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种新型脱毛酶糊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酶法脱毛取代灰碱法脱毛是解决制革生产中硫化物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一种新型脱毛酶糊用于猪皮酶脱毛进行了试验,试验考察了脱毛温度与脱毛效果,酶糊浓度和用量与脱毛效果,皮块含水量与脱毛效果、皮块脂肪含量与脱毛效果等关系,并测定了脱毛处理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26 ̄38℃范围内本酶糊用于猪皮酶脱毛较完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人们正不断关注皮革工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必然,开发以酶为基础的加工过程,有效地替代因化学品产生的污染物。本研究中,利用细菌碱性蛋白酶制剂开发了一种保毛脱毛工艺,完全消除石灰和硫化物。为了评价酶作用过程的功效,与传统的石灰-硫化物和用商业酶制剂以减少石灰和硫化物用量的酶助脱毛过程进行了两组对比试验。与两组对比试验相比,所开发的酶脱毛工艺中毛完全脱除所需时间缩短至6小时。因脱毛过程使用浸渍法,而避免使用硅酸盐载体。脱毛裸皮经组织学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毛和表皮脱除完全,真皮和网状层纤维结构得到适度松散,而胶原术受损。成革质量良好。此方法明显减少了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总不溶物(TSS)和总悬浮物(TDS)的排放负荷。与对照体系系相比,试验所得成革的物理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与对州试验柑当或优干对照样。因此,与传统脱毛工艺拥比,所开发的酶脱毛工艺具有更环保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黄牛皮鞋面革酶法脱毛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秦川黄牛皮用酶法脱毛新工艺试制鞋面革做了试验研究。通过方案对比、正交试验及扫描电镜分析等科学方法,分别对浸水预处理、脱毛方案、脱毛工艺参数、鞣制方法及复鞣方案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确定了浸水酶助浸水、1398蛋白酶脱毛、灰碱处理、多金属结合鞣制及栲胶与树脂类复鞣剂复鞣填充的配套工艺。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脱毛工序的污染,研究用硫氢化钠辅助2709酶进行山羊皮酶脱毛的工艺试验,对酶脱毛的方式及酶脱毛过程中的NaHS、酶用量等相关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最后得到一个脱毛效果良好的工艺:0.2%NaHS辅助150u·g^-1 2709酶进行浸酶堆置酶脱毛,与常规灰碱毁毛脱毛工艺相比,该工艺可减少脱毛废液中的S^2-含量、COD及BPD5分别为89.2%、85.0%及84.8%,而成革的相关性能元明显变化,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清洁脱毛工艺。  相似文献   

5.
猪皮酶法脱毛新工艺技术开发试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了猪革生产中,以新的酶脱毛法代替灰碱法脱色消除石灰和硫化物的污染。主要研究了与酶脱毛法相配套的猪革生产工艺路线,以及酶脱毛工艺中生成成革松面和粒布面毛孔扩大的主要原因,最终建立了猪皮酶脱毛的新工艺,采用新的酶脱毛工艺,不仅可以完全消除硫化物和石灰的污染,而且可以生产出质量较好的猪革产品。  相似文献   

6.
硅酸钠提高山羊皮酶脱毛效果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山羊皮酶脱毛的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用硅酸钠辅助JW-2蛋白酶进行山羊皮酶脱毛的工艺实验及2种脱毛方式的脱毛效果,即山羊皮于脱毛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堆置脱毛的方式(简称浸酶堆置酶脱毛)和常规涂酶堆置脱毛方式.结果表明:浸酶堆置脱毛方式的效果优于涂酶堆置脱毛;硅酸钠对JW-2蛋白酶的活力及浸酶堆置酶脱毛的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硅酸钠和酶的用量分别为1%和4%时,可产生完全脱毛效果,且脱毛后裸皮的粒面光滑、白净.硅酸钠辅助酶脱毛比传统灰碱脱毛和不加硅酸钠的酶脱毛所得成革的面积分别增加了7.7%和1.3%.  相似文献   

7.
采用碱酶(一种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和糖化酶的复合酶)结合脱毛法,目的是降低牦牛皮脱毛工序中硫化钠的用量。在实验中,首先分析硫化钠的浓度和酶的用量对牦牛皮脱毛的影响,然后通过碱酶结合脱毛的实验得到了牦牛皮脱毛液的最适配方:以皮重为基准,按照通常的涂灰量0.2 g/g皮,温度20℃,脊背部位为硫化钠的质量浓度30~35 g/L,酶的用量0.3%;边腹部位为硫化钠的浓度15~20 g/L,酶的用量0.2%。此方法脱毛时间为12~14 h,脱毛干净,粒面层完好,无残留毛根。与传统的脱毛液中硫化钠的质量浓度(脊背部位60~65 g/L,边腹部位为30~35 g/L[1])相比,此方法可使硫化钠的质量浓度降低约50%,大大降低了硫化物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8.
少硫化钠酶脱毛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对秦川黄牛皮用少量硫化钠预处理后,用酶法脱毛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方案对比、正交试验及对成革进行物理性能检测,对浸水处理、脱毛方案及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确定了少硫化钠浸灰酶脱毛工艺。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分析脱毛废液中各组分含量、铬鞣效果及成革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将过氧化氢脱毛方法和传统硫化物脱毛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与传统硫化物脱毛方法相比,过氧化氢脱毛法不仅使脱毛废液中的COD值、总固体含量,硫化物含量、氮含量明显降低,而且使铬鞣剂吸收率,成革抗张强度等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常规硫化钠和石灰脱毛工序是制革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换言之,常规脱毛工艺降解毛被到不可恢复的程度,而成为废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本文尝试发展一种利用硅酸盐活化商业酶制剂的无灰无硫脱毛工艺。与之相关的浸泡和堆置方法得到标准化,并且完全脱除毛被所需酶和偏硅酸盐的用量也得到最优化。通过活性测试表征因添加硅酸盐而促使酶活性的提高,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脱毛是否完全,并比较实验组成革和对照组成革的强度和松散性能。该酶脱毛工艺可有效减少化学需氧量53%.固体废弃物总量26%,更重要的是,可使成品革面积增大8%。而且经证实,这种方法在经济上可行。  相似文献   

11.
氧化还原剂辅助山羊皮酶脱毛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伟  张宗才  戴红 《中国皮革》2006,35(19):39-41
为提高山羊皮酶脱毛的效果,研究了用少量的硫化物或H2O2辅助几种酶进行山羊皮酶脱毛的工艺试验,经过对酶脱毛过程中的酶用量、硫化物或H2O2用量及其它相关工艺条件的优化,最后得到3个脱毛效果良好的工艺:(1)0·2%NaHS辅助150u/g2709酶脱毛工艺;(2)0·2%NaHS辅助200u/gA.S1398酶脱毛工艺;(3)3%H2O2辅助200u/gNOWOLASEPE酶脱毛工艺。  相似文献   

12.
Dima  W.Nazer 《北京皮革》2007,(3):96-103
制革工业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和液体形式的废弃物,如高浓度的有机物、盐和重金属(铬化合物),其环境影响一般来说都非常大。为了使制革工业与目前的环境思维更加吻合,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减少其环境影响。 本研究对生皮的脱毛-浸灰方法进行了改进,减少了化学药品的用量,再装料后,将脱毛-浸灰液重新利用几次。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脱毛-浸灰工序的经济和环境成本。实验室规模的试验采用了一个为此目的而设计的模拟设备。使用生命周期评价对这种改进方法的环境净利益进行了评价,而该方法的经济可行性则采用现值法进行评价。所产皮革的质量由来自制革行业的专家(制革者)进行评价。 在环境方面,当脱毛-浸灰工序的水被循环利用4次时,这种改性方法使环境影响降低24%,COD减少50%,硫化物减少73%。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这种改性方法需要在新设备方面进行一些投资,其劳动强度要大一些,但是,却可以节约58%的水和28%的化工材料,并且可以减少58%的废水处理成本。这种改性方法允许重新使用脱毛-浸灰液4次,而对成品革的质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可以肯定的是,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改性方法降低了脱毛-浸灰工序的经济和环境成本。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定氢氧化钠处理液中总蛋白含量,处理后皮的膨胀率和收缩温度以及酶脱毛速度等研究了氢氧化钠处理对酶脱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处理能加快酶脱毛的速度,有可能解决直接酶脱毛小毛不易脱净的问题,但可能更容易导致成革松面。  相似文献   

14.
制革脱毛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脱毛是制革生产过程中一个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工序,利用一些化学、物理或生物技术使动物皮上的毛和表皮脱去的过程。综述了各种脱毛方法,以及脱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清洁化脱毛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脱毛工序有着严重的污染,阻碍了皮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保毛脱毛法、废液循环法、小液比浸灰脱毛、有机脱毛法、酶脱毛和氧化脱毛,综述了各种脱毛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制革加工中,脱毛是一个重要且必需的工序,而酶法脱毛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制革清洁生产技术。本文考察了蛋白酶K在黄牛皮酶脱毛过程中的应用。实验从酶用量,温度和pH等脱毛条件对蛋白酶K的酶脱毛工艺进行了探究。并从脱毛液中总蛋白含量分析、羟脯氨酸含量分析和粒面及纤维形貌观察对不同工艺条件的酶脱毛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蛋白酶K具有水解酪素和胶原纤维的能力,将其用于黄牛皮酶脱毛,其较理想的脱毛工艺条件为:酶用量为150 U/g皮,温度为35℃,pH为8.0,脱毛时长5 h。脱毛效果较好,且对皮胶原的损伤较轻。  相似文献   

17.
角蛋白酶在牛皮脱毛工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cillus cereus SZ-4粗酶液在牛皮的脱毛试验结果表明:它能有效降解毛囊与毛干联接部位的组分,除去纤维间质和松散胶原纤维。因为能够取代硫化碱,Bacillus cereus SZ-4将成为开发无硫生物脱毛助剂生产技术有潜力的菌株。未经软化工序处理的样品加工成革后,其感官性能和物理性能与毁毛法处理的样品无显著差异,进一步优化了脱毛和浸灰工艺,有望省略软化工序。并且,样品处理废液中BOD5、COD、TOC等主要污染指数明显降低,实现了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几种保毛脱毛法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毛工序是制革工业中的主要污染来源,保毛脱毛法作为清洁化脱毛技术,其发展势在必行。总结了石灰保毛脱毛法、胺类保毛脱毛法、灰碱保毛脱毛法、过氧化氢氧化脱毛法、酶脱毛等五种保毛脱毛工艺及作用机理,展望了未来脱毛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定处理液中总蛋白含量,处理后酶脱毛时间和酶脱毛浴中的羟脯氨酸含量等研究了酶脱毛前预处理剂在不同温度、处理时间和表面活性剂的加入等条件下的应用性能,并考察了预处理对酶脱毛过程中皮胶原水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剂处理效果随着温度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和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而提高,并且预处理后酶脱毛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由于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皮革生产过程中的鞣前操作总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清洁生产是消除现有制革污染问题的新途径。在清洁皮革加工技术背景下,酶是传统化学品的最好替代者。目前研究在鞣前操作中使用酶,蛋白酶用于脱毛,淀粉酶用于除去纤维间质。蛋白酶和淀粉酶可以复配和单独用于传统的浸灰和脱灰工序。在转鼓中复合酶用量3.5%最佳。脱毛效果和纤维松散程度通过孔隙尺寸和污染负荷来评价,形貌特征通过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评价,也评价了坯革的物理力学性能、感官性能和视觉效果。就脱毛和一般外观而言,复合酶的脱毛效果与传统脱灰系统相当。酶脱毛后蓝湿革收缩温度约为112℃,成革的力学强度符合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规范。扫描显微电镜证实纤维未损伤变形。酶处理过程中,纤维紧实、松散及分布均匀。单一的酶处理步骤降低了污染负荷。本研究揭示了制革工业中酶的作用,并对现有的清洁生产系统提供了一个新的生物资源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