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景楠  田磊  张红卫 《油田化学》2021,38(1):184-190
纳米流体强化驱油技术对于降低石油开采成本和提高石油采收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纳米流体强化驱油机理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本文重点阐述了关于纳米流体驱油机理的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在综合不同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了纳米流体强化驱油的四种机理,据此指出在结构分离压力、岩石润湿性改变和油水界面张力降低的共...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表征方法及润湿剂种类,并从亲水基带电类型、位置和数量以及疏水基链长、结构和是否含有苯环等多个角度,详细综述了三次采油方面,不同结构表面活性剂包括双子表面活性荆对油湿性固体表面润湿性的改变规律及机理。  相似文献   

3.
油藏润湿性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4.
改变低渗透油藏润湿性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藏岩石润湿性是储层物性的一个基本特征参数,是影响油田特别是混合润湿或油湿性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重要因素.文中针对目前通过改变油藏岩石润湿性以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相关技术及研究进行了详细调研,系统总结了改变油湿性油藏岩石润湿性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经过归纳总结,认为目前这些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法3大类.润湿...  相似文献   

5.
当前低渗透油气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非常规页岩油气,其以巨大的资源量成为了当今油气藏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低渗透储层润湿性是油气藏开发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难获得的储层物性参数之一,因此能否准确判断润湿性是制约低渗透储层有效开发的瓶颈之一。文章对国内外常规低渗透储层和非常规页岩储层润湿性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研,详细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润湿性判断标准及优缺点,为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润湿性是储层的一个基本特征参数,是影响油藏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在低渗透砂岩油藏中储层润湿性影响作用更为明显。本文通过对目前储层润湿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系统总结出储层润湿性的形成机理、表现特征、润湿程度的衡量标准及影响储层润湿性改变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测定储层润湿性的几种方法和技术。认为:弄清润湿性的形成机理是有效减低润湿性对储层伤害的关键;了解润湿性的表现特征是形象认识储层润湿性影响的有效方式;对储层润湿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利于针对性的选用测定润湿性的方法和技术。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因润湿性改变而造成储层伤害的有效措施,合理利用各种方法减小砂岩储层润湿性伤害作用,提高砂岩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水膜稳定性研究储层润湿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常规储层润湿性研究方法在低渗或特低渗透储层中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了根据储层表面水膜稳定性来研究储层润湿性的方法。根据原油、地层水和成岩矿物的物性参数、矿物表面曲率以及毛管压力,用DLVO理论和推广的Young-Laplace公式可以计算岩石表面水膜的分离压力,其大小表征了岩石表面水膜的稳定性,以此判定储层的润湿性。应用该方法测定了加拿大高沥青质含量的Athabasca储层和大庆外围低渗透储层的润湿性,均为亲水润湿性,与储层实际相一致,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储层岩石的均质和各种复杂的非均质润湿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表面亲油纳米二氧化硅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兴隆  秦积舜  李治平 《油田化学》2005,22(4):328-331,348
实验研究了注水井增注用的4种商品表面亲油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的能力。kg为0.01~0.1时的胜利义北砂岩岩心,洗油后浸泡在盐水中使表面亲水,注入0.5~3.0PV1.5g/L的纳米二氧化硅柴油悬浮液,静置不同时间,用自吸吸入法测定岩心相对润湿指数W(水、油润湿指数之比)。结果表明,W值随注入量增大按指数关系减小,注入量3PV时达到稳定值,注入量相同时随静置时间(18~40小时)延长而减小;在注入量2PV、静置40小时条件下除829外的3种样品使亲水岩心(W=1.7)变亲油(W〈1.0),俄罗斯产品101效果最好。W=0.5。用光学投影法测量并图示了表面亲水岩石薄片依次浸泡在煤油、纳米二氧化硅柴油悬浮液、盐水中时接触角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在煤油中,大理石和灰岩表面变亲油,纳米二氧化硅处理使接触角略有增大;在盐水中,经101处理的大理石表面亲油性至少维持500小时,其余样品处理的大理石迅速变为亲水。各种样品处理的亲油灰岩表面在盐水中经过~0~70小时(样品101)先后变为亲水。玻璃表面在煤油中仍亲水。不同纳米二氧化硅处理玻璃的效果各不相同:迅速亲油化(101和727),~60小时后变亲油(829)。接触角增大但仍亲水(902);处理后的亲油玻璃表面在盐水中迅速变强亲水。纳米二氧化硅不能使石英表面亲油化。图6表4参6。  相似文献   

9.
润湿性控制油藏中流体的位置、流动和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由于油层润湿性的不同,油不运动规律有明显的差异,因为残余油分布状态和采收率也是不同的。本文在测试跃14-7井,跃3-4井E3^1油藏油层岩心样品润湿性的基础上,综合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其它井的润湿性资料,对E3^1油藏岩石的润湿性进行了分类,找出了润湿性在油藏平面及纵向上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