实验室、石蜡实验室、硫黄实验室、液化气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2月20日,由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和四川维尼纶厂等共同承担的"280kt/a醋酸甲酯加氢利用项目工艺包"通过了中国石化科技部组织的技术审查。该项目开发了醋酸甲酯加氢制乙醇的高效Cu基催化剂及工艺技术,以工业粗醋酸甲酯为原料,在四川维尼纶厂工业侧线装置上完成了3200h催化剂稳定性及相关工艺试  相似文献   

18.
正部门简介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第六研究室主要从事低碳烃综合利用、生物化工和精细化工技术研发及工业应用研究,是中国石化生物燃料及生物化工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精细石油化工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6项,开发并完  相似文献   

19.
正霍尼韦尔近日宣布成立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低碳中心,并举行揭牌仪式。该中心将专注于研究低碳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以霍尼韦尔创新的产品和技术为引擎,推动低碳解决方案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和实施,助力客户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低碳中心将密切关注当前市场发展并积极探索前沿趋势,定期发布有关先进低碳技术、产品、服务的白皮书和研究报告。仪式上,霍尼韦尔指出低碳中心发力的方向将围绕新能源、再生资源与材料循环利用、提高碳氢转化效率和降低能耗的技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绿氢应用等六大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20.
2019年11月7日,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医用耗材专用高分子材料开发及应用"项目在巴陵石化公司通过了由中国石化公司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专家一致认为,由巴陵石化公司、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石化公司、燕山石化公司和威高集团共同承担的该项目,整体技术与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促进了我国医用高分子制品行业的技术进步,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还有利于提升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