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本文介绍电弧炉从炉门、炉底吹氮,钢包中以氮代氩精炼钢液的情况;对采用电磁搅拌法、倒包法和吹气法取得的冶金效果进行比较;讨论了钢液净增氮量与钢种、精炼方法不同而异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涟钢一炼钢厂连铸生产中钢水温度控制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了连铸过程中钢水温降的主要环节在大包钢水温降和中间包钢水温降。并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减少连铸过程中钢水温降的措施,以及优化钢水温度控制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低氮焊丝钢成分控制的难点在于满足此类钢中低氧、低铝、低硅、低铬以及高锰成分的同时,还要满足低氮的成分要求。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采取了转炉弱脱氧减少出钢过程吸氮、LF升温不调成分减少增氮、RH真空状态下脱氧调成分及提高铸机可浇性等措施,结果表明,低氮焊丝钢在满足其它成分的同时,氮含量可以稳定控制在0.003 5%以下。  相似文献   

4.
60tAC-LF/VD-CC生产低氮钢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60tAC-LF-VD-CC生产线各工位操作对钢液氮的影响,建立冶炼、浇注过程控制钢液氮的工艺,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曹斌  徐建华 《江苏冶金》2004,32(4):11-12
分析了电炉-钢包炉-连铸生产工艺对钢中氮含量的影响,实现低氮钢的主要措施有:电炉使用DRI,铁合金、增碳剂等材料含氮量要低,控制熔清碳.造泡沫渣.低的电炉出钢温度.缩短钢包炉处理时间以及连铸钢流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连铸过程钢包、中间包、成材各个环节氮含量的分析,找出连铸过程的增氮规律,钢包到中间包平均增氮10.54×10-6,中间包到结晶器平均增氮4.5×10-6.通过采取对钢中的铝含量进行控制、氩封、水口保护和用好中包渣等措施,把连铸过程中齿轮钢的增氮量降到10×10-6以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电炉炼钢过程中不同条件、不同时期气体样进行分析,研究了电炉铁水配比、VD真空保持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钢液中氮含量变化的影响。实践表明电炉出钢氮含量随铁水配比的增加而降低,但当铁水配比大于40%后,出钢氮含量可控制在(35~67)×10-6;20 min与15 min的真空保持时间相比,脱氮率可提高15%以上。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超高功率交流竖式电炉与普通超高功率交流电炉钢液氮含量的差别,并从配料结构、电极穿井模式、冶炼工艺等因素进行了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安钢第一炼轧厂100 t电炉(FSF)流程生产降低氮含量的生产工艺实践,包括电炉兑铁水技术、喷碳造泡沫渣、终点碳控制、出钢氮含量控制;LF还原气氛、造好白渣、埋弧操作;连铸钢包长水口及氩封等设备及工艺操作控制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低铝低氮连铸钢的化学成分、生产工艺,以及对制成棒材和线材的强度、韧性、洁净度、拉伸性、退火性、冷锻性、切削性和表面渗碳性与沸腾钢进行了对比。低铝低氮连铸钢可取代沸腾钢来生产棒材和线材。其含铝量控制在0.003%~0.01%,含氮量控制在30ppm以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钢包、中间包及连铸坯各个环节氮含量的分析,找出齿轮钢连铸过程的增氮规律,钢包到中间包平均增氮10.5×10^-6,中间包到结晶器平均增氮4.5×10^-6。通过采取控制钢中的铝含量、氩封、水口保护和用好中包渣等措施,连铸过程中齿轮钢的增氮量可降到10×10^-6以下。  相似文献   

12.
天津天管特殊钢有限公司采用电炉出钢钢水与感应炉熔炼合金钢水相兑,通过LF、VOD、模铸工艺生产HP13Cr超低碳不锈钢,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吹氧后碳含量可达0.017%。VOD还原后,Mn、Cr、Si元素的平均收得率分别可达89.4%、98.4%、84.6%,钢锭锻造后的管坯冶金质量均满足技术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钢铁生产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戴铁军  陆钟武 《钢铁》2006,41(6):77-82
以钢铁生产流程铁流图为基础,分析了高炉-转炉流程、电炉流程和混合流程的铁资源效率.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大小取决于各工序的金属收得率,金属收得率愈高,流程铁资源效率愈高.讨论了电炉钢比对混合流程铁资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炉钢比愈高,混合流程铁资源效率愈高.在此基础上,以中、美、日3国钢铁工业为例分析了电炉钢比和铁资源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梅钢炼钢厂采用LF-RH双联法生产IF钢的工艺实践。通过提高转炉终点命中率,优化RH脱碳等措施,解决了钢水增碳问题;采取合理的LF加热制度,同时降低RH处理周期,保证了连铸浇注的连续性并改善了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三分厂低合金钢生产过程中各工序钢水氮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认为转炉工序和LF炉精炼工序对钢水增氮影响较大。通过采取控制转炉点吹时间在40 s以内、出钢过程采用弱脱氧制度以及LF炉造渣工艺前置等措施后,低合金钢成品氮含量由0.004 01%降至0.003 29%。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涟钢HMPT→BOF→RH→CC工艺路线生产DQ级钢的实践情况.对现场数据进行了采集和取样分析,着重对钢中氧含量、碳含量、磷硫含量、[Als]等主要成分以及显微夹杂物、大型夹杂物和钢水可浇性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就该工艺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莱钢50 t电炉生产线生产40CrB钢的冶炼过程为对象,分析含硼钢冶炼过程中氮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氮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整个冶炼过程电炉终点氮含量最低,连铸坯氮含量最高,VD处理有利于降低氮含量;电炉出钢至精炼阶段,氮含量增加最为明显,其次是连铸阶段。通过控制铁水(或生铁)兑入比例、精炼渣量、VD炉操作和保护浇铸,钢中氮含量可以控制在50×10-6以下。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用电炉法生产IF钢的合理工艺配置,阐明了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选择合适的炉料配比(增加铁水、DRI或生铁的使用量)、正确的生产操作(如电炉内吹氧喷碳造泡沫渣、钢包内脱氧,注意钢水在连铸过程中的保护浇注等)并配备合适的钢水二次精炼设备如LF VTD-OB后,可以生产某些IF钢(CQ、DQ和DDQ级)产品.  相似文献   

19.
陈三芽  程平文 《江西冶金》2004,24(4):10-11,14
对新钢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整个合金钢连铸机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钢水质量和优化连铸工艺参数的有效措施,使铸坯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