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梅山傩面具面临消亡的内外部因素,指出采取品牌设计的思维将梅山傩面具转型为文创产品可为梅山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提出梅山傩面具文创品牌设计的步骤与原则是清晰品牌定位、梳理品牌触点与挖掘品牌价值,在提高梅山傩面具文创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为促进类似传统民间产品转型为文创品牌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梅山傩面具作为梅山区域内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特有的艺术符号是梅山文化的重要标识之一。梅山傩面具有鲜明的民俗特征、丰富的民族遗风,使梅山傩面具被广泛关注。文章从梅山傩面具的符号解析层面来研究其在插画设计中的艺术价值,从傩面具的造型、图案与色彩角度来进行符号语义的重构设计,对于探究傩文化元素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可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汪笑楠  徐征 《包装工程》2021,42(24):292-298
目的 探讨楚漆器造物艺术当代设计转化的思路与发展策略。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从功能、形式、审美、伦理4个层面,针对目前楚漆器造物艺术在当代设计转化中呈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分析与策略制定。结论 楚漆器造物艺术的当代设计转化在目前仍有实用性不强、同质化泛滥、亲体性不足、伦理意识缺乏等问题,其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从融合新技术、再现恢诡浪漫的艺术风格、融汇亲体性图式语言、融入伦理意识4个方面,进行转化设计实践,以提升设计转化产品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及社会价值。通过对楚漆器造物艺术当代设计转化问题的分析和设计策略研究,为楚漆器造物艺术当代设计转化和相关文创产品设计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诗经》造物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婷 《包装工程》2017,38(2):217-220
目的对《诗经》的造物思想进行系统的阐释和研究分析。方法从现代设计的角度研究诗经造物理论和设计思想,以文化为背景,以工艺造物为参照,以文学作品为解读对象,以综合交叉比较的研究方法,分析《诗经》造物艺术思想对当代生活和艺术设计的启示。结论器物的生产并不是人类独立的活动,而是在受到自然作用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应当在继承和发扬《诗经》传统造物观的同时,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科学的分辨,发挥其对现代产品设计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继侠 《包装工程》2018,39(18):214-219
目的中国古代的造物艺术思想既包括造物过程中生产者的设计思想,还包括使用者的处世哲学,它蕴含着人造物被制造出来之后所传递的人文思想和文化内涵。本文从明式家具的设计为切入点,分析其中所包含的造物思想与文化内涵。为深层次理解明式家具,传承与发展古代造物思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中国明式家具的造物艺术思想作为考察对象,目的在于通过考察存在于传统工艺美术品类中的造物思想,来揭示造物艺术的文化内涵。方法首先对文人参与的明式家具设计进行概述,接着从选材、造型、结构和尺度等方面分析明式家具设计的造物思想,然后归纳、剖析传统家具设计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结论研究结果既有助于凸显家具中的文化元素,加深对明式家具的认知,又能够为新中式家具的设计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袁妍  刘田田  夏帆 《包装工程》2024,(8):434-442
目的 黄平蜡染作为一种独特的蜡染技艺,广泛应用于亻革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具有较强的艺术特征与审美意蕴,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平蜡染为研究对象,挖掘其图案的设计特点,探究其创作背后的造物思想,推动人们对黄平蜡染图案的深度解读,促进非遗艺术的创新和保护。方法 基于文献阅读、田野调查收集黄平蜡染的图案资料,通过类比分析总结黄平蜡染图案整体的视觉表象及工艺,探索其设计特点,归纳审美特征,从源流出发探寻其造物思想。结论 在亻革家人的生活环境、社会体系与文化信仰的影响下,黄平蜡染产生了秩序与自由并进的设计特点。它是亻革家人面对现实时矛盾思想的外在表现,深入了解其思想有助于加深对当地非遗文化的认知,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渔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造物实践家,他的造物实践和理论大都收录在其《闲情偶寄》中。本文对李渔《闲情偶寄》中的造物实践活动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释,从物以为用的功能观、新奇简雅的自然观、以宜为核心的和谐观三个方面提炼总结了李渔的造物思想。  相似文献   

8.
路婧 《中国科技博览》2014,(46):237-237
曾侯乙编钟。在文化、艺术、科学技术诸多方面代表着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是人类青铜时代最伟大的艺术瑰宝,对于当今美学、设计学、音乐学、造物形态学的探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在审美与实用、造型与色彩还是理性与感性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从该器物的功能、工艺、文化方面对其造物美学加以诠释,探讨我国古代艺术制品的设计审美.对发扬传统美等§及现代造物艺术的发展方向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庄子》蕴含着丰富的造物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其技术观、物性观、环境观等方面。这些思想对现代的设计艺术仍有着有价值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尤其是其技术思想,对传承和发扬手工文化有着理论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梅山地区丰富的婚丧嫁娶风俗为雕花木模打粑粑的民俗活动提供了滋养的温床,也是中华民族祈福文化的浓缩。在当代,这种民俗活动有助于恢复传统礼仪,凝聚乡民情感。雕花木模图形则能为探索有地域特色的包装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湘中梅山地区雕花木模的艺术特色,包括题材丰富、雕刻精美、气韵生动、造型饱满、民族融合5大特征;针对湘中梅山地区雕花木模艺术传承存在的问题,提出4点保护与传承策略:一是将静态传承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二是开发适用市场的图形;三是制定政策支持动态传承;四是积极探索将雕花木模图形运用到当地的食品包装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1.
刘曼彤 《上海包装》2023,(10):48-50
先秦传统造物思想在中国古代知识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继承和发扬传统造物精神,可以为当代视觉设计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以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为切入点,概述了先秦传统造物思想的核心思想,在先秦传统造物思想指导下提出了当代视觉设计的创作要点及启示,以期对提高当代视觉设计作品的表现力,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强 《工业工程设计》2022,4(2):101-106
以生产领域的“四造六作”与生活领域的“民生八维”为研究对象,采用二重证据法、图像学方法、物质文化研究法、田野调查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的方法,系统梳理中国传统设计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解读技术与造物的相互关系,探求中国传统设计所蕴含的设计思想。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纵向与横向双重维度探讨中国传统设计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而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及实践论等方面建构中国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13.
探讨如何将传统造物思想融入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中,实现文化创新,解决因传统文化旅游产品与当代人生活严重脱节而导致的手工艺生存空间愈加窘迫且濒临失传的困境。通过对传统“和合”思想进行梳理,结合当前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对其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直面用户需求,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和案例,将文化创意、传统造物思想与传统民俗旅游产品相融合,对文化旅游产品设计的策略与方法进行创新,并举例论证。设计的进化必须基于对历史的尊重,设计的创新也必须有深厚的文化作根基。以我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精神内核“和合”文化作为创新依据,为文化旅游产品创新设计提供有价值的思考与见解,探寻让传统造物与时俱进之路径。  相似文献   

14.
王立德  张宽 《包装工程》2016,37(22):1-5
目的研究"制器尚象"造物思想对当代陶瓷艺术设计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分析当今中国陶艺创作的思想与工艺技术的现状与问题,将"象"之要义从象形、象理、象德进行解析,在外形、材质、巧工、情感传递4个方面解读"制器尚象"的美学特征、造物哲理和蕴涵在古人造物过程中的哲匠精神。结论当代陶瓷艺术创作应注重"制器尚象"造物思想的传承创新和工艺技术的精湛用心,以执着追求的匠心精神创造出具有时代审美需求和民族特色的陶艺精品。  相似文献   

15.
和钰  刘小菊  陈政 《包装工程》2022,43(16):431-441
目的 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分析桂林傩面具审美嬗变与视觉表征机制,为桂林傩面具的设计推广与传播传承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方法 遵循桂林傩面具的形式、观念与审美的历时性变革,将其作为模因复合体剖析,通过选择性注意的过滤器模型与模因传播复制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传播实验,筛选辨识度高、持续强化的强势模因和辨识度低、逐渐弱化的弱势模因,剖析其视觉表征机制。由此提出强弱模因配比策略,进行设计创新。结论 通过对桂林傩面具模因复合体的内涵解读与设计创新,阐释了桂林傩面具在发展和进化过程中的视觉表征与审美转向,在保持其艺术造型、质料工艺、刻绘装饰与色彩表达强势模因组稳定的视觉传播力之上,强化弱势模因的传播传承能力。并融入现代审美需求,实现视觉设计新突破,赋予其新的文化艺术价值,使桂林傩面具焕发新的文化创造力,也为地域民族文化在新机遇下的有效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可行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字动画,既能对传统文化形象进行重塑设计,又能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方式进行动态影像的演示。数字三维张五郎的重塑,用新的多媒体技术重新定位与重塑梅山文化,为当地的旅游文化发展带来全新的动态元素与机遇,将建立互联互通的文化元素数据库的支撑,促进传统文化元素跨界融合和创意发展,是湖南全面落实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向全球提供湖南地域文化数字化文创形象与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7.
周辰 《包装世界》2016,(1):84-85
杭州武林版画衍生出在木版面上刻作印刷形象雏形,从而演绎出我国民族特有的以刀代笔,以线造型,以水性颜料为主印制的木版画,并赋予了武林版画插图技艺特殊的文化身份,成为造型艺术的表现门类,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美术史上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8.
代锋  韩建华 《包装工程》2017,38(24):279-281
目的基于中国古代关于物的哲学,探究关于"物"的设计。方法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化观念进行解读,进而分析古代造物观念中"有"和"无"的关系,以对"物"的设计为例阐释设计观念,最终上升到对"境"的感悟。结论造物应具有文化取向,关注个体生存与精神需求,人应该役物,而不应该役于物。  相似文献   

19.
尹国军  吴建勇  刘阳 《包装工程》2021,42(22):54-61
目的 补遗并丰富中国传统河工器具文化内涵,探索中国传统河工器具数字传承路径.方法 立足造物文化和当代数字技术视角,采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工器具图说》所载器物进行考证,重点围绕物质层(形制、结构、功能、材质、色彩)和精神层(风俗、精神、信仰)两个维度对其进行审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用三维数字复原以及数字虚拟等方式对其进行抢救性记录、再现和传承.结果 完成了传统河工器具的数字复原,并探索了"人器"交互,实现了古今"对话".结论 通过造物文化研究和数字化实践探索,展现传统河工器具的艺术之美、实用之美和科技之美.  相似文献   

20.
马云,现任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办人、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阿里巴巴公司主席及非执行董事、软银集团董事、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下工商咨询委员会(ABAC)会员.1964年,出生于杭州.1988-1995年,杭州电子工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1995-1997年,创办"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站.1997-1999年,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网站.2000年,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2002年,被"世界经济论坛"选为2001年度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