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阐述了钉螺起动流速试验研究成果。由于钉螺对河床具有吸附作用,因而钉螺起动可概括为三种不同起动状态:第一种为定床有吸附力起动,起动流速在1.0m/s以上;第二种为动床有吸附力起动,起动流速约在0.3~0.4m/s之间;第三种为无吸附力起动,起动流速在0.14~0.19m/s之间。钉螺无吸附力起动可利用钉螺起动流速公式计算。  相似文献   

2.
3.
因行洪、引水使钉螺由垸外向垸内扩散是血吸虫病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钉螺随水流扩散规律对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极为重要。首先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侧堰分流的流场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钉螺随侧堰分流扩散规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钉螺随水流扩散后并不是均匀分布在流场内,而是集中分布在侧堰附近上下游以及回流区域。这一结论为安全有效地灭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钉螺在动水中运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了钉螺在动水中爬行运动和钉螺在动水中的起动流速,推导了钉螺在开厣状态下起流速公式,还根据试验结果描述闻不同流速区段钉螺运动特性,分析了钉螺在渠系中扩散方式,从而为防止钉螺扩散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血吸虫病防治水利科研问题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钉螺作为血吸虫惟一的中间宿主,是血吸虫病传播的主要环节。杀灭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我国血吸虫病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血吸虫病传播的环节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针对水利血防杀灭钉螺的主要任务,探讨了迫切需要开展的相关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7.
钉螺扩散方式及防止钉螺扩散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涵闸引水灌溉时,将可能导致垸外钉螺进入灌渠,引起血吸虫病疫情蔓延。钉螺主要靠粘附于枯枝残叶等飘浮物上随水漂流,以及靠其自身特殊功能倒悬于水面随水漂流。试验表明:当流速大于0.6m/s 时,钉螺即失去吸附作用,并随水进入涵闸,以推移形式在渠道内扩散。根据水流输送钉螺的特点,提出了沉螺池及设置拦网的防螺措施,其主要作用为降低流速而使钉螺沉淀,至于粘附于漂浮物上的钉螺,则被拦网拦截于池内。在涵闸停止引水期间,即可将池内钉螺杀灭。  相似文献   

8.
钉螺动水沉降速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流输送钉螺同水流输送泥沙一样,是一种复杂的力学过程。本文分析了钉螺在流水中沉降运动的主要作用力及其平衡条件。在水流紊动强度不太大(Re<4×10 ̄4)的情况下,可略去竖向脉动分速的影响,钉螺在流水中以等速直线运动形式下沉,据此导得钉螺动水沉速的理论公式。通过水槽试验,对公式进行了检验,并确定其中的主要参数──动水沉降阻力系数。  相似文献   

9.
钉螺截留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钉螺主要通过吸附在各种载体上随水流漂移扩散的特点,研制了一种与渠首节制闸融为一体的钉螺截留装置。该装置由分离池,沉降池和集螺池组成,在分离池中,借助水跃水动力作用使钉螺与载体分离,然后被分离的钉螺借助重力的作用在低流速的沉降池中沉降到集螺池中,最后将钉螺中杀灭。  相似文献   

10.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钉螺作为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其迁移扩散对血吸虫病的蔓延起了根本性的作用。研究水中钉螺的迁移扩散对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极为重要。通过大量收集和充分理解前人的工作成果,对钉螺的生存环境及影响因素、迁移扩散方式、水利工程对钉螺及血吸虫病扩散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就水中钉螺迁移扩散尚存的一些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该工作的完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钉螺及血吸虫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涵闸防止钉螺扩散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钉螺经涵闸向垸内扩散,使垸内灭螺成果难以巩固。为了防止钉螺经涵闸向垸内扩散,对钉螺运动学及涵闸防止钉螺扩散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简要介绍各种不同的技术措施,并对各种措施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水工建筑物钉螺扩散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80年代以来,防止水工建筑物扩散钉螺的研究取得的进展。采用沉螺池加栏网工程和中层取水工程时防止止灌溉闸扩散钉螺方面已取得实测资料,证明工程效果较好。三峡工程修建后,钉螺是是可能到库区?对钉螺在船体上的吸附能力研究之后,认为向扩散的可能性很小。提出的防止船闸扩散钉螺的几种措施,有待工程实践完善。水库建成后,下游河道环境将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利于控制钉螺的薛生扩散。  相似文献   

13.
钉螺静水和动水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导了钉螺静水沉速,动水沉速和动水深降距离公式,这些公式是以螺龄为基本参数进行计算的,并通过试验了各项系数,分析了钉螺静水沉降和动水沉降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4.
凌津滩水库下游钉螺扩散及繁殖的可能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血吸虫病疫区周围兴建水库,是否会引起钉螺扩散,繁殖而形成新的疫源地,一进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凌津滩水库下游钉螺逆水迁移调查及钉螺在库区环境中生存,繁殖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库下游的钉螺沿江向上游传播的可能性极小,钉螺不能在库区扩张和生存繁殖。  相似文献   

15.
洪峰 《人民长江》2010,41(12):102-104
血吸虫的危害以及造成的心理恐惧严重制约了水资源的利用与湖区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国血防目前的形势以及钉螺出现的反弹趋势,在药物杀灭受到环保限制的情况下,按照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生态理念,通过加大钉螺天敌—青鱼的投放增殖与保护以及江湖浅滩中的克氏螯虾的生态开发利用,可弥补水生态系统中鱼类资源衰退、渔业结构失衡等生态功能障碍;通过生态食物链的完善,降低钉螺的生存空间;在血吸虫严重的湖区,通过加快青鱼的苗种培育、增殖及克氏螯虾生态产业的发展,率先开展生态控螺的技术示范,有望长效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李庆林 《治淮》1997,(4):30-3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引水口位于江苏省江都市,输水干线途经高邮、宝应(钉螺分布北界33°15’)。江都、高邮、宝应三县市都有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孳生。所以调水能否引起钉螺北移从而使血吸虫向北扩展是影响工程实施的一个关键问题。1978—1981年,进行了《南水北调是否会引起钉螺北移的研究》。技术鉴定作出“北纬33°15’以北形成有螺区是受到限制的”结论,但认为仍需对子代钉螺能否适应北方环境并生存繁殖作进一步研究,为此,淮委南水北调办公室委托江苏省血防所,于1991年至1994年开展了南水北  相似文献   

17.
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血吸虫病传播流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钉螺分布区和血吸虫病主要疫区之一。近年来,为改善湖泊水环境,从长江引水济湖的工程越来越多,钉螺会不会随着引水进入湖区进而引起血吸虫病流行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从武汉市大东湖引水工程的实例出发,结合长江武汉市江段钉螺分布现状,研究钉螺随水流进入东湖的可能性,并提出了规避风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环境变化对钉螺扩散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钉螺扩散是血吸虫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综述了目 前关于环境因素对钉螺生存和扩散影响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温度、纬度、高程、水位、土壤 植被等环境要素对钉螺影响的程度。指出生态扩散是钉螺扩散的最基本过程。研究了环境变 化和人类活动对钉螺扩散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温度对钉螺扩 散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研究短时间(几年或几十年)钉螺扩散变化主要考虑洪涝灾害 等因素的影响;洪水对钉螺扩散影响具有两面性,洪水年水位抬高将抑制钉螺的生长,同时 洪涝灾害使钉螺从有螺地区向无螺地区扩散,因此出现洪灾后钉螺数量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 。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室内和现场试验评价植物灭螺剂“螺威”杀灭湖北钉螺药效。室内采用泥盘喷洒、烧杯浸杀法,用敲击法鉴定钉螺死亡数和存活数,观察不同浓度植物灭螺剂“螺威”对湖北钉螺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7.5,5.0,2.5g/m3 3个浓度的4%螺威粉剂(TDS)室内浸杀湖北钉螺48h死亡率为100% ;室内喷洒试验 7.5,5.0,2.5g/m3 3个试验浓度中7.5 ,5.0g/m3 浓度组均达到死亡率95%以上,浓度为 2.5g/m3 的4%螺威粉剂(TDS)现场浸杀湖北螺钉72h死亡率为100%;喷洒湖北螺钉360h死亡率为 90.03%。4%螺威粉剂(TDS)室内浸杀、喷洒试验和现场浸杀、喷洒试验对湖北钉螺药效均达到合格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干流江滩钉螺密度消长态势,在沿岸江滩先后设置了25个螺情监测点,包括11个长江委水文站点和14个地方血防单位共同参与设置的站点。其中,15个监测点查到钉螺,且各监测点测到的活螺密度差异较大。与2003年比较,2014年活螺平均密度大幅下降,未见人患血吸虫病例。长江中游干流江滩有螺面积并不随洲滩面积扩大而增加,钉螺向堤内扩散机率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