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北纬26°08′附近的大西洋中脊裂谷上的一些地方(图1)发现有包括活动的黑烟,不活动的烟囱、块状硫化物和喷口生物在内的热液现象集合。这是缓慢扩张脊(半速率≤2厘米/年)上发现这种集合的首次报导。这种黑烟型热液的喷出、喷出的溶液沉淀成的烟囱状火山筑积物、和喷口生物的共生组合以前只知道东太平洋洋隆、加里福尼亚湾的瓜伊马斯盆地、胡安德富卡海岭中等速度快速扩张脊上有出现。在墨西哥湾的冷泉附近及我们的调查区以南310米处的大西洋中脊轴部有出现喷口生物的报导。  相似文献   

2.
<正>1 引 言 对弧后盆地的形成已提出了几个模式。可是看来还没有一个关于弧后盆地形成的统一解释(Tamaki和Honza,1991)。在西太平洋内与弧有关的大多数弧后盆地似乎是第三纪来形成的(表1)。弧后盆地看来与俯冲活动有紧密关系,俯冲活动也对应于边缘盆地形成的持续时间。这种关系在位于太平洋板块中部和西南缘的第三纪弧链的弧后盆地内得到很好证实 (Honza,1991)。 在弧后盆地内,扩张轴的方向通常不能用来寻找欧拉极,它与转换断层外交。这与洋中脊完全不同,在那里脊在大环内垂直于转换断层走向;可是,起伏出现在大多数脊内。斜向扩张可归因于与张开初期侵入作用有关的低的软流圈粘度,这正如在雷克雅内斯脊内所表明的,在那里该脊与冰岛火山中心相关。 据认为,在大西洋陆缘,在初始大陆裂谷作用期间有岩石圈的拉张,在那里岩石圈拉张通过被动上涌的较流圈的去压作用引起了部分熔融。在弧后盆地的初始裂谷阶段,也被认为有一些拉伸陆块的残余体,如在日本盆地所指出的(Tamaki等,1992)。这些碎块正如在大西洋边缘所认为的有侵入作用。 第二期是洋壳侵位在与扩张作用有关的盆地中心区。在这时期的大多数弧后盆地通过大  相似文献   

3.
在对东太平洋洋隆北纬8°—18°之间部分进行海束测深详查(detailed seabeaminvestigation)时,发现了一种与快速扩张中心伴生的新型火山-构造形态(图1和图2)。在洋隆轴部几处,这种新火山带不相连续,並在横向错开了一小段距离(1—15公里)。但与典型的洋脊-转换断层-洋脊板块边界不同的是,这些横向错开的洋脊终段以大致等于或大于横向错移距的距离相互重复。重复的两段洋脊明显地相向弯曲並沿走向相互归并。分隔重复扩张中心的是与它们的走向大致平行的一深达数百米的封闭形凹陷。重复扩张中心之间的地区是一兼具剪切和旋转变形而无明显转换平行构造的复杂地带。作者根据对扩张中心的蜡模研究认为,转换断层未能在横向错开很小的(<15公里)快速扩张中心处发育,是因为这里的岩石圈太薄太弱,不能维持典型刚性板块的扩张中心—转换断层型式。重复扩张中心的形态很不稳定,而且演变很快。演变的结果是两个重复扩张中心中的一个居于优势,另一个则被废弃。在高扩张速率下形成的一种有特殊意义的海底区,可能带有新近观察到的这种过程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近海古近系3个主要富生油凹陷所发育的湖相烃源岩为研究对象,从沉降速率、沉积速率/沉降速率、断层活动速率、伸展率等方面讨论了构造运动对烃源岩发育的定量控制。分析表明,构造运动对不同水体环境下烃源岩发育的控制有一定差异:在淡水-微咸水环境下,沉降速率达到100 m/Ma,沉积速率/沉降速率介于0.7~1.0,断层活动速率大于100 m/Ma,伸展率达到4% 就会有好烃源岩发育;典型咸化水体中,沉降速率达到20 m/Ma,沉积速率/沉降速率介于0.6~1.0,伸展率达到2% 就会有好的烃源岩发育。中国近海古近系富生油凹陷中,沉降速率高值者(大于100 m/Ma)往往占凹陷的比例大于60%,断层活动速率高值者(大于100 m/Ma)占凹陷的比例大于50%。  相似文献   

5.
最近采用“阿尔文”号载人深潜器和由“安格斯”深拖曳照相系统进行调查所取得的成果大大加深了人们对大西洋中脊轴部地区海底扩张的各种变化的认识。扩张中心的5条横断面位于北纬24°凯恩断裂带以南,各自的间距为10—20千米。这些剖面均表明,构造延伸规模和类型、新火山带的发育、热液喷口的形态、中央裂谷的地貌和岩石出露型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前言双船多道地震调查区位于北大西洋西部(图1),调查区内的地质年龄超过138~155Ma,其扩张速率在该区东侧为15mm/年,而到西侧则变为26mm/年(Klitgord等1986)。该区早期的地震剖面已表明结晶地壳内的反射层可以影象(Mutter等,1984)。火成岩基底埋藏在约1km厚的沉积物之下。布莱克斯珀断裂带在调查区南部穿过,它的水平断错只有11km。我们调查的目的是绘出正常地壳和在断裂带下面地壳的反射面图,进行速度-深度的同步  相似文献   

7.
位于南中国海已停止活动的扩张中心轴部的斯卡伯勒海山链正沿马尼拉海沟向俯冲。该聚敛带详细的海底多波束探测揭示出,轴部海脊(以下简称轴脊)以走向为 N60°E 的正断层和走向为 N130°E 的转换断层为特征,而且可以追踪到弧前区。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增生于上覆板块的轴脊碎块的底贴作用(underplating)所致。1.导言作为碰撞的效应,沿活动聚敛边缘俯冲的无震海脊发生的是部分增生还是完全俯冲,是  相似文献   

8.
1 第一阶段关于30~34°N之间海域的初步成果“彼得洛夫院士”号科学调查船按照苏美世界大洋调查协议和配合INTER-RIDGE计划,于1990年10月~12月进行了第16航次调查。本航次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南以阿特兰蒂斯断裂带为限,北以赫斯断裂带为界的中大西洋海岭段进行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第16航次第一阶段对洋底进行了46次拖斗采样,所选择的对象都有利于沿中大西洋海岭走向可追索进行小比例尺地球化学填图的地段,即为了评价转换断层对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参数的影响(“转换断层效应”),取样点选在海岭轴部与具有不同水平错断距转换断层的接  相似文献   

9.
前言自从板块大地构造学问世以来,由欧洲西北部和北美东部的加里东——阿巴拉契亚造山带演变模式得出了古大洋的概念,这种古大洋首先张开,然后闭合而形成造山带。该大洋于700Ma 前的元古代张开,到约志留纪末的400Ma 闭合。为了避免与现在的大西洋的早期演变混淆,起初对这种古大洋命名的“原大西洋(Proto-Atlantic)”改为“古大西洋(Iapetus)”。古大西洋两侧的两个大陆是劳亚和波罗的,分别以加拿大地盾和波罗的地盾为代表。古大西洋存在的证据有四类:(1)劳亚古陆和波罗的古陆以及加里东——阿巴拉契亚造山带的古地磁测量;(2)劳亚古陆和波罗的古陆之间及该造山带中动物群区的差别;(3)造山  相似文献   

10.
晚白垩世时,较直的东太平洋隆起的脊峰发展成一种异常规则的雉堞(Crenelate)型式。与以前的说法相反,这种型式可因与转换断层垂直的不对称扩张而形成,而无需有洋脊跳移或影响板块刚性的其它因素。这样的发育情况已在蜡实验中观察到了。如果扩张不与转换断层垂直,则还可能形成锯齿状(Serrate)的脊。  相似文献   

11.
利用包裹体、单井埋藏史及热演化史资料,结合边界断层分段特征,研究石臼坨凸起边界断层成藏期活动性与油气差异聚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成藏期边界断层活动速率“强-弱”交替变化特征明显,整体表现为西强、东弱特征。曹妃甸6-4油田古近系油藏存在3.6~8.5Ma和3.6Ma至今两期油气充注,新近系油藏为3.6Ma至今一期充注成藏。成藏期断层活动速率为20~30m/Ma时,油气在古近系相对富集;成藏期断层活动速率为30~40m/Ma时,具有复式油气成藏特征;成藏期断层活动速率为40~60m/Ma,断层活动对古近系古油藏具有破坏和调整作用,有利于新近系油气聚集。研究成果对于正确认识陡坡带油气成藏规律和指导类似地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横向洋脊通常被定义为位于50km断裂带内的与其平行的异常浅的地形高地,长度为50-1000km(图1)。它们的宽度一般小于50km,在横断面上表现为不对称地貌,这表明是挠曲成因的(图2)。已经提出一些概念性模式来说明横向脊的一般特征。然而,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能够解释代表这一组合的构造背景的广阔分布。 位于21°和24°N之间缓慢扩张的中大西洋脊水深图表明,沿凯恩断裂带东部延伸部分的在21°30′N处的另一个断续的脊轴存在两个横向脊(图1)。水深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正断层作用出现于此两条断裂带东部翼部。关于岩石圈对正断层作用的挠曲响应的数值模拟是与沿横向脊所观察到的地貌相一致的。本文提出了正断层作用和横向脊的形成开始于~8Ma,中止于~3 Ma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对辽河滩海东部地区葵花岛构造带断裂特征及断层活动速率进行研究,分析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关系,结果表明:(1)龙王庙构造的断层活动性比葵花岛主体断层强;(2)断至沙一段或沙三段的断层为相对有利的油源断裂;(3)当东二段、东三段断层断接厚度绝对值小于100 m时,探井获得油气层概率较大;(4)当馆陶组断层活动速率小于2.5 m/Ma时,与其断层相关圈闭的含油气性都较好;东二期断层活动速率小于35 m/Ma时,明显有利于油气汇聚保存,东三期断层活动速率小于66 m/Ma时,有利于东三段及以下地层油气汇聚保存。综合评价认为太葵构造主体两条有利断层控制的圈闭是潜在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4.
扩张脊俯冲在上驮增生柱中留下的地质特征应该有别于一般的会聚板块边界。在四国岛室户崎四万十增生柱的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岩石记录了一个与典型的增生柱反常的构造岩浆组构,这些增生地层具有一种带有异常晚期事件的印痕,它包括(1)近海沟的岩浆作用(2)增生柱内的区域性弯曲类似于挠折构造(3)广泛的断层作用。该事件与四国弧后盆地的开通的时间(大约26—14Ma)相吻合。四国盆地扩张脊的走向与该增生柱的走向垂直、并位于现在室户崎近侧的近海。增生柱内这种区域性挠折的构造趋向影响到了白垩纪的岩石。这种挠折和透入性断层系的运动学分析表明,该挠曲很可能是由于具刚性特征的增生柱内的楔入作用所造成。在室户崎,位于挠折核部的镁铁质岩墙,其岩化特征与四国弧后盆地的一些洋中脊玄武岩相同。早先的古地磁资料示意这些岩墙侵入于挠折发展的晚期。鉴于这些资料,结合该区15Ma前的板块重建,表明增生柱的侵入很可能是由于早中新世室户地区四国盆地扩张脊地形抬升的正交俯冲引起的,挠折核部的洋中脊玄武岩(MORB)看来源于俯冲期间的活动扩张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最近对马里亚纳岛弧系构造活动部位进行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成果。这些新资料中大部分是由国际深海钴探计划协作阶段(IPOD)第60航次以及这一航次以前的一些选择井位的航次提供的。马里亚纳弧前区由帛琉—九州脊 (渐新世裂开)和西马里亚纳脊(晚中新世—早上新世裂开)的残余组成,部分盖有现代岛弧沉积物和火山。弧前被明显的正断层和垂直构遣运动破坏,而最终以为总沉降为主。越接近海沟,断层和沉陷的程度越增加。甚至在海沟的靠近板块会聚处也未观察到挤压特征。也没有找到太平洋板块物质加积到马里亚纳弧前的证据。而是,古岛弧岩石靠近海沟以及马里亚纳弧前明显的整体沉降表明,由于太平洋岩石圈板块俯冲作用它正在受着构造剿蚀。虽然从钴探结果能够说明火山活动的程度有增强或减弱的时期,但是,自从始新世以来马里亚纳岛弧系的火山活动看来一直是连续的。有热液活动的马里亚纳海槽至少在最近5百万年中以1.5—2.0厘米/年的半速率在张开,现在还在近东西方向扩张,所知的一个扩张中心(或转换断层)位于北纬18°附近的轴部地堑处。  相似文献   

16.
地质历史时期的断层活动强度直接影响着油气运移,而目前仅依据断层晚期活动速率判断其输导性.本文以辽东湾地区为靶区,利用地层回剥技术刻画了该地区断层演化过程,并分析了断层演化特征对油气运移的影响.研究表明,辽东湾地区断层演化特征控制了原油的垂向分布,且15 m/Ma是该地区油气能否垂向运移的断层活动速率阈值.以断层活动速率...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库车再生前陆逆冲造山带发育生长断层相关褶皱。根据ShowJH和SuppeJ等提出的生长断层相关褶皱模型,对该逆冲造山带的运动时间进行探讨。在地震剖面中识别出典型的生长地层和生长三角。生长地层的连续性表明,自中新世吉迪克组沉积期至今,该造山带一直处于运动速率和强度递增的活动状态,而侏罗纪至早第三纪处于较稳定的构造背景中;利用生长地层确定断层滑移的时间为晚第三纪至第四纪,反映了由北向南台阶状逆断层的依次扩展和主逆冲断裂带的转换,以及主活动带由山前向盆地不断扩展,沉积、沉降中心随之向南迁移。根据生长三角计算出的各阶段断层滑移速率,吉迪克组沉积期(距今25Ma)为0.10~0.71mm/a,康村组沉积期(距今16.9Ma)为0.13~0.40mm/a,库车组沉积期为0.76~2.11mm/a,西域组沉积期(距今2.5Ma)为1.33mm/a。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的中生界烃源岩主排烃期受其所在构造带的构造运动开始时间的控制,该逆冲带构造圈闭的形成和油气运移都与断层相关褶皱作用相伴随,油气聚集发生于晚第三纪至第四纪,且北部较早、南部较晚,最靠近北缘山前的东风背斜带为吉迪克组沉积期,北部背斜带为康村组沉积期,南部背斜带为西域组沉积期。图2表1参8(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18.
地质历史时期的断层活动强度直接影响着油气运移,而目前仅依据断层晚期活动速率判断其输导性。本文以辽东湾地区为靶区,利用地层回剥技术刻画了该地区断层演化过程,并分析了断层演化特征对油气运移的影响。研究表明,辽东湾地区断层演化特征控制了原油的垂向分布,且15 m/Ma是该地区油气能否垂向运移的断层活动速率阈值。以断层活动速率15 m/Ma为断层活动强弱的判别标准,以东一段沉积期、馆陶组沉积期和明化镇组至今沉积期为时间阶段,该地区断层演化特征可划分为“强→弱→强”“强→弱→弱”和“弱→弱→弱”等3种模式,其中在“强→弱→强”和“强→弱→弱”模式下原油可运移至东营组或浅层馆陶组—明化镇组成藏,而在“弱→弱→弱”模式下原油则更可能充注在沙河街组烃源岩层系内。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从常规油气勘探的角度来看,沙河街组是辽西凹陷最有利的勘探层系,在断层活动较强区域内距离生烃中心较近的东营组有效圈闭也可能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9.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地区受多期构造叠加影响,具有长期生烃、多源供烃的烃源特征,发育包括断裂体系、输导砂体、构造脊、不整合面等在内的油气输导体系.研究区油气主要输导层位为T60(23.8 Ma)-T50(18.5 Ma)和T40(16.5 Ma)-T35(13.8 Ma),其中T60-T50广泛发育连片的古珠江三角洲-滨岸沉积砂体及其上覆的巨厚泥岩,为油气的横向输导及长距离运移提供了必要条件,而T40-T35发育的三角洲、斜坡扇与低位进积复合体是研究区有利的油气储集体和侧向输导体.广泛发育的第三系同沉积反向断层是研究区油气运移的纵向输导体系.断层、砂体、构造脊及不整合面等输导体系相互匹配,形成了"构造脊"背景下的"网络式"复合输导体系.  相似文献   

20.
引言转换断层久已被认为是板块三种边界类型之一。虽然洋脊和俯冲带具有明显的火山现象并对板块构造的地球化学旋回有重要意义,然而关于转换断层的重要意义尚知之甚少。本文的目的是报导转换断层四周和跨转换断层的一些化学变化规律,这些规律表明,第一,趋近转换断层,它对洋壳的成分具有重要影响,第二,许多转换断层可能是不同的主要元素、痕量元素和同位素成分区之间的界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