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可磨性对混煤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3种单一煤及按质量比1:1组成的混煤进行了哈氏可磨性指数HGI测定及热天平燃烧试验,结果表明混煤的可磨性与各组成煤种的可磨性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而由于各组成煤种可磨性的不同造成了混煤煤粉粒径的偏析,影响了混煤的燃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湖南某地区常用煤种进行了混煤可磨性和磨损性分析,通过试验研究了两单煤按不同比例混合后,混煤的可磨性指数和磨损性指数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混煤的可磨性指数和磨损性指数不能简单通过各单煤的加权平均值计算获得,实测值和加权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针对宁夏地区动力混煤的可磨性及结渣特性,采用沉降炉试验和热重试验方法,对掺烧各煤种及其混煤进行灰分分析及灰熔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动力混煤的元素分析、工业分析及发热量满足质量加权平均。(2)混煤的可磨性并不是都具有加权平均性,需要针对不同煤种的混煤进行实验测定,并考虑粒径分布变化对混煤中难磨煤种燃烬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煤的可磨性指数是表示煤研磨成粉时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它是一个与煤的其它机械性质如硬度、强度、韧度和脆度等相关的无量纲的物理量。可磨性指数数值越大,表示该煤种越易被粉碎,相反则表示该煤种越难被粉碎。据此,通过详细介绍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HGI的测定方法,提出为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所需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利用MJ-2型洛杉矶磨耗机和ZBSX-92A型筛分机,对不同生物质的可磨性进行了测定。研究了稻草、木屑和谷壳在不同研磨时间下研磨产品的粒径分布情况和研磨功耗相同条件下3种生物质研磨后在R90和R200的未通过率。实验结果表明,3种生物质在磨耗过程中各种粒径的下降趋势相同,在研磨前5 h,粒径下降速率较大,之后粒径变化速率减慢;在相同的研磨时间或相同的研磨功耗下,谷壳最易磨碎,R90和R200未通过率均最低;而稻草最难粉碎,R90和R200未通过率均最大;木屑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6.
配煤对可磨性指数的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亮  熊友辉  夏利民 《热力发电》2006,35(2):54-54,66
作者简介:赵亮(1981),男,在读硕士。动力煤消耗占整个煤炭消费量的80%以上。近年来为满足煤高效低污染以及安全燃烧的需要,动力配煤技术得到了广泛重视,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在配煤煤质指标的预测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动力配煤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1,2]。但是,以往研究主  相似文献   

7.
褐煤可磨性相关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KM-86型VTI(即BTИ,下同)可磨性测定仪的主要技术参数,并着重闸述了表征该仪器综合性能的结构系数P值,同时还就仪器的测定精度,使用本仪器实测的可磨性指数与工业可磨性指数的对比情况以及对长期使用的VTI指数=(HGI 20)/70经验公式的可靠性等都一一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煤质复杂多变导致煤可磨性变化成为影响机组控制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机理分析和现场调试发现,煤可磨性变化会显著影响磨煤机出力,使得制粉系统被控对象特性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协调控制系统锅炉主控回路的闭环控制特性。对给煤量与机前压力信号进行特性识别,确定制粉系统动态特性属于惯性、惯性加纯迟延以及非最小相位环节的隶属度,据此依托智能DCS中专家数据库柔性调整控制器参数实现智能发电控制。仿真及现场调试结果表明,优化策略能够显著改善煤可磨性变化时机组主要参数的控制品质,为提高火电机组煤质适应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风扇磨煤机中煤的可磨性系数对煤粉细度和压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八种不同哈氏可磨性系数煤种的试验研究,探讨在风扇磨煤机内哈氏可磨性系数与煤粉细度的关系式,并确定了该关系式在风扇磨煤机中特性系数p的值。同时研究了可磨性系数对风扇磨煤机压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混煤燃烧 NO 及 NO2的析出规律,对煤质、温度、掺混比、掺混煤种对 NO 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煤 NO 的生成量,主要取决于混煤氮含量;在试验条件下温度越高生成的 NO 反而减少;HT 贫煤随掺混 FF 无烟煤的增大,NO 浓度升高;掺混煤种对 NO 释放有较大的影响。混煤燃烧过程中 NO 释放往往出现“双峰”,同时燃烧工况、掺混比例及煤种影响“双峰”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煤粉热解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热天平,以高纯氩气为气氛气体,研究了细化鹤岗煤和准噶尔煤的热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细化和超细煤粉的热失重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1400℃之前DTG曲线有两个失重峰。从室温至400℃之间的,各样品的失重特性无明显区别。在400-980℃间,粒度对煤粉失重速率间存在较好规律性。升温速率对鹤岗细煤粉热解特性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挥发分的初析温度降低;热解最大失重速率增大,达到最大失重速率的温度升高,煤粉的热解特性指数D值增大,即升温速率的增加有利于细煤粉的热解。此外,在10℃/min加热条件下,对比了平均粒径基本相同的鹤岗煤和准噶尔煤的热解特性,发现挥发分含量接近,而灰分含量较高的鹤岗煤的热解特性明显优于准噶尔煤。  相似文献   

13.
在线测量煤粉粒度分布和浓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锅炉的煤粉在线监测对于节能减排、燃烧优化等起重要作用。基于光脉动法在线测量煤粉平均粒度的原理,结合频谱分析方法,提出了光脉动谱法,可以在线测量煤粉的粒度分布和浓度。通过对光脉动法在线测得的煤粉时间序列信号进行分析,得到不同频率段煤粉的脉动信号,分析了各频率段脉动信号与煤粉粒度分布间的关系,据此得到煤粉的粒度分布和浓度。实验结果与取样筛分得到的煤粉粒度分布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种外在矿物质伊犁石和黄铁矿在沉降炉内的高温试验,以及数学公式对试验数据的简单拟合,研究了这2种矿物的破碎行为。试验条件为:温度1250℃,矿物颗粒粒径小于300μm,炉内燃烧气氛是空气。试验结果显示:2种矿物质确实发生了破碎,试验前、后矿物质颗粒的粒径分布变化很大,试验后体积平均粒径变小;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对伊犁石样品进行观察后发现,伊犁石颗粒试验前棱角清晰,并无裂纹,试验后部分矿物质颗粒存在大量裂纹和缝隙,部分矿物则熔融形成球形,并拍摄了清晰的形貌图;用数学公式对试验后数据进行统计拟合后发现,每个伊犁石母颗粒平均破碎形成2个子颗粒,而每个黄铁矿母颗粒平均破碎形成4个子颗粒。  相似文献   

15.
导流板式煤粉燃烧器炉内空气动力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00MW锅炉模拟试验台上,比较了导流板式燃烧器在不同工况下的空气动力场。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导流板式燃烧器,且整组燃烧器的高宽比不大于6.5~8.5时,调节导流板安装尺寸可有效地调节炉内空气动力场。当燃烧器组的高宽比大于11.5,且导流板安装角度大于25°时,炉内切圆直径很小,在热态运行时将导致燃烧不稳。本实验为这种燃烧器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煤粉粒度对锅炉燃烧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煤粉粒度对煤粉燃烧具有重要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煤粉粒度在炉内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比较各个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并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计算的结果对深化认识粒度对于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从而在锅炉的实际运行中采用合理的煤粉粒度,提高锅炉燃烧的效率,节约能源。结果表明煤粉粒度为60μm,对于电站锅炉燃烧和传热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7.
磨煤机是电厂锅炉的重要辅机,制粉系统是煤粉锅炉最重要的辅助系统。由于我国的燃料种类多种多样,磨煤机类型也就随之改变,这样也就决定了制粉系统的不同。本文针对各种磨煤机的特点以及制粉系统的选择做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18.
新型旋流煤粉燃烧器出口区域气固两相流场的PDA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电站锅炉燃用煤种和负荷多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旋流燃烧技术,即利用在一次风管中加装浓缩构件实行煤粉浓淡分离的浓淡旋流燃烧器。采用三维相位多普勒颗粒分析仪(PDA)对浓淡旋流燃烧器和双调风旋流燃烧器出口区域两相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两种燃烧器几何结构下气固两相流场和浓度场的分布规律,并且进行了理论分析,证明了浓淡燃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某电厂DC1025/18.2-Ⅱ6型锅炉为加大贫瘦煤的掺烧比例,采用了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技术改造。进行了混煤掺烧优化调整试验研究,在50%贫瘦煤与50%长焰煤掺烧、60%贫瘦煤与40%长焰煤掺烧、70%贫瘦煤与30%长焰煤掺烧情况下进行了试验。改造后,在60%无烟烧和40%烟煤配比的情况下,锅炉效率为92.3%,锅炉实现了50%负荷长期无油运行;改造前再热汽温始终偏低的现象有明显改善,锅炉没有发生因结渣影响运行的情况。文章对燃用烟煤和贫瘦煤掺烧的锅炉运行调整和改造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