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避免纺织服装市场上不良商家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检测机构应及时准确地检测出纺织服装制品的纤维成分及含量。目前没有测试绵羊毛、山羊绒、棉3组分织物中纤维含量明确的相关标准,因此依据物理法(手工拆分法和显微镜投影法)和化学溶解法(次氯酸钠法和硫酸法)设计4种试验方案,分析比较各个试验方法以及各测试方法的优劣。试验表明:手工拆分法优于化学溶解法,但适用范围有限;化学溶解法中次氯酸钠法优于硫酸法;在50℃条件下,硫酸法对毛绒纤维损伤大,不建议采用;显微镜投影法不建议使用溶解棉后的试样;显微镜投影法与次氯酸钠法相结合,试验结果接近配比,且适用于所有绵羊毛、山羊绒、棉混纺或交织的织物。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测定棉 /竹 /Modal混纺纱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 ,对比分析了用视频显微镜法和显微投影仪法测定混纺纱纤维含量的方法和特点。试验结果表明 ,视频显微镜法比显微投影仪法较为方便和快捷 ,且精确度较高 ,适合混纺纱中各组分纤维溶解性能基本相同或客户提供试样少时的混纺纱定量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测定棉/竹/Modal混纺纱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了用视频显微镜法和显微投影仪法测定混纺纱纤维含量的方法和特点。试验结果表明,视频显微镜法比显微投影仪法较为方便和快捷,且精确度较高,适合混纺纱中各组分纤维溶解性能基本相同或客户提供试样少时的混纺纱定量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聚酯纤维/棉/黏纤/氨纶四组分牛仔面料纤维含量不同定量测试方法间的异同,选用6种织造类型不同、组分相同的牛仔面料分别进行3种定量方案测试,并将测试含量与标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方案1实测值与标称值相比,氨纶偏大了0.8%~1.7%,黏纤偏大了2.99/6~4.7%,棉偏小了3.9%~6.0%,聚酯纤维比较接近;方案2实测值与标称值无明显差异;方案3中3。试样的氨纶实测值比标称值偏大了1.8%,2。面料棉实测值比标称值偏小了2.3%、黏纤偏大了2.27/5,其他纤维含量与标称值无明显差异。该试验表明,经、纬纱分开溶解定量的测试结果优于整体溶解定量,拆分法测试氨纶含量最为准确,棉/黏部分应避免直接选用化学溶解法,选用“拆分+溶解”方案减少混合物组分,测试结果准确,操作简单,可以提高检验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一种手工拆分方法在经编弹力网眼织物纤维含量测试方法中的可行性,以锦纶/氨纶90/10、聚酯纤维/氨纶94/6经编弹力网眼织物为试样进行了试验测试,通过手工拆分方法与化学分析方法的对比,两种方法得出的纤维含量十分接近,且与厂家给出的纤维含量参考值相差甚微,表明该手工拆分方法是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针对棉、锦纶和氨纶面料适用的标准有:FZ/T 01095—2002《纺织品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和GB/T 2910—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中第12部分和第20部分,可选方案有:FZ/T01095—2002拆分法,把样品拆分为棉(A组)、锦纶(B组)和氨纶(C组)3组;FZ/T 01095—2002拆分棉(A组)和锦纶与氨纶(B组)两组,B组用20%盐酸化学反应法;按FZ/T 01095—2002方法A,把样品拆分为棉(A组)和锦纶与氨纶(B组)两组,另取原样样品按FZ/T 01095—2002方法,用20%盐酸溶解锦纶,剩余棉和氨纶;GB/T 2910.20—2009先用二甲基乙酰胺溶解氨纶,再用80%甲酸溶解锦纶剩余棉。文章对以上方法进行了优化的基础上对棉、锦纶和氨纶交织面料进行了纤维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4种检测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采用切片法对不同混纺比棉、丝光羊毛、Outlast?纤维混纺纱纤维径向分布转移规律进行分析和比较,计算得出汉密尔顿转移指数。同时对影响棉、丝光羊毛、Outlast?纤维混纺纱截面中纤维径向分布规律的因素进行探讨,得出:混纺纱组分相同时,各纤维的转移趋势受纤维性能的影响,其转移程度受纤维含量的影响。棉、丝光羊毛、Outlast?纤维混纺时,Outlast?纤维的汉密尔顿指数与其含量呈线性递增的关系。随着Outlast?纤维含量的增加,纤维在混纺纱外层分布越多。棉、Outlast?、丝光羊毛纤维的最佳混纺比为50:40:10。  相似文献   

8.
高比例亚麻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开发出高比例亚麻棉混纺纱,针对亚麻纤维特性,通过进行亚麻纤维预处理,采用与棉纤维包混工艺,并在各工序采取一系列工艺技术措施,较好地提高了亚麻纤维的可纺性,减少了疵点,改善了半成品及成纱质量,顺利地纺制出亚麻/棉60/40 14.7 tex混纺纱,满足了高比例亚麻混纺纱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棉/氨纶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采用3%次氯酸钠法作为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并通过对3%次氯酸钠法的测试结果和手工拆分法的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得出了3%次氯酸钠法测试棉/氨纶(针织网状)混纺织物纤维含量与手工拆分法测试结果的含量绝对偏差在0~0.6%范围内;测试棉/氨纶(机织两方向)混纺织物时,试验后的氨纶纤维难以收集,造成试验偏差较大。该试验表明:3%次氯酸钠法适用于测试棉/氨纶(针织网状)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不适用于测试棉/氨纶(机织两方向)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莱赛尔纤维和锦纶在混纺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国产莱赛尔和锦纶6为原料,分别对纤维预处理和预混、梳理、并条、粗纱和细纱工艺进行优化配置,有效改善了莱赛尔/锦纶6混纺纱的可纺性和成纱质量。经测试,纺制的莱赛尔/锦纶6 62/38赛络紧密混纺纱的强度、条干、棉结纱疵、毛羽等各项指标均超过FZ/T 12065—2020优等品标准,可为后道新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冯文  张鹏 《中国纤检》2006,(10):24-25
对于易拆分的棉氨织物,分别采用FZ/T 01095-2002中规定的手工拆分法和化学分析法进行纤维含量测试,然后对两种测试方法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用化学分析法测试得到的氨纶含量比用手工拆分法得到的结果要大,差异值在1.1%~1.9%的概率有99%。  相似文献   

12.
黄麻混纺交织物的风格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黄麻纤维织物能否代替部分中低档亚麻纤维织物及其市场应用方向的问题,探讨棉与黄麻/棉混纺纱交织物的风格特征,并与棉与亚麻/棉混纺纱交织物进行对比。选取1种亚麻/棉混纺纱、5种不同混纺比的黄麻/棉混纺纱与棉纱交织成6种试样,测试并对比分析其用于女士轻薄型外衣面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和基本风格。结果表明,黄麻纤维织物能代替部分中低档亚麻织物,且同等混纺比的黄麻/棉混纺交织物与亚麻/棉混纺交织物相比,亚麻/棉织物适合制作偏悬垂的合体型服装,黄麻/棉织物适合制作造型性较强的合体型休闲服,尤其是以褶裥为装饰的轻薄型度假服装。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一种手工拆分方法在双组分氨纶混纺面料纤维含量测试方法中的可行性,以4种常见的氨纶混纺面料为试样进行了试验,介绍了手工拆分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对化学溶解法和手工拆分法进行对比,从试验数据中分析得出该手工拆分方法准确可行,且重复性好,稳定性强,并总结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缺点和需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探讨棉与黄麻棉混纺纱交织物的拉伸性能、顶破强力、耐磨性能,并与棉与亚麻棉混纺纱交织物进行对比。选取了1种亚麻棉混纺纱、5种不同混纺比的黄麻棉混纺纱与棉纱交织成6种试样,测试、分析、对比了其纬向断裂强力、纬向断裂伸长率、顶破强力、织物失重率。结果表明,同混纺比的黄麻棉混纺交织物与亚麻棉混纺交织物相比,其拉伸强力和顶破强力小,但其耐磨性能却较好;黄麻纤维含量的增加使交织物的拉伸强力和顶破强力下降。  相似文献   

15.
探讨棉氨纶包芯纺织品纤维含量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对比了现行的4种棉氨纶包芯纺织品中纤维含量测试方法,以手工拆分法测试结果为标准测试结果,利用正交试验,通过改变测试过程中的试剂浓度、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对偏差较大的两种测试方法进行修正。指出:FZ/T 01095—2002中的手工拆分法和GB/T2910.12—2009测试法的测试结果相近,与手工拆分法相比,溶解法受溶剂浓度、水浴温度和水浴时间、棉纤维所含杂质的影响,不同测试条件下的测试结果有较大差异,通过修正测试条件可以提高测试准确性。认为根据实际情况修正测试参数,棉氨纶包芯纺织品纤维含量各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6.
棉型亚麻纤维混纺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最近 ,比利时Procotex公司品质和产品开发经理UmbertoMicheletti先生来华技术指导 ,现根据接待记录整理成文 ,以飨读者。( 1 )混纺成分和纺纱细度棉型亚麻纤维可与棉纤维、粘胶短纤和涤纶短纤混纺。混纺比例有 :55%亚麻 ,45%棉 ;55%亚麻 ,45%粘胶 ;2 0 %粘胶 ,30 %涤纶和 50 %亚麻以及 2 0 %粘胶 ,2 0 %涤纶和 60 %亚麻 ,混纺纱特有 58.3tex ,2 9tex ,最细可达 2 0tex。最后采用棉和麻混纺 2 9tex纱 ,供机织用。关于混纺纱中亚麻含量的鉴定 ,客户一般以纱的色泽来区别 ,色泽深则含量高。必要时 ,可采…  相似文献   

17.
为了顺利纺制CJ/Tencel/亚麻55/30/15 14.5 tex混纺纱,分析了亚麻、Tencel和棉三种纤维的性能特点,针对亚麻纤维较短且粗硬纤维较多的特点,对其进行软化处理以提高其可纺性;针对Tencel纤维易产生静电的缺点,需对其进行抗静电处理;各工序车速偏低控制,粗纱、细纱捻系数偏大控制。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技术措施,最终使整个生产过程较顺利,但成纱粗节、棉结相对偏多,需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等相关试验对玄武岩纤维进行研究,确定玄武岩纤维定性鉴别的方法。将玄武岩散纤维与其他纺织纤维按设定量进行混合,通过溶解法对玄武岩纤维和棉、锦纶、聚酯纤维的混合试样进行定量分析试验,获得玄武岩纤维的质量修正系数并进行验证性试验,从而确定玄武岩纤维与棉、聚酯纤维、锦纶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竹浆纤维与Coolmax涤纶纤维的性能特点,通过制定合理的混纺纱工艺配置及工艺参数,可以实现竹、棉、Coolmax三组分混纺纱在棉型纺织设备上加工的目的,并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的关键技术措施,为竹浆纤维三组分混纺纱线加工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亚麻Coolplus棉混纺色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开发出风格独特的混纺纱,利用亚麻原料中含外壳、麻杆较多的特点,对亚麻纤维和棉纤维进行了预处理,通过降低开清棉打手转速、优化梳棉工艺以保留大部分外壳、麻杆;合理并条、粗纱、细纱的牵伸工艺以改善成纱质量;偏大掌握络筒清纱工艺参数以保证纱线风格,使得亚麻Coolplus棉19.8tex混纺色纱试纺顺利进行,开发出了符合织造要求和设计要求的有色纱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