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究对羟基肉桂酸乙酯的降脂活性,本文采用酶反应动力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来研究对羟基肉桂酸乙酯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类型和抑制机理.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对羟基肉桂酸乙酯对胰脂肪酶表现为可逆竞争型抑制(半抑制浓度IC50为41.07μg/mL),其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2.61μmol/L·min,抑制常数Ki为114.35μg/...  相似文献   

2.
在30℃,p H=6.8的Na2HPO4-Na H2PO4缓冲体系中,采用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力的影响和抑制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单酚酶和二酚酶活力的相对抑制率达到50%的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浓度(IC50)约分别为0.13 mmol/L和0.39 mmol/L,比熊果苷抑制二酚酶活性的IC50值5.3 mmol/L小得多。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能明显延长单酚酶的迟滞时间,0.2 mmol/L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能使迟滞时间由1.1 min延长至4.3 min。对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可逆效应,说明其是通过抑制酶活力而导致催化效率的降低,而不是通过减少有效的酶量导致酶活力的下降。Lineweaver-Burk图显示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对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竞争性抑制,最大反应速率(vm)为64.5μmol/min,抑制常数(KI)为0.11 mmol/L。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L-多巴为底物,采用酶抑制动力学法研究了槲皮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大小及类型,并采用荧光光谱技术分析其与酪氨酸酶的猝灭作用类型、结合位点、作用力类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柔性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槲皮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槲皮素对酪氨酸酶具有抑制作用,抑制常数KI为36 m M,以竞争性抑制剂形式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是一种可逆性抑制剂;槲皮素以1:1比例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力结合于酪氨酸酶活性中心,且对酪氨酸酶的荧光产生静态淬灭作用,具有氢键及疏水作用力;分子对接结果验证了以上实验结论:槲皮素占据了酪氨酸酶活性中心,且与活性中心部位的Asn260和Gly62残基形成了强烈的氢键作用,同时伴有疏水作用共同稳定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异鼠李素是沙棘果实和美白类中草药白蒺藜、白鲜皮的主要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酪氨酸酶是人体细胞产生黑色素和果蔬褐变的关键酶。本文研究了异鼠李素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活力的抑制机理。以L-多巴为底物,测定异鼠李素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活性的IC50、抑制类型和抑制常数。抑制类型由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来判断,并计算相应的抑制常数(KI和KIS)。实验结果显示,异鼠李素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活力抑制效果显著,IC50为25μmol/L,是混合型可逆抑制,抑制常数KI为20.1μmol/L,KIS为108.6 mol/L。总之,异鼠李素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活力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美白类候选药物和防止果蔬褐变的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对羟基肉桂酸,并做为标样利用HPLC法测定了草浆黑液中对羟基肉桂酸的含量。方法: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一0.3%冰醋酸水溶液(20:80,v/v),检测波长:310 nm;流速为:1.00 ml/min;柱温:25℃。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标样的保留时间在11.294 min左右,黑液样品的保留时间为11.255 min,对羟基肉桂酸在0.0 656~1.64 mg/ml(r=0.9998,n=6)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7.24%,RSD 0.92%。HPLC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好,定量分析准确,可用于草浆黑液中对羟基肉桂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以蘑菇酪氨酸酶为靶点,采用抑制动力学、荧光光谱分析结合分子对接模拟技术,系统研究鞣花酸(ellagic acid,EA)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机理。体外研究与动力学结果表明,EA以可逆的混合型抑制方式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IC50=0.05 mg/mL),其结合常数KIIS,表明EA与游离酶的结合比与酶-底物复合物的结合更紧密。荧光光谱猝灭分析表明,EA与酪氨酸酶存在静态猝灭作用,两者通过自发的吸热过程结合生成复合物,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只有1个或1类结合位点。同步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EA使酪氨酸酶的微环境极性增大,疏水能力减弱,酪氨酸酶的Trp残基更靠近结合位点。分子对接模拟分析进一步印证上述实验结果,形象地表明EA对酪氨酸酶为混合型抑制,EA主要通过疏水作用力和氢键与游离酶或酶-底物复合物进行结合,最终导致酶活性降低。本研究对EA在食品工业中作为保鲜剂的各种应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茶多酚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生化分析法,测定茶多酚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分析其抑制动力学;采用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和分子模拟技术,剖析茶多酚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 茶多酚对酪氨酸酶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其单酚和多酚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66mg/mL和1.76mg/mL,为竞争性抑制;茶多酚可使酪氨酸酶出现明显的荧光淬灭和最大发射波长红移,并使酪氨酸酶二级结构中的α-螺旋结构显著增加, 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结构显著减少,显著改变酪氨酸酶的三级和二级结构。结论 茶多酚主要通过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与酪氨酸酶进行结合,从而改变酪氨酸酶的空间结构并阻碍其与底物进行结合,进而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茯苓皮中天然的三萜化合物抑制酪氨酸酶的保健功效,增强茯苓皮在生产加工中的应用,提高其附加价值,采用体外生化酶学法研究茯苓皮三萜化合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初步探究茯苓皮三萜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的机理。结果表明氯仿萃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最好,氯仿是良好的萃取剂;茯苓皮三萜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属于不可逆抑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精准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曲酸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酶动力学研究曲酸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借助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其与不同来源酪氨酸酶的作用机理。结果:曲酸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5%,脱色温度75 ℃,pH 2.0,脱色时间50 min,此时曲酸纯度为97.85%;曲酸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及双酚酶的IC50分别为13.33,53.32 μg/mL;曲酸与蘑菇、小鼠、猩猩及人酪氨酸酶的XP对接得分分别为-7.515,-5.011,-5.537,-3.638,MM-GBSA结果分别为94.47,-110.80,-1.17,6.45 kJ/mol。结论:最优工艺条件下可显著提高曲酸的纯度,曲酸对酪氨酸酶为竞争性抑制作用,不同来源酪氨酸酶与曲酸结合形成不同类型的非共价键,即抑制剂与不同种类酪氨酸的结合稳定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在30℃,pH 6.8的Na2HPO4-NaH2PO4的缓冲体系中,采用酶促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白藜芦醇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均有抑制作用,对单酚酶抑制活性的IC50值(抑制率达到50%时的白藜芦醇质量浓度)约为5.1mg/mL,对二酚酶抑制活性的IC50值约为5.6 mg/mL。此外,白藜芦醇可延长单酚酶的迟滞效应,8 mg/mL的白藜芦醇能使迟滞时间从22 s延长至62 s,而对二酚酶则无此迟滞作用。Lineweav-er-Burk图分析表明,白藜芦醇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为混合型抑制,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和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分别为3.4 mg/mL和35.98 mg/mL。  相似文献   

11.
以AutoDock 4.2和iGEMDOCK 2.1分子对接软件对13 种苯甲酸类似物与酪氨酸酶进行模拟对接研究,探讨苯甲酸类似物对接结合自由能与实验测得的酶抑制活性的关系,并对分子对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utoDock 4.2程序中Cu电荷数的设置对结合自由能有显著影响,铜电荷数为2.0时,苯甲酸类似物结合自由能和pIC50(-lgIC50)线性相关系数可达0.803 6。iGEMDOCK 2.1预测苯甲酸类似物的结果线性较差,即AutoDock 4.2较iGEMDOCK 2.1预测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13.
为系统地探讨阿魏酸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活性的分子机制,采用酶学和光谱学方法测定了阿魏酸对XO抑制可逆性、抑制动力学、结合性质及结构的影响,采用分子模拟技术预测了阿魏酸与XO的结合构象。结果表明:在混合竞争的方式下,阿魏酸能可逆地抑制XO活性,抑制常数为4.5μmol/L,与咖啡酸、对香豆酸、绿原酸和没食子酸相比,阿魏酸对XO的抑制能力最强,其半抑制浓度为116.2μmol/L。荧光滴定实验结果表明:阿魏酸通过动态静态混合猝灭方式使XO荧光减少,其中静态猝灭占主导,且与XO存在一个结合位点,结合常数为3.38×104L/mol(298K);ΔG<0、ΔH<0和ΔS>0,表明该结合过程主要是以氢键和疏水作用力驱动且自发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揭示了阿魏酸进入了XO中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活性区域,影响XO正常催化过程。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实验表明:阿魏酸能改变XO的二级和三级结构,使XO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周围极性增加及疏水性降低,并且α-螺旋含量升高,β-折叠含量降低,使XO二级结构趋于紧密,这是影响XO活性的另一原因。研究以期为阿魏酸作为XO抑制剂改善高尿酸血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本实验以藜麦麸皮为材料,通过双相酸水解法、直接酸解法、酶解法三种方法去处理藜麦麸皮,并利用正丁醇萃取获得藜麦低级性皂苷。经过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及纸片法测定抑菌活性;并用酪氨酸酶抑制实验推测其抑制黑色素作用。最后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s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来对抑菌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效果最好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双相酸水解转化的化合物活性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氏肠炎杆菌的MIC=0.60 mg/mL,MBC=1.20 mg/mL,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0.30 mg/mL,MBC=1.20 mg/mL;对铜绿假单胞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0.5 mg/mL的转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达到68.09%。根据LC-MS/MS及HPLC可知,经正丁醇萃取的水解后的化合物为皂苷。经过两相酸解后,部分皂苷发生了水解反应,造成了化合物极性的降低。利用双相酸水解法从藜麦麸皮中萃取藜麦皂苷元提高了化合物的活性,增强了皂苷的抑菌和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并且提取率明显高于直接酸解法和酶解法。  相似文献   

16.
在30℃,pH6.8的Na2HPO4-NaH2PO4缓冲体系中,采用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咖啡酸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力的激活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咖啡酸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性均有激活作用,对单酚酶和二酚酶活力的相对激活率达到50%的咖啡酸浓度(IC50)分别为0.27mmol/L和1.35mmol/L.咖啡酸能消除单酚酶催化反应的迟滞时间,对二酚酶的激活作用表现为混合性激活,当咖啡酸浓度为0、0.50、1.0、1.50mmol/L时,米氏常数Km分别为0.31、0.25、0.20、0.15mmol/L.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探讨了曲酸与阿魏酸对蘑菇酪氨酸酶催化L-DOPA氧化的抑制作用并推测其抑制机理。通过对曲酸与阿魏酸的IC50与抑制常数KI的测定可知,曲酸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阿魏酸。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ImageJ图像分析与处理软件定量地测定曲酸与阿魏酸对虾血淋巴和苹果褐变的抑制作用。曲酸对虾血淋巴褐变的抑制作用优于阿魏酸;对于苹果褐变,阿魏酸的抑制作用则高于曲酸。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