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陆相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 ,不同层位的物性变化规律不同 ,如果在一个区块采用同一渗透率解释模型 ,势必造成较大的误差。为此 ,提出了一种基于岩石物理相的储层渗透率解释方法。储层岩石物理相是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后期构造作用和流体改造作用的综合反映 ,同一岩性相可对应于不同的岩石物理相 ,而同一种岩石物理相则具有相似的水力学特征和相似的物性特征。根据流动层带指标 ,将辽河油田沈 84块砂岩储层定量划分为 4类岩石物理相 ,每一类岩石物理相代表着不同的岩性和物性 ,在表征各类岩石物理相的基础上 ,建立了各类岩石物理相的渗透率解释模型。该模型改善了储层渗透率的预测精度 ,且反映了储层沉积特征和非均质性 ,为油田高含水期精细油藏描述提供了可靠的渗透率参数。  相似文献   

2.
特低渗砂砾岩储层的测井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特低渗砂砾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层判别困难。针对此,提出了采用测井相分析技术以及基于岩石物理相类型建立测井参数评价模型的储层判别方法。方法的思路是,基于测井相分析进行储层岩石物理相划分,使同类岩石物理相具有相似的岩石学特征,孔-渗关系呈规律性变化,表现出相似的岩电关系和测井响应特征;针对不同岩石物理相类型建立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真正考虑储层在岩性和物性上的变化,将地层的非均质性问题转变为均质性问题;选取与油水层关系密切的测井参数或计算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数学方法,提取反映油水层特征的综合特征参数,进行油水层判别。对方法进行了软件开发,并应用于研究区15口井的测井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储层参数解释精度和油水层判别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储层岩石物理相是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后期构造作用和流体改造作用的综合反映,同一岩性相可对应于不同的岩石物理相,而同一种岩石物理相则具有相似的水力学特性和相似的物性特征。根据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粒度中值等参数,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将孤岛油田渤21断块砂岩储层定量划分为5类岩石物理相,结合该地区的实际地质和生产状况,详细论述了各类岩石物理相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岩石物理相与剩余油分布之间的关系,指出岩石物理相Ⅱ,Ⅲ区是该油田目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4.
赖泽武 《石油学报》2000,21(6):35-38
在模拟储层非均质性时,由于大规模的连通性对流体运动有重大影响,因此重要的非均质性和大规模的结构应先模拟,然后模拟小尺度的非均质特征,这样可为得到更合理的地质模型提供保障。这种模拟过程通常就是我们所称的相控储层模拟。就温五区块岩石相与储层物性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这一特点,结合工区地质特征、侧井曲线特征,在划分出四类岩石相的基础上,建立了各类岩石相的判别模型,并解释出了35口井的岩石相,然后利用MODRES模拟程序中的克里格模块建立了小层岩石相分布模型,分析了各类相带的分布特征。作为岩石相模型的进一步应用,还在岩石相这一储层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更加精确的渗透率模型,并指出了有利的储集区。  相似文献   

5.
基于岩石物理相分类的测井储层参数精细解释建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表明,储层岩石物理相对低渗透岩性油气藏的成藏作用和油水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同一种岩石物理相通常具有相似的岩性、物性、孔隙结构和含油气性特征,测井响应特征类似.在储层地质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其测井响应特征,用数学方法将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上古生界山2段储层划分为3类岩石物理相,分类建立了山2段气层的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和气层识别标准,从而将非均质、非线性问题转化为均质、线性问题解决.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气层的解释符合率比原来提高了17%,达到87%,利用新标准开展老井复查,建议3口井开展老井试气,均获得中高产工业气流.  相似文献   

6.
以渤海Q油田为目标,对海上疏松砂岩稠油油藏进行了基于物性特征的岩石物理相类型划分,利用密闭取心资料对不同岩石物理相不同水淹级别储层开展了系统的岩性、物性、电性参数变化规律室内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水驱后海上稠油油田疏松砂岩储层粒度中值增大,泥质含量下降,储层粒度非均质性增强;孔隙度增加幅度较小,渗透率明显增大,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增强;随着驱替倍数增加,岩心电阻率下降,饱和度指数n值下降且呈明显的两段式。本文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指导海上稠油油田注水开发,能够为油田综合调整井复杂水淹层测井定量解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岩石物理相分类研究特低渗透储层参数建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陕北斜坡中部特低渗透储层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等多种因素影响,储层储集性能和渗流结构差异大,储层具有非均质、非线性分布和测井响应复杂的特点,利用岩石物理相分类研究特低渗透储层参数建模,确定评价储层岩石物理相的多种信息、划分方法及其分类建模技术。通过安塞油田沿河湾地区长6储层各类测井、岩心和试油资料,建立不同类别岩石物理相测井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在分类岩心刻度测井解释模型的数据点拟合中,分类模型明显改善和提高了对渗透率等特别复杂关系拟合的均匀程度及其线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特低渗透储层低信噪比、低分辨力的评价特征,为准确建立特低渗透储层参数建模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流动单元的测井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储层普遍存在非均质性,但在常规测井解释中只以砂层组或单砂层作为解释单元,而忽视了砂层内部的物性及渗流特征的差异,造成储集层测井解释的精度不高.储集层流动单元是一个横向和垂向上连续的储集带,它作为地下流体渗流的基本单元,综合反映了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及微观孔喉特征.在不同类型的流动单元内建立不同的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模型计算出的渗透率的准确度更高,且反映了储集层沉积特征和非均质性,为地质建模提供了可靠的渗透率参数.  相似文献   

9.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砾岩油藏岩石物理相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储集层岩石物理相是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后期构造作用和流体改造作用的综合反映,同一岩性相可对应于不同的岩石物理相,而同一种岩石物理相则具有相似的水力学特征和相似的物性特征.根据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粒度中值等参数,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将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砂砾岩储集层定量划分为4类岩石物理相.结合该地区的实际地质和生产状况,分析各类岩石物理相主要特征与剩余油分布之间的关系,指出,岩石物理相Ⅰ区水淹严重;Ⅳ区为低孔、低渗,原始含油性差;Ⅱ、Ⅲ区属弱水淹,是油田目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区域.图1表1参5(谭成仟摘)  相似文献   

10.
渗透率是评价油气储层的主要参数之一,针对松辽盆地徐深气田酸性火山岩储层存在岩性复杂、孔隙类型多样、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应用单一的孔隙度-渗透率关系模型计算渗透率精度低,不能满足储层评价及开发需要。综合应用岩心资料、常规测井与成像测井资料,基于岩石物理相建立了火山岩储层渗透率解释模型,其精度明显高于常规方法建立的渗透率解释模型,经计算得到的渗透率与岩心分析数据符合较好。通过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基于岩石物理相建立的火山岩储层渗透率计算方法,有效提高了渗透率解释精度,为储层评价开发提供了比较准确的渗透率参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带锈防锈涂料“惠雅底漆王”应用对比试验,说明这种涂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防锈功能,而且易于在工程建设和防腐施工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分馏塔塔体与热膨胀系数的关系、变形原因、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带切口的合金结构件一花键联轴节在周期性单纯扭转力矩的交变应力作用(或由机械加工时产生应力)下产生微裂纹,并由微裂纹扩展至极限临界尺寸时的断裂情况,为类似工件的切口件在相似工况下安全、稳定和长周期运行提供了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4.
Content of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变密度仪在野外使用中,井场电源频率对测井信号的影响,通过三种典型情况,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明了影响时序逻辑信号发生异常的原因。改进后的电路在室内模拟检测和野外测井都证明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结果令人非常满意,这时各油田现场使用此类仪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川西地区雷口坡组沉积与其顶部风化壳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海域在印支晚拉丁末期隆升前,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主要为陆表海断续淹没的蒸发台地,台地整体呈东高西低的古地理格局,台内发育的次级隆凹是蒸发台地上潟湖、咸化盐湖的基底。雷三-雷四段沉积时期,咸化湖盆低凹处随东高西低格局的演化迁移到川中-川西的南充、成都一带;拉丁期末的"印支早期运动"使四川海域整体隆升,在雷口坡组顶部形成分布广泛的古风化壳。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主要形成于雷四段的上部,风化壳主要经历了暴露溶蚀和深埋溶蚀两大阶段的成岩作用,在风化壳内形成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的缝洞型储层。缝洞型储层发育与否是雷口坡组顶部成藏的主控因素之一。川科1井已在川西坳陷孝泉构造雷口坡组顶部获得天然气勘探重大突破。通过对风化壳成因及控制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分析,指出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的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苯乙烯环氧化制环氧苯乙烷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环氧苯乙烷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主要用于香料,制药工业。环氧苯乙烷主要由苯乙烯环氧化制得,本文介绍了卤素法,过氧化物法,氧气或空气环氧化法以及相应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齐静  赵智 《石油规划设计》2002,13(6):134-135
2000版ISO 9000族标准拟定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现代经营战略——顾客满意战略。建筑企业要处处体现以顾客满意为中心和主线的质量策划和质量控制。项目管理要靠科技进步提高效率,依靠先进的施工方法,坚持管理创新,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通过强化过程控制,以过程精品塑造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19.
讨论尿素车间计量包装和存储外运33条输送带的设计的安全保护措施和实际运行过程中防止发生事故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储层微型构造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搞清楚剩余油的分布是关系油田生存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在胜三区进行微构造分析,研究实际测井数据,认为储层的含油饱和度和综合含水率受微型构造的控制,对处于同一开发期的井来说,同一韵律层中位于鼻状构造高部位的井的综合含水率要低于位于侧翼部位的井的综合含水率,而含油饱和度数值却较高。研究证实.微型构造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