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建设产生弃土、弃石、弃渣量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成  周全 《人民长江》2007,38(6):15-16
拟建公路所经过的地形地貌不同,建设过程中将产生的弃土、弃石、弃渣量差别较大.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石、弃渣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工程造成新增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和弃渣场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布置.弃渣场的防护是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若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石、弃渣量的预测不准,将导致水土保持方案新增投资不足,从而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对预测方法作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2.
开发建设项目弃土弃渣水土流失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弃土弃渣的妥善处理是防治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的关键之一.以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工程弃土弃渣场堆渣为调查对象,存降水、径流冲刷条件下,对弃土弃渣场的水土流失进行动念监测和调查,分析了开发建设项目弃土弃渣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为开发建没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李杰  周全  刘怡  张溯明 《人民长江》2017,48(12):55-57
在分析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勘测设计阶段、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及运营期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包括合理调配土石方,合理选址弃土、石渣场及料场,分区采取拦渣、排水、护坡、临时防护、土地整治、绿化等,并按照"三同时"制度加强实施保障措施。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引调水工程的水土流失治理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弃土弃渣综合利用,对施工过程中弃土弃渣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生产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减少弃土渣场的设置,减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节约投资等方面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应急供水工程作为先期实施工程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应急供水工程河北段大量的弃土弃渣和弃土弃渣占地,不仅为水土流失输送了大量的物质源质,也使项目区生态退化。结合中线应急供水工程河北段弃土弃渣情况和生态修复情况,分析了弃土弃渣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探讨了弃土弃渣场生态修复措施与技术,总结了生态修复经验与教训,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修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广梧二期高速公路为例,详述公路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的监测范围、内容、方法和结果,并对该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变化情况、弃土弃渣情况、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工程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期,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减轻水土流失危害,改善公路沿线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因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动迁量及弃渣量大、弃渣场数量多,弃渣的新增水土流失量较大,所以渣场区是水土流失防治设计的重点,同时也是各界关注的重点。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应采用水土保持理念,重视土石方平衡及弃土弃渣的处置。新疆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植被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新国标(GB50433—2008和GB50434—2008)颁布实施的意义及提出的新要求,并以新国标为基础,以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为例,阐述了输变电工程的建设特点和水土流失特点,分析了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和区域,提出了水土流失预测分区及防治分区。最后,重点分析探讨了输电线路主体工程方案比选主要考虑的因素及其弃土、石、渣的综合利用的途径等。  相似文献   

9.
生产建设项目施工扰动强度是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增加量、施工扰动时间、扰动后造成的土壤侵蚀面积的综合反映,采用扰动指数表示。兰渝铁路甘肃段工程施工扰动指数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弃土(渣)场、施工便道、桥梁、取土场、站场、路基、施工场地,其中弃土(渣)场、施工便道、桥梁扰动指数值均超过了平均值;以扰动指数平均值为界,可知弃土(渣)场、施工便道、桥梁为水土流失重点区域;西秦岭土石山区施工造成的扰动强度和土壤侵蚀程度大于黄土丘陵区。  相似文献   

10.
西南山区水电建设项目河滩地弃渣场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宗强  雷孝章 《人民长江》2009,40(20):11-12
我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川等省份水电资源蕴藏量丰富,高山丘陵区面积较大,水电开发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土石方开挖工程较多,项目建设产生的弃土、石、渣(以下简称弃渣)量大。根据水利部水土保持司颁布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弃渣应集中堆放在弃渣场地,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根据设计流程讨论了西南山区弃渣场址的选址要求和河滩地渣场防护措施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
水利工程施工挖填工程量大,往往开挖点、弃渣点较多,由此产生大量的弃土、弃渣。若弃渣规划和处理防护措施配置不当,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危害、淤积湖库、恶化生态环境,影响生态景观格局。通过对天山北坡山区某水利工程的沟道型弃渣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估算渣场容量,进行堆渣方式比选,提出堆渣优选方案和生态弃渣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一、研究背景北京市山区面积10 072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61.2%,是首都主要的水源涵养及供给源地,同时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发生地。山区高速公路沿线风光优美,但山区公路所处区域地形地貌特殊,新建和改建公路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挖填方与隧道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土石方工程量较大,产生的弃渣如不处理将会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并严重影响到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及山区沟道行洪。公路建设弃土弃渣是山区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大约占到水土流失总量的80%,所以山区高速公路设计时应尽  相似文献   

13.
文中针对青山冲水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石情况,分析了拦沟堆渣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按照"先拦后弃,自下而上"的弃渣原则,先做挡渣墙、截水沟,再堆渣,从下往上依次分层堆放、压实,从而采取了工程建设与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水土保持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中线应急供水工程河北段弃土弃渣总量7 929万m3,弃土弃渣占地1 418.7 hm2,共布240多个弃土弃渣场.为合理确定水土保持方案,将246个弃渣场分为:土坑洼地型、河道滩地型、平地型、取土场型、山区坡地型、沟道型六类,在此基础上,对六种弃土弃渣类型防治类型分别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较为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人为因素影响使得矿区扰动地表范围广,形成的弃土弃渣物质组成复杂,且堆积坡度较大,在降雨作用下容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在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选取、修筑径流小区并建立野外人工模拟降雨场,研究弃土体、沙多石少弃渣体和沙少石多弃渣体3种下垫面的侵蚀及水动力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弃土弃渣体平均径流率随雨强增大1.5~3.0倍,递增幅度是33.7%~276.2%。②沙多石少弃渣体的平均流速较弃土体及沙少石多弃渣体大,随雨强增大,3种弃土弃渣体的平均流速递增13.6%~43.3%;同雨强下,沙多石少弃渣体平均侵蚀速率分别是弃土体和沙少石多弃渣体的1.8倍和11.2倍。③弃土弃渣体次降雨下的平均雷诺数以过渡流为主,水流呈缓流。平均径流率与平均水流功率、水流剪切力分别可用线性函数表示,决定系数>0.8;弃土体及沙少石多弃渣体平均侵蚀速率与平均水流功率、水流剪切力分别可用线性函数表示,决定系数>0.9,而沙多石少弃渣体呈幂函数关系,决定系数在0.5左右。  相似文献   

16.
城市水土流失主要由水力侵蚀造成,自然流失只是城市水土流失的次要方面。伴随城市建设而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才是城市水土流失的主体。无论是城市的改建,还是新城镇建设,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原地貌、植被的破坏,并形成大量的弃土弃渣。如果不注重水土保持,不规范弃土弃渣管理,势必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城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市容市貌。面对济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7.
中小型生产建设项目数量多、分布广,编制好水保方案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方案编制的常见问题,包括主体工程水保分析评价粗略、弃土(石、渣)场布置随意、表土保护和临时措施安排片面、零星、植物措施设计不合理等。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包括主体工程水保分析评价方法、勘测调查内容、弃土(石、渣)场、取料场与土石方调配的关系、临时措施设计内容、临时措施与永久措施相结合、植物措施设计树种选择等。  相似文献   

18.
青岛至银川高速公路是国家东西横向公路网的重要建设项目,其穿越区域生态环境恶劣,弃渣较多,弃渣场的建设对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至关重要。为了保障青银高速公路定边段顺利施工,减少水土流失,文章通过分析青银高速定边段基本情况,对工程建设产生的弃渣量和弃渣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探讨,根据工程区域地理特点,从坡地型弃渣场、沟道型弃渣场两个方面提出典型弃渣场建设方案,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可供风沙区项目开发弃渣场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19.
水泥厂乱倒弃渣李局长秉公断案府谷县骨干企业——府谷水泥厂,在生产过程中,忽视水土保持工作,随意开山炸石,破坏地貌植被,乱倒弃土弃渣,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并危及下游天桥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县水上保持监督站依据有关水保法规立案查处。1990年7月在省地水保部门的督促下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成因及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陕西省合阳王村—皇甫庄公路改建工程,分析了黄土高原这一特殊地貌条件下的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形成机理。在详细论述水土流失预估方法和模型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公路工程建设中土壤侵蚀模数、建设区域内扰动原地貌面积、破坏土地和植被面积、建设区域内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新增水土流失量、弃土和弃渣量、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进行了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高原公路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主要是不利的自然条件(降雨、地面坡度等)与工程开挖、填筑等建设活动互相交织产生的;②弃渣场是高原公路建设中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弃渣场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为3.19×104t,占新增水土流失总量的99.71%;③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呈线形,影响范围广,应加强施工期的临时防护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