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云超  高秀华  陈宁 《计算机仿真》2009,26(12):239-243
某采用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的多轴转向车辆,经常出现转向杆系损坏的现象.为了分析转向杆系损坏的原因,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大型工程分析软件ADAMS对转向杆系进行虚拟样机建模.利用模型对转向杆系进行了虚拟试验分析,给出了各杆件受力分析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分析表明造成转向杆系损坏的原因是由于受力过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改进后测试,对虚拟样机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虚拟样机模型是正确的,改进措施是有效的.结果使整个杆系最大受力降低了30%.  相似文献   

2.
三轴转向车辆侧向稳定性控制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汽车转向稳定性能优化问题,根据三轴转向车辆线性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基于质心零侧偏角控制策略的三轴转向车辆各动力学参数与转向中心纵向位移的关系;结合整车侧向稳定性条件,通过分析转向中心纵向位移对整车侧向稳定性和转向灵活性的影响,得出了转向中心纵向位移临界值和前轮过渡角的表示公式;根据整车侧向稳定性条件和适度质心侧偏角条件,提出了质心零侧偏角调度控制策略;利用MATLAB对质心零侧偏角控制策略和质心零侧偏角调度控制策略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证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在满足结构刚度强度以及外转角误差、转向油缸最大压力和机构不干涉等约束条件下,利用Adams建立优化模型,分别对转向油缸进油量、径向力和车轮转角误差等进行优化分析.对某型号转向桥优化,转向油缸进油量降低28%;经样机测试,转向操作反应灵敏,不存在漏油、轮胎磨损等故障.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四轴转向汽车起重机转向机构CAD系统开发的必要性;介绍了在微型计算机上针对LT1080汽车起重机转向机构自行开发的CAD系统。  相似文献   

5.
多轴转向车辆转向机构必须协调各转向轮转角,以满足阿克曼转向原理,才能减少轮胎磨损,提高转向性能.建立了液压平板铁水包车多轴转向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模型,对转向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转向机构与阿克曼原理偏差较大.根据阿克曼转向原理和梯形转向机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多轴转向机构方案,新的转向机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方案能够更好的协调转向轮转角,降低轮胎磨损,改进的转向机构比原转向机构方案能够更好的满足转向原理,结构更加简单.  相似文献   

6.
研究电传动履带车辆在不同转向工况下对驱动电机输出特性需求问题,针对目前常用的双电机独立驱动模式,车辆直驶和转向行驶均通过两侧电机转速/转矩的变化来实现,为有效的控制两侧电机完成预期转向,提高转向稳定性,首先采用运动学和动力学方法对车辆瞬态转向进行了分析,借助动力学分析软件RecurDyn/Track-HM和控制系统分析软件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然后对车辆转向特性进行了多工况协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转向工况对驱动电机输出特性需求不同,瞬态转向受转向角速度变化率影响较大,稳态转向主要取决于转向半径大小,为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无人驾驶探测车是探测行星表面和地下未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它所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转向机构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探测任务的成败。为了研究六轮探测车的转向特性,该文建立丁它的运动模型,按照质心零侧偏角控制策略进行了合理简化。分析了其稳态响应特性;同时得到了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与前轮转角的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的样车进行了前中后轮转角成比例控制的六轮转向车辆的运动学仿真,并与四轮转向和前轮转向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六轮转向小车的瞬态响应特性更为优越,对提高小车的转向性能非常有利。该结果可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线控转向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简单的线控转向系统动力学模型是研究线控转向的各种控制策略和参数匹配的基础.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的人-车-路闭环动力学模型,包括道路模型、驾驶员模型、控制器模型、转向盘总成模型、整车模型(包括车身模型、轮胎模型)及前轮转向总成模型等.基于以上模型,研究了驾驶员模型参数:驾驶员的补偿转向增益和认知时间延迟引起的死区时间变化对实际侧向偏移到目标侧向偏移的传递函数频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不同的参数对线控转向系统的操纵稳定性影响较大,应合理选择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9.
以线控转向汽车的传动比控制为重点进行研究,提出了传动比智能控制策略,旨在进一步改善系统的转向性能。针对转向系统的不确定性、非线性的特点,在原有基于模型控制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模糊控制和模糊神经网络在传动比控制中的应用;首先利用模糊控制技术设计传动比控制器,然后研究了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和算法,利用模糊神经网络对理想传动比控制进行改进,实现了输入变量隶属函数中心值和宽度的在线调节,进而对传动比进行优化;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控制方法比单模糊控制扩大了传动比变化的车速范围,更加符合理想传动比的要求,表明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更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履带车辆高速转向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MSC Adams 的履带车辆工具箱ATV,建立某型履带车辆三维动力学模型,对履带车辆在硬、软两种地面的高速转向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和对比分析,着重讨论履带车辆在软地面高速转向的动力学特性,为履带车辆转向性能的研究与高速转向的正确操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一类四轮驱动车辆非独立前悬架及转向系统的参数化虚拟样机;通过柔度矩阵的方法对其进行弹性运动学仿真分析,考察对车辆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影响很大的转向轮定位参数的运行特性,从而为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一类四轮驱动车辆非独立前悬架及转向系统的参数化虚拟样机;通过改变悬架有关质量几何参数,进行了大量的动力学仿真计算。分析了柔性元件(橡胶减震元件)对悬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对车辆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影响很大的前轮定位参数的动力特性。得到了有关性能参数与车轮定位参数的结果曲线。从而为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螺旋簧结构驱动桥在多工况下的结构应力,找出结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4.
建立某转向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应用模态灵敏度分析方法分析转向系统各部件厚度对模态频率的灵敏度,针对敏感度大的部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转向系统振动频率比原有频率提高1.9 Hz,同时系统质量比原来质量降低0.5 kg.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车型的电动车改型设计导致前、后轴荷增加较大的问题,为降低改型的难度,修改其前、后悬架的弹簧刚度和安装长度,并用Adams/Car建立其多刚体模型,分析轴荷变化对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型车辆在设计状态时的整车姿态与原车保持一致,且运动性能非常接近于原车.  相似文献   

16.
详细阐述转向系统力矩波动的基本原理,并基于Adams/Car悬架系统模型进行DOE分析,找到对转向传动比波动影响最关键的因素;然后结合实际车辆,优化得到转向传动比波动最小时的相位角最佳值.在实车上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为使某全通道低地板纯电动客车的轮边驱动桥满足强度设计要求,在传统的静强度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轮边驱动桥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得其固有频率特性,以扭曲路面空间不平度作为输入条件进行瞬态分析获得其在颠簸路面路况下的瞬时应力分布,并与实际路试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在传统的静强度分析基础上,通过施加一定的强迫位移模拟轮边驱动桥通过凸包路面的情况,能较全面地获得其静态弯扭强度.  相似文献   

18.
驱动桥作为拖拉机的传动和承载部件,受力较大且使用频繁,通过对桥壳 模型的有限元分析,可以验证设计的安全性并可以通过分析结果来改进设计。首先采用Pro/E 对拖拉机驱动桥壳、转向节、半轴进行三维建模并导入Hypermesh 中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前 处理工作,然后将导出的文件输入ANSYS 中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通过桥壳的刚度试验和 疲劳试验验证了此驱动桥的安全性,并给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A novel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EPS) integrated with active front steering(AFS) is developed.It has functions of both AFS system and EPS system with two actuator units:the AFS actuator unit and the EPS actuator unit.The AFS actuator unit controls the displacement transfer behavior of the steering system,and improves the handling stability under adverse road conditions by varying the steering ratio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peed and road conditions.The EPS actuator unit controls the force transfer be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