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风景园林史作为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赓续本相、以启未来的重要价值,而在专业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的学科背景下,其教学体系有待不断优化。通过调研,分析归纳当前课程教学中大纲框架“揣小失大”、案例解析“情理两分”、授课方式“重讲轻践”等现实问题。基于协同论视角提出三系交织优化知识结构、情理相融深化认知模式、关联实践形成历史思维的教学体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能突破传统视角,关注整体环境,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通过递进式实践体系的建构与实施,培养学生的风景园林历史思维。  相似文献   

2.
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肇端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造园组,其时云集了知名学者陈俊愉、余树勋、陈植(养材)、鲁涤非等老一辈园林学家.为了更好地在全球化背景下培养我国新时期风景园林建设需要的风景园林工作者,在调研分析和总结办学历史的基础上,在传承办学历史积淀的同时又创造性地发展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将专业定位于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与管理人才;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艺术与科学交融、人文与理工渗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在根植于人类文化传统和自然系统认知基础上形成概念、协调关系、规划设计、创造风景园林作品和建设与管理的能力;构建了博专有度、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和梯度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翅  徐桐 《中国园林》2020,36(7):54
为使风景园林评论更雄辩,需让评论建立在坚实的证据之上。引入现代口述史作为风景园林评论的一项重要证据,并提出风景园林四重证据法,即让文献资料、影像资料、调研数据和口述史资料相互印证补充。现代口述史既指记录和保存口述内容的方法,也指该过程的产物。区别于传统口述史,其因严谨的操作规范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现代口述史在风景园林评论中的运用方法分为收集式运用和验证式运用2种。收集式运用是现代口述史在风景园林评论中的基本运用;验证式运用是创造性运用。2种方法可以分别或结合使用。最后强调通过严守操作规范、减少听者设计、提前策划倾听和保持评论距离来保证现代口述史在风景园林评论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以"知行合一,转识为智"为理念的中外园林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行合一,转识为智"毋庸置疑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用于当今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改革,是社会实践发展和专业教育不同阶段发展的需求。同济大学的中外园林史课程,以"知行合一,转识为智"为教学理念,把学习历史理论和设计实践相结合,增加了园林史教学的趣味性,丰富了园林历史的教学内容,提升了园林史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设计基础有着深远影响。结合当前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在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中引入"设计研究"这一方法,构建以"理论基础—实践调研—分析研究—设计导论"为主线,"一个体系四个板块"为核心教学内容,进而形成"理论与实践""调查与研究""传承与创新"的设计研究式教学体系,实现"教"与"学"的双赢,促进教学质与量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周艳梅  陈望衡  齐君 《园林》2021,(2):42-46
中国风景园林是中华文化的精粹,然其历史教学却存在趣味性和应用性缺失、知识依靠于机械记忆等问题.为深化教学,提出将环境美学融入中国风景园林史课程,厘清环境美学思想与风景园林史的关系,以传统环境审美对象观照风景园林的历史形态,注重传统环境审美思想与当代风景园林的对话.引导学生将学习方式从被动记忆转化为主动领悟,培养学生汲取...  相似文献   

7.
许芗斌  杜春兰  李莉  夏晖 《风景园林》2017,24(9):118-122
古典园林测绘实习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调研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作为历史理论、规划设计、测量与制图等课程的实践延伸,另一方面也是风景园林设计方法论的基础。重庆大学风景园林专业重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古典园林测绘课程在延续传统测绘实习课程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其特色主要在于通过"测绘—研究"全程化模式的建立,拓展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王春晓 《园林》2024,(1):135-141
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一直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传统教学中,学生较少有参与实践的机会,因而存在缺少设计方案、缺少工程技术概念的问题。在新工科的背景下,提出基于CDIO的课程改革模式,基于学生竞赛中小尺度花园营建的契机,探索设计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在设计基础阶段就训练学生对于场地尺度的把握,对植物材料的运用及对工程材料的认知。教学实践证明,设计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较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而建造的过程又可以反过来指导并优化设计过程,提升设计的落地可行性。全周期的教学有效增加了学生对于专业的学习热情,设计和建造成果受到了专家和使用者的多方认可。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5):223-224
口述作为一种主体实践行为,经由对时空碎片的串联,在融汇反映社会的细节的同时,构建了多元化的社会记忆。它收集、建成口述史资源,可以弥补文字史资料空白,有效促进文化体系的建构,对传统文化传承有积极意义。作为社会文化建设发展的"领头雁"的高等学校,基于口述实践,可以构建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10.
关于规划设计主导的风景园林教学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广思 《中国园林》2009,25(11):59-62
通过对综合、空间和实践等风景园林基本特征的提炼,肯定规划设计作为风景园林教学的核心,综述了几种风景园林以规划设计为中心统领各门基础与相关课程的方式,讨论了风景园林空间认知和表达的教学,介绍了风景园林空间层次和尺度在设计课程组织中的体现,最后分析了当前规划设计主导性认识不足的原因并提出课程教学改革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