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首次将可变模糊集合理论完整地应用到公路隧道健康状态评价中,提出一种更为简单的隶属度确定方法,建立了公路隧道健康状态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工程实践。通过与其他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该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Z1)
将模糊可变评价方法引入到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建立了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在模型评价过程中,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将该模型应用于大连湾1991—2004年水环境质量评价中,该模型能真实有效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变化状况,对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可行、有效。评价结果表明,大连湾的水环境质量较差,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围岩稳定性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岩稳定性评价是一个复杂不确定系统问题。应用集对分析和可变模糊集合理论,建立了围岩稳定性评价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综合评价模型,简化了构建相对差异度过程,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与其它分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法是有效可行的,且更客观。  相似文献   

4.
绿色施工的评价是一项多目标且复杂的问题,为了评判项目的 绿色施工评价等级,从资源、技术、管理、环境以及成本入手构建评价体系,并进一步细分为18个二级指标.将AHP与三角模糊数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起一套包含定量、定性分析指标的计算模型,施工等级共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种,通过此模型得到项目的 绿色...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综合评价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价研究中,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价的模糊可变评价模型.选取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为评价指标,评价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程度.研究表明:模糊可变评价模型误判率低,识别正确率达高,是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程度判别与分类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程度的工程...  相似文献   

6.
《土工基础》2015,(5):46-49
提出了基于模糊风险分析的评价法,针对传统水库坝体稳定性评价法中的不确定性及其模糊性,运用模糊系统的观点和模糊集的理论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水库坝体稳定性进行模糊风险分析,并将模糊风险模型应用于木叶寨水库工程实例中,验证了模糊风险分析用于水库坝体稳定性评价的合理性,以供水库及其他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评价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递阶指标体系,并基于突变级数法,建立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新的模型和方法。突变级数法对复杂对象进行评价时,可实现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结合,且计算过程简便,容易理解和掌握,评价结果公认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集对分析法、熵值原理和可变模糊集,构建了水质评价新模型.该模型利用可变模糊集的思想,将熵值集对分析法得出的加权平均联系度作为相对差异度,计算水质的最终评价等级.采用该方法对2011年我国北方某市5个监测断面的6项水质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水源地整体水质较好,4个监测断面属于Ⅲ类水体,1个检测断面属于Ⅱ类水体.与其他常规方法比较,该模型评价结果合理,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9.
付江岭 《四川建筑》2013,33(1):79-81,83
提出了基于Vague集的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模型,详细介绍了基于Vague集的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的基本原理、Vague集的表示方法和记分函数的定义问题.建立了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引入简单关联函数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应用该模型对某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分类预测.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行合理且比较符合实际,判别结果与可拓方法、模糊可变集方法以及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等方法的结果一致,为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综合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岩体质量评价方法是半定量~定量的评价方法,多依赖一定的测试试验数据或需要较多的现场统计数据。本文根据线性岩体质量LRQ评价方法在福建省屏南后垄一级水电站工程的应用,依托地质工程统计与模型原理,得出其岩体质量评价标准,是一种特别适合中小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的简单、经济、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化工程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城市绿化工程质量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城市绿化工程质量的指标体系,采用模糊集合论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思路,建立了城市绿化工程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分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关键建造质量风险因素,提高相关方质量管理水平,对建造质量风险因素进行收 集归纳,建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质量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模糊 TOPSIS 和变权法改进的 FMEA 风险评价模型。 考虑装配式混凝建筑风险指标评价要素状态值的多变性,将惩罚型变权法引入评价要素客观权重确定中,建立各风险指标 评价要素的加权规范化矩阵,再利用 TOPSIS 逼近理想解的原理进行风险排序,得到风险优先等级,并结合实例验证该方 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为装配式混凝土建造质量风险管理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围岩稳定性评价受具有随机性、模糊性和未确知性特点的诸多因素影响与控制,应用传统的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已很难满足当今复杂地下工程的围岩稳定性评价需求。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和三角模糊数随机模拟理论,探讨基于联系数和三角模糊数随机模拟的围岩稳定性风险评价模型,即基于待评样本的评价指标体集和围岩稳定性等级标准集构成的集对,构造多元联系数表达式来定量描述评价指标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之间隶属关系的层次性和模糊性;采用三角模糊数表达多元联系数的差异度分量系数的连续变化过程和不确定性,以及围岩稳定性等级标准的模糊性,并通过随机模拟技术把三角模糊数及其函数之间的运算转化为普通实数之间的运算,实现克服现有三角模糊数的乘法、除法和函数运算尚不够严谨、操作较为复杂等问题;结合指标权重计算综合联系数以风险评估样本的围岩稳定性等级。实例应用及与其他方法评价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方法应用于围岩稳定性的风险评价是有效可行的,且取得较好成果,此也为工程设计和施工风险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彦 《山西建筑》2010,36(31):360-361
对模糊可变集合理论作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以河北某地的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为例,说明了模糊可变集合模型在地下水质量综合评判中的应用过程,并根据计算出的级别特征值,确定了地下水的质量等级。  相似文献   

15.
王双卯 《中国市政工程》2021,(2):110-112,116,130
研究基于模糊证据推理的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模型,是一个模糊神经网络配合加权指标模型。其模糊神经网络的数据模糊使用数据投影法、归一化法、去量纲法等前置模糊算法,形成14个Double格式数据并输入到多列神经网络后,使用4个相对独立的解模糊模块对数据进行解析,形成针对4个特定事故风险的评价结果。使用加权指标法对4个指标进行整合,形成总体评价指标。通过真实数据的仿真分析,对比技术领域常用的2套成型软件,在评价敏感性不变的前提下,其评价特异性从10%提升至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人工景观水体的特点,建立了水体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层次评价模型,并对整治前的同济大学三好坞人工景观水体进行健康诊断。结果表明,三好坞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水质保障是整治重点。研究成果可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景观水体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也可为其他景观水体的维护和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工程地质是水利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内容和环节丰富,难点较多,实践性强.如何在课堂教学和野外实践教学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详细分析了水利工程课程中的难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英文教学及课程考核等方面全面介绍了课程教学经验及改革探索.提出课堂教学应注重理论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技能和发现、分析、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开展英文教学是培养国际人才的必然趋势,考核机制应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等观点.  相似文献   

18.
土石坝实测性态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土石坝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土石坝实测性态综合评价问题的研究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综合评价指标的设置、评价指标的度量方法和综合评价途径。并应用工程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土石坝实测性态多级模糊模式综合评价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膨胀土胀缩等级的分类是治理膨胀土工作中的首要问题,为了准确评价膨胀土的胀缩性等级,以便于现场及时采取相应工程措施,减少灾害的发生,本文提出了综合考虑主、客观权重的直觉模糊集评价模型。选取液限、胀缩总率、塑性指数、天然含水率和自由膨胀率5个评价指标构成评价属性集。针对某高速公路的钻孔土样建立直觉模糊评价模型,并分析了指标权重变化对于胀缩性评价结果影响的灵敏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直觉模糊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数学法、物元可拓法、变权靶心贴近度法和未知测度法的评价结果较为吻合,本文通过与4种有效模型评价结果相互印证的方式验证了直觉模糊集理论建立的评价模型应用于膨胀土胀缩性评价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针对某高速公路的局部钻孔土样的指标模糊性分析表明,自由膨胀率、塑性指数、天然含水率、胀缩总率、液限的指标权重的选取对胀缩性评价结果的敏感性依次减弱,其中自由膨胀率模糊性值最小、敏感性最强,而液限的模糊性值最大,因而随着液限权重的变化对胀缩性评价结果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scribes a bridge condition assessment model that is based upon the simplification of a computational technique called resolution identity of fuzzy sets. The proposed model utilizes a fuzzy weighted average to combine fuzzy bridge condition ratings. The procedure is based on the decomposition of fuzzy sets into non-fuzzy level-sets or intervals. The ut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is procedure are illustrated with an example of the bridge condition assessment probl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