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驾驶员的视觉适应过程直接影响交通安全。为考虑驾驶员的视觉适应过程,在确定公路隧道入口段亮度时,通过实测得到驾驶员驾车进入隧道过程中的瞳孔大小变化数据,建立了描述驾驶员驾车进入隧道过程中瞳孔面积变化速率最大值与各相关参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以驾驶员不发生视觉障碍的瞳孔面积变化临界速率为基准,计算得到了驾驶员瞳孔面积变化达到临界速率时,隧道入口段的最低亮度,分析了隧道入口段所需最低亮度与洞外亮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隧道入口段亮度与洞外亮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考虑驾驶员视觉适应的公路隧道入口段亮度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隧道照明中光源的光色,在3种照明水平和负对比条件下,比较了5种色温的LED光源与传统照明光源高压钠灯(HPS)、金卤灯(MH)对隧道照明效果的影响。通过反应时间实验方法,分析了光源光色分别与反应时间和人眼瞳孔大小之间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在高照明水平下,高色温LED光源的视觉功效最高,光生物效应最显著;而在中间视觉照明水平下,中间色温的LED光源的视觉功效和光生物效应最显著。合理选择适用隧道照明各区段的光源应考虑光源光色对视觉功效和光生物效应的综合影响,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驾驶员驾车进入隧道过程中的瞳孔变化过程,让8位驾驶员分别驾车进入4座隧道,在此过程中用眼动仪记录驾驶员的瞳孔大小。分析眼动仪记录得到的驾驶员瞳孔大小数据的特征,通过小波变换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了驾驶员驾车进入隧道过程中瞳孔大小变化曲线。分析驾驶员瞳孔大小变化曲线发现,不同驾驶员的瞳孔大小存在个体差异;同一驾驶员多次测试的瞳孔大小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在接近隧道过程中驾驶员瞳孔逐渐变大,并在隧道洞口附近急剧变大;不同驾驶员的瞳孔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驾驶员瞳孔大小除受适应亮度的影响外,还受驾驶员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PLC的高速公路隧道电力监控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高速公路隧道电力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隧道监控、照明控制、交通信号控制等子系统,采用通信网络,实现了全线电力监控管理智能化、无人值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系统性价比高、可靠性高,照明控制合理、节约了用电量.  相似文献   

5.
隧道运营过程中的耗能比较大、成本比较高的照明系统怎样才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在国家倡导的节能降耗政策背景下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结合当前公路隧道的照明系统的实际运营状况,阐述了公路隧道照明系统的节能潜力及其措施,主要从技术参数的设计与选择、合理利用光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确保高速公路的隧道能够安全运营并且符合节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隧道反光环设置间距对驾驶员视觉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驾驶员动态视觉角度出发,应用UC-win/Road仿真软件对多种隧道反光环间距设置方案进行仿真模拟,并利用Tobii眼动仪对多名驾驶员展开仿真模拟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定性分析了不同行车速度下,反光环间距对驾驶员瞳孔面积及其变化率的影响变化关系,并利用Matlab中的rstool函数构建了速度、反光环间距及驾驶员瞳孔面积三者之间的趋势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行车速度与驾驶员瞳孔面积呈正相关,隧道反光环间距值与驾驶员瞳孔面积值呈负相关;并根据驾驶员心理状态与其瞳孔面积变化率的关系,得到不同行车速度下隧道反光环间距对驾驶员心理状态影响情况表;根据此表及驾驶员心理紧张状态与行车安全的关系,提出了不同速度下隧道反光环间距设置情况推荐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隧道通风照明标准中,关于高速公路长隧道夜间出口段照明设计存在缺失,而上述问题对于行车安全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为使高速公路长隧道出口段照明适合驾驶人需求,选用11名驾驶人进行夜间隧道实际行车试验.以眼动仪记录驾驶人瞳孔面积实时变化参数,照度计测量不同点的环境照度,非接触式五轮仪测量行车速度.运用多元曲面回归分析方法,获得瞳孔面积随照度和适应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建立量化模型.研究表明:现有隧道夜间出口段照度过高,与驾驶人实际需求差异大,造成驾驶人严重的暗适应问题;该段的照度值应按驾驶人需求进行优化,逐渐降低洞内照度并在出口外增设照度逐渐降低的照明设施.计算列举了出口段不同位置具体照度值,以减弱暗适应对行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基于力控6.0组态软件的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开发了一个界面直观、功能全面的监控系统,实现对高速公路隧道各照明灯组的就地/远程、手动/自动控制,以及照明灯组状态的集中监控.在该监控系统中,硬件设备采用西门子S7-200可编程控制器,PLC与上位机采用PPI通讯模式.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高速公路隧道电力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隧道监控、照明控制、交通信号控制等子系统,采用通信网络,实现了全线电力监控管理智能化、无人值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系统性价比高、可靠性高,照明控制合理、节约了用电量.  相似文献   

10.
11.
为确定先出后入型快速路进出口设计方案,考虑不同车流密度对通行能力计算模型的影响,计算不同的进出口车流条件下,快速路主路最外侧车道通行能力,通过对其分析比较以获取最佳快速路进出口设计方案,解决了目前的设计方案缺乏与流量耦合分析的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当Q出<509pcu/h且Q入<509pcu/h时,采用出口道无减速车道-入口道无加速车道方案;当509pcu/h≤Q出<589pcu/h且509pcu/h≤Q入<589pcu/h时,采用出口道无减速车道-入口道设加速车道设计方案;当Q出≥589pcu/h且Q入≥589pcu/h时,采用出口道设减速车道-入口道设加速车道方案。  相似文献   

12.
用动力学仿真手段模拟了直隧道和曲线隧道洞口路面两种材料交替区域的行车过程,获得了路面材料交替位置前后的行车动力学响应。分析了车辆加速度、制动强度、路面材料交替位置和附着系数差异等因素对行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路面材料交替位置的附着系数突变是洞口事故最主要的致因,而其机理是左右轮载不相等导致车辆在驶经交替位置时发生横摆。制动行为对曲线隧道洞口行车稳定性的影响要比直隧道洞口显著,而加速行为对行车的影响更为明显。两种材料交替的位置对行车稳定性影响较大,设计时在隧道入口应将沥青路面延伸至车辆制动结束之后,出口的交替位置应安排在车辆加速起点之前。为了减小附着系数差异,应保证洞内水泥路面的附着系数在0.35之上。  相似文献   

13.
结合兴城市西出入口环境景观设计的实践,分析研究了城市出入口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寻求理论与实践的交接点;另一方面研究在出入口景观设计中如何发掘地方特色,加强城市文脉的延续,创造一个风格独特、具有深远文化内涵和很强的标识性的出入口环境景观.  相似文献   

14.
基于行人流特征与枢纽内部设施服务状态的特征分析,确定了各类设施的能力测度方法,并从定量角度分析了设施能力不足和闲置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以满足枢纽内行人流线顺畅为前提,提出了个体和整体适应性分析指标,建立了以行人流线为仿真对象的地铁枢纽站仿真系统,分别对单一设施和整体设施进行了设施能力的个体适应性和整体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借助于系统仿真方法可实现设施配置方案的参数选择与仿真优化,并给出合理的、提高适应性的改善途径,为枢纽站的设施运营管理和优化配置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跨度桥梁主梁风雨致涡激振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风雨联合作用下的大跨桥梁风雨致涡激振动问题,以某一分离式双箱主梁桥梁及其闭口主梁型式桥梁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搭建风雨联合作用试验系统,完成风雨联合作用下大跨桥梁节段模型涡激振动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不同雨强下,开口节段模型涡激振动的起振风速及锁定风速基本一致,但最大振动幅值有一定差别.不同雨强下,闭口节段模型随机振动的振动时程有一定差别,且随着风速增大,振动幅值增大.开口节段模型风雨联合作用下的位移幅值大于单一风作用下的位移幅值,最大增量可达1/4.得出结论:降雨增大了桥梁主梁涡激振动幅值;闭口节段模型相对开口节段模型在抵抗涡激振动方面性能更优良.  相似文献   

16.
煤与远程卸压瓦斯安全高效共采试验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运用高瓦斯煤层群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的思想,在淮南潘一矿进行了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及远程瓦斯抽采的试验研究:首先开采瓦斯含量低、无突出危险的B11煤层,利用其采动影响使处在其上部70m(相对层间距35)的C13煤层卸压,煤层透气性系数增加近3000倍,瓦斯大量解吸并形成了沿顺层张裂隙流动的条件,通过在C13煤层底板沿走向布置的瓦斯抽采巷向C13煤层均匀地打网格式上向穿层钻孔,C13煤层内的卸压解吸瓦斯在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和抽采负压作用下沿顺层张裂隙向抽采钻孔汇集,瓦斯抽采率达60%以上,不仅消除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而且相对瓦斯涌出量由原来25m^3/t下降到5m^3/t,工作面日产量由原来的1700t提高到5100t,成功地实现了煤与瓦斯两种资源的安全高效共采。  相似文献   

17.
根据矿区地质指标和综合指标D、K值对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划分出突出危险区与突出威胁区的分布范围,为生产矿井实行瓦斯分区分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定量研究积雪条件下的路面摩擦因子特性及驾驶员行车紧张特性,在现场观测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积雪路面的摩擦因子与温度、湿度、积雪厚度及积雪压实度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积雪路面的摩擦因子与温度和积雪厚度相关性较弱,与湿度和积雪压实度相关性较强,并构建了三者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经验丰富与经验欠缺驾驶员在静态条件、正常行车条件和积雪路面行车条件下的血流量、皮肤温度和呼吸量3项指标进行了测试。对比分析了积雪路面条件下驾驶员行车时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变化特性,建立了驾驶员行车心理紧张度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9.
将选择性视觉注意机制和基于连接点问题模型的曲线发现法引入到深空背景弱小目标检测中。在注意机制中,充分利用目标灰度和运动连续显著性,得到注意焦点整合图;通过基于连接点问题模型的曲线发现法进行目标轨迹检测,最终完成目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有效地降低了信息处理量,具有较强的抗噪性,可用于低信噪比环境中的弱小目标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