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权  瞿金平 《石油化工》2006,35(5):475-478
采用电磁动态注塑成型机脉动压力诱导注塑成型聚丙烯(PP)-纳米CaCO3复合材料,通过调节加工过程中的振幅和振动频率,研究了纳米CaCO3在PP中的分散性能及由此引起PP-纳米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变化,探讨了振幅和振动频率对PP-纳米CaCO3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振幅和振动频率的增加,纳米CaCO3在PP熔体中分散得更均匀,PP-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比稳态(未施加振动)注塑试样分别提高了17.1%和14.3%,PP-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熔点升高,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PP/纳米CaCO3原位复合材料流变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丙烯(PP)/纳米CaCO3原位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但表观粘度对温度的变化不敏感;当纳米CaCO3质量分数在3%以上时,随纳米含量的增加,表观粘度明显降低,纳米CaCO3质量分数为3%左右时,原位复合材料的流动活化能较高,对温度的敏感性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加入增强剂、增韧剂、抗氧剂等添国剂可改善聚丙烯力学性能。以SiO2为填料,丁苯橡胶(SBS)为增韧剂,探讨SiO2、丁苯橡胶含量对共混体系强度、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BS含量大于5%、SiO2一小于10%的范围内,可使PP/SiO2/SBS复合的拉伸弹性模量和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其力学性能均为均衡。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偶联剂种类及用量与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基体的复合材料LLDPE-Mg(CH)2的力学性能关系;同时考察了处理与未处理的氢氧化镁对复合体系力学性能及阻燃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的Mg(OH)2填充到LLDPE中,其复合体系的分散性、力学性能、流动性均优于未处理的LLDPE-Mg(OH)2复合体系,且偶联剂对Mg(OH)2的表面改性处理,主要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对阻燃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PP/POE/纳米碳酸钙三元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为增韧剂,以纳米CaCO3为增强剂,将传统弹性体增韧方法与新型纳米粒子增韧增强手段相结合,利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制备出了共聚聚丙烯(PP)/POE/纳米CaCO3三元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CaCO3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断面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纳米CaCO3)为5%左右,用少量均聚聚丙烯(PPH)代替共聚聚丙烯可改善复合材料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木粉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基质的相容性很差,在填充大量木粉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迅速下降。为了制得性能优良的木塑复合材料,首先要确保木粉与HDPE树脂的界面能良好地黏合。影响界面黏合强度的因素主要有2个,一是在界面处是否形成化学键合作用,二则与填料的表面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Mg~(2+)、Mn~(2+)、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烯磺酸/丙烯酸羟丙酯共聚物(AA/AMPS/HPA)和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抑制CaCO_3沉积的协同效应;采用协同系数确定了协同作用较明显的区域,运用经典的均相成核理论解释了抑制机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了CaCO_3的形貌和晶型.结果表明,在AA/AMPS/HPA+ATMP的质量浓度较低(低于14 mg/L或10 mg/L)时,Mg~(2+)、Mn~(2+)、AA/AMPS/HPA和ATMP共存体系对CaCO_3的协同抑制作用明显,协同系数均大于1.杂质离子及有机抑制剂对CaCO_2的抑制作用,缘于混合体系提高了CaCO_3析出时的表面自由能和结晶活化能.混合体系使CaCO_3沉积物形貌发生强烈的变化,CaCO_3的晶型从单纯的方解石转换成以球霰石为主的晶型.  相似文献   

8.
环己醇脱氢ZnO/CaCO_3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反应评价、XRD、EDAX和TPR等测试手段,考察了不同方法制备的ZnO/CaCO_3催化剂结构与环己醇脱氢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ZnO分散度是影响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活性大小为共沉淀法~浸渍法>混合法。TPR考察结果表明,ZnO-CaCO_3两相界面间存在键合作用,且键合程度与ZnO分散度有关。共沉淀法制备的ZnO/CaCO_3催化剂ZnO分散最为均匀,故表现出优良的抗烧结能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快速微波合成法合成了Ti-MOF(MOF,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并在其基础上合成新型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g-C3N4/Ti-MOF。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EDS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N2吸附-脱附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同时光催化还原Cr(Ⅵ)研究g-C3N4/Ti-MOF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g-C3N4/Ti-MOF复合光催化剂在150 min内能还原92%的Cr(Ⅵ),远远高于g-C3N4和Ti-MOF;同时g-C3N4/Ti-MOF复合光催化剂经过4次循环实验后仍能保持较稳定的光催化活性。最后提出了g-C3N4/Ti-MOF复合材料光催化还原Cr(Ⅵ)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原位浸渍法合成了Cu-BTC/Al_2O_3复合材料,利用XRD、SEM、N_2吸附-脱附等方法比较了预置有机配体于载体对复合材料的性质及其吸附甲烷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预置有机配体有利于降低Cu~(2+)和BTC-的竞争吸附,使得较多的Cu-BTC晶体在Al_2O_3载体内部生成,保留了Cu-BTC的晶体结构特点和微孔结构特点,随着有机配体预置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甲烷吸附量也增加。在298 K和3.5 MPa下,适宜的有机配体预置量为35%(w),Cu-BTC/Al_2O_3复合材料的最大甲烷吸附量为100.50 cm~3/g。  相似文献   

11.
有机硅增韧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侧环氧化硅油、端环氧基硅油及其预反应物对双酚A型环氰树脂(E-51树脂)进行改性。考察了侧环氧化硅油、端环氧基硅油及其预反应物的用量对固化产物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的影响。采用SEM对固化产物的拉伸断裂面形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侧环氧化硅油、端环氧基硅油胺预反应物对E-51树脂的增韧效果最好。100.0份(质量份数)E-51树脂经10.0份侧环氧化硅油和5.0份端环氧基硅油胺预反应物改性后,拉伸强度达到75.09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9.73%,冲击强度达到21.33kJ/m~2;比100.0份E-51树脂经10.0份侧环氧化硅油改性的E-51树脂的拉伸强度、断裂仲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66 MPa,2.41%,7.73kJ/m~2。  相似文献   

12.
核壳型高交联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粒径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单体合成了高交联聚硅氧烷乳液,然后与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高交联聚硅氧烷/BA/MMA 复合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的种类与用量、单体加料方式、单体总浓度对乳胶粒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辛基苯酚聚氰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复合乳化剂合成聚硅氧烷乳液,BA 和 MMA 加入前补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乳化剂且两单体以半连续法加入,可得到较均匀的复合乳液。当复合乳化剂用量为硅烷单体质量的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补加量为 BA 和 MMA 总质量的1.5%、单体总量为体系中水质量的35%时,乳胶粒的体积平均直径约为71 nm。  相似文献   

13.
磁场对碳酸钙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卢贵武 《钻采工艺》1999,22(4):68-70
用测定混合溶液的电导率的方法,测定了磁化前后饱和溶液在碳酸钙结晶沉淀过程中液相电导率的变化。实验证明: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0.2T,磁处理可使混合溶液的电导率显著降低,溶液中成核速率及晶体生成速度明显增大;实验数据证明,晶核生成速度及晶粒长大速度都可用一级反应速度方程描述;在优化磁场作用下,溶液中的成核速度远远大于晶体生长速度,溶液中有大量微晶生成时,稳定性增强,因此具有防垢效应;溶液浓度越高,其磁效应越强;在优化参数情况下,溶液的湿度越高,磁处理效果越好,但磁处理的记忆效应将大大削弱,因此磁处理的温度范围以60℃~90℃为宜。实验结果对认识磁防垢的机理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重质碳酸钙(g-CaCO3)以及经偶联剂活化的g-CaCO3对抗冲共聚聚丙烯(IPC)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IPC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并利用SEM方法对改性IPC的冲击断面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粒径0.8μm左右的g-CaCO3(g-CaCO3-0.8)对IPC的改性效果优于粒径1.2μm左右的g-CaCO3(g-CaCO3-1.2)。含偶联剂的g-CaCO3-0.8对IPC的改性效果优于不含偶联剂的g-CaCO3-0.8。当g-CaCO3-0.8用量(基于IPC的质量)为40%(w)时,不含偶联剂的g-CaCO3-0.8改性IPC的熔体流动指数(10 min)为4.9 g,冲击强度为15.6 kJ/m2;而含偶联剂的g-CaCO3-0.8改性IPC的熔体流动指数(10 min)为9.2 g,冲击强度为54.7 kJ/m2;含偶联剂的g-CaCO3-0.8改性IPC的弯曲模量略低于不含偶联剂的g-CaCO3-0.8改性的IPC。  相似文献   

15.
聚苯胺-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孝华 《石油化工》2009,38(11):1235
采用聚乙烯醇(PVA)为基质材料,用盐酸进行掺杂,制备了聚苯胺(PANI)-PVA复合膜。考察了PVA含量、盐酸浓度、氧化剂过硫酸铵(APS)用量、反应时间和膜干燥温度等因素对PANI-PVA复合膜拉伸断裂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NI与PVA可进行有效的复合,使PANI的拉伸断裂强度得到大幅提高,且PANI-PVA复合膜的拉伸断裂强度随PV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PVA质量分数40%(基于PVA和PANI的总质量)、c(HCl)=1.0 mol/L、反应时间为4.0 h、n(APS):n(苯胺)=1.0、膜干燥温度为80℃的条件下,所得盐酸掺杂的PANI-PVA复合膜的拉伸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值(60.8 MPa)。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改性或未改性气相法白炭黑和粘合剂RH对丁苯胶/气相法白炭黑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改性气相法白炭黑比未改性气相法白炭黑对丁苯胶具有更好的补强性能,提高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模量和强度。与单独添加改性气相法白炭黑体系相比,粘合剂RH和改性气相法白炭黑的复合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提高64%和33%。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表征结果显示,改性气相法白炭黑的分散性优于未改性气相法白炭黑。回弹性及压缩屈挠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粘合剂RH可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回弹性。  相似文献   

17.
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共聚物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的丙烯酸为高反应活性大单体交联剂,以聚乙烯醇为分散剂,以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共聚物(简称改性共聚物)乳液。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动态光散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改性共聚物的结构、组成及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共聚物乳液的粒子形态、粒径及其分布、表观黏度及其涂膜的微观形貌、耐水性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共聚物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60nm,粒径集中分布在150~200nm之间;由于水性环氧树脂的加入,改性共聚物乳液在成膜过程中形成三维交联结构,产生了不可逆的共价交联,可显著提高涂膜的拉伸强度和耐水性。  相似文献   

18.
无机物表面改性原理在高温防砂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通过无机物表面改性原理在CaCO3表面引入有机硅活性官能团制备稠油蒸汽驱井固砂剂,实验中采用CaCO3和CaO的复配物以增加固结强度,结果表明,在有机硅树脂加量20%,CaCO3与CaO的配比为3:1时粘接体的抗压强度达到5.7MPa,渗透率在1.2μm^2以上,300℃高温冲蚀6d后,强度和渗透率仍保持在80%以上,表现出较好的耐温性能。  相似文献   

19.
At present, metastable intermolecular composites (MICs)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for their potential in high-density energetic 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but the relatively low-pressure discharge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nd the oxidation of Al powders have seriously impeded their applications in rocket solid fuels and explosives. In this work, the authors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microstructured Al/Fe2O3/nitrocellulose (Al/Fe2O3/NC) fibers via simple electrospinning, introducing nitrocellulose (NC), a gas generator to MICs. In view of previous reports, wrapping nAl in NC fibers might reduce their further oxidation during storage. In addition, the thermal properties and elastic modulus of NC fiber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adding Al/Fe2O3.  相似文献   

20.
李涛  刘涛  赵波 《焊管》2016,39(8):34-37,41
为了研究两种UNS N08825双金属复合弯管的耐腐蚀性能,对A厂和B厂生产的金属复合板所制造的双金属复合弯管内覆层不锈钢分别取样,进行了三氯化铁点腐蚀试验、晶间腐蚀敏感度的硝酸腐蚀试验和硫酸铁-50%硫酸腐蚀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厂家钢板所制造的双金属复合弯管内覆层不锈钢耐三氯化铁点腐蚀试验性能无差别,虽然B厂生产的金属复合板制造的复合弯管耐硝酸及硫酸铁-50 %硫酸的腐蚀能力较A厂差,但均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