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荃  胡建华 《人民黄河》1999,21(2):25-2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经过十年超前期规划研究,提出通表河歇马-直门达,雅砻江宜牛-仁青里,大渡河灯塔一斜尔为引水河段,黄洒贾曲口以上为受水河段,通过大量方案比较,以通天河歇马,治家,同加,联叶,雅砻江县温波,长须,大渡河斜你 坝址较好,并以此选手要 线路方案为基本方案作进一步比较,提出通天河同一雅-黄自流,雅砻江长-恰自流,大渡河斜-贾抽不为代表性方案,通过规划工作研究工作取得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运用松花江依兰-佳木斯河段水沙实测资料对二维泥沙数学模型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分汊浅滩河段--五股流航道整治方案的比较,提出整疏结合的整治措施,并能达到预期的整治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充分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引水河流之一--雅砻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流域各河段不同水平年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和预测,论证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雅砻江调水入黄河的可行性及可调水量规模。分析认为从雅砻江调水45亿m^3人黄河是可行的,对流域用水不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规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崔荃 《人民黄河》2001,23(10):23-2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已形成从通天河调水80亿m^3,雅砻江调水50亿m^3,雅砻江,大渡河支流联合引水40亿m^3的总体布局,第一期工程为达曲-贾曲联合自流方案,规划从雅砻江,大渡河5条支流调水40亿m^3,工程由“五坝七洞一渠”组成,线路总长260km,在2010年左右开工,以解决黄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峡枢纽172米方案对重庆河段泥沙淤积及航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长江三峡枢纽库区重庆河段天然泥沙中淤规律和170米,180米各类方案的试验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172-142-155米方案的设想,并进行了长系列试验的验证,该方案采用了适当的调度水位并在汛后延长蓄水期,尽量保持重庆河段汛后冲刷走沙的能力,可以基本上解决175米方案中重庆港区边滩淤积问题,并能保证每年万吨船队直航重庆港的时间在半年以上。  相似文献   

6.
文中针对坪上水库坝址的选择,首先阐述了其选择的历程,随后分析论证了河段及坝址的选择,提出了两种坝址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下坝址方案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7.
根据利津站2001年10月-2002年7月的水沙实测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挖河同堤前后人海口区水沙通量的变化和河口河道观测范围内河床冲淤变化的关系,探讨了黄河人海水沙通量的变化对挖河固堤工程效果的影响,认为:①就挖河段本身来讲,即使在小水的状态下,挖河段河底平均高程的降低对其上下游河段也有一定的减淤影响;②尽管调水凋沙的过程比较短,水量也不是很大,但持续仅20d的中水流量对挖河后的河床的埋造作用是显著的;③如果黄河枯水少沙的状况长期维持下去,在时间及河段的选择上进行有规律的挖河固堤是有必要的;④结合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应用,在河口地区选择河段、挖河设备以及确定其他各项挖河参数,可以达到冲刷河口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入黄后黄河干流梯级工程的调蓄能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不同方案的调水量入黄后,黄河干流龙羊峡以下梯级水库通过挖掘潜力,有能力对调入水量进行调蓄。在调水量达到一定程度,确需新增调蓄工程时,龙羊峡以上河段有新增调蓄工程的条件和可能。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后续水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距黄河上游较近的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三条河调水,调水量160亿-170亿m^3,基本上能够满足黄河流域2050年左右需水要求,但是紧临黄河流域的扩大内陆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仍有较大增长。在三长河 调水方案规划的基础上,对澜沧江,怒江向黄河调水,进行了初步的方案研究,作为西线调水的后续水源,后续水源方案可调水量160亿-200亿m^3,相当于三条河总调水量,但是,调水工程规模浩大,应在三条河调水工程实施后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三峡工程对嘉陵江朝天门至井口河段的影响及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建立水沙运动二维数学模型,通过实测水面线、流速分布及其泥沙冲淤变化过程与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其值吻合较好。运用该数模计算了嘉陵江朝天门至井口河段在三峡工程运行八十年内的泥沙淤积情况并提出治理工程方案,预测了方案前后河段的河床演变以及港口、航道的泥沙淤积,选择出合理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采用先进的三维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ADV)对不同分流比情况下弯道水流紊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探讨了不同分流比工况下弯道水流的紊动机理,分析了其紊动特性,同时对紊动强度分布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复杂边界条件下气液两相界面的流动及混掺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结合某大型水电站的溢洪道,利用RNG k-ε模型对其进行三维流场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并用GMRES算法进行压力求解,对前置掺气坎式阶梯溢洪道和传统阶梯溢洪道泄流壁面上的高速掺气水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掺气坎坡度的增加,其掺气空腔及掺气浓度均有所增大,随着水流下泄掺气浓度沿程降低,达到一定距离后趋于稳定,掺气浓度值达到了减免空蚀破坏的要求;与传统阶梯溢洪道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增设前置掺气坎后,既可以增加前几级阶梯的掺气浓度使水流提前达到水气平衡,也没有降低阶梯式溢洪道的消能率,为解决传统阶梯溢洪道中出现的工程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