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不同的牙釉质样品分别进行60Coγ射线和太阳光的照射,放置不同时间后,使用电子自旋共振(ESR)谱仪测量ESR信号的强度,研究不同种类辐射照射后牙釉质所产生的ESR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60Coγ射线照射后产生的牙釉质ESR信号,其剂量学峰的信号很稳定。太阳光照射与γ射线照射具有相同的剂量学峰的信号,最后一次照射后2年半,其强度衰减约20%;紧邻本底和另一较弱信号衰减约30%;信号相对稳定,对剂量学信号和本底水平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用牙釉质ESR信号的剂量学峰进行剂量重建时,尤其是在低剂量区域内,应该认真考虑并去除其他种类辐射引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牛和人类的牙釉质样品分别进行137Csγ射线照射,使用电子自旋共振(ESR)谱仪测量了所有样品照射前后的ESR信号强度,研究γ射线照射后不同种类的牙釉质所产生的ESR信号强度随剂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37Csγ射线照射前,牛牙釉质的ESR本底信号明显低于人牙釉质的本底信号;与人牙釉质相同,牛牙釉质照射后产生的剂量学信号的强度与照射剂量线性相关,5组100mg牛牙釉质样品,其剂量学峰的辐射响应的平均值为(34.4±2.0)Gy-1,人牙釉质样品的辐射响应的平均值为(36.3±2.9)Gy-1,二者非常接近。所以当人类牙釉质样品缺乏时,可以用相同辐射环境中的牛牙釉质作为替代品,进行剂量重建。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对牙髓样品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信号的影响。无放射线照射史成年人群的臼齿分别用机械方法和机械方法加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制备牙髓样品和牙釉质样品。用^60Coγ射线照射样品至不同剂量,测量其ESR信号。比较分析了单位质量样品对单位照射剂量的ESR信号响应灵敏度,以寻求能够有效降低牙髓样品本底信号对其剂量学信号的影响,提高牙髓样品ESR信号灵敏度的样品制备、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备的牙髓样品和牙釉质样品,其ESR信号对^60Coγ射线的响应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在牙釉质样品缺乏的情况下,利用牙髓样品的ESR信号通过叠加剂量法对受照人员剂量进行重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对昆明种雄性小白鼠给予不同剂量的急性或慢性60Co γ射线整体照射(剂量范围为0-3.0Gy),分离小鼠股骨、牙齿和毛发并进行前处理后,用电子自旋共振谱仪(ESR)测定各自的信号强度.结果表明,小鼠牙齿和毛发信号无特征性峰.小鼠股骨ESR信号呈现特征峰,无论是急性照射还是慢性照射,小鼠股骨ESR信号强度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而增高,呈现良好的直线关系.保存在福尔马林溶液中的小鼠股骨,其ESR信号强度在保存7d时明显降低(p<0.001),在室温干燥条件下保存453d的股骨ESR信号强度无明显改变.说明,小鼠股骨的最适保存条件为室温干燥.  相似文献   

5.
放射损伤生物剂量估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英  周平坤  吴可 《辐射防护》2008,28(6):385-391
本文围绕急性放射损伤的剂量估算问题,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从生物剂量估算、电子自旋共振(ESR)剂量测量等方面,着重介绍我院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和临床应用实例,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目前的研究进展。其中生物剂量估算技术包括染色体生物剂量计的不断完善和自动化分析、急性超大剂量照射的剂量估算技术、迁延照射及辐射远后效应的研究、淋巴细胞微核以及各种新的基于DNA靶分子辐射损伤的检测技术等;ESR测量技术介绍了我院目前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对4组狗牙釉质样品分别进行不同剂量137Csγ射线的照射.使用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谱仪测量所有样品照射前的ESR固有信号强度,根据照射不同剂量后的ESR信号强度,研究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狗牙釉质所产生的ESR信号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37Cs γ射线照射前,狗牙釉质...  相似文献   

7.
吴可  孙存普 《辐射防护》1993,13(1):1-7,36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对0—50 Gy ~(60)Co γ射线照射前后的人骨、指甲、头发和手表材料、布料、塑料、香烟材料等十余种人身佩带物材料 ESR 信号的某些剂量学特性及其与照射剂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骨和手表玻璃的信号强度对辐照剂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人骨,r=0.995;手表玻璃,r=0.999。在室温下,人骨的 ESR 信号很稳定,手表玻璃的信号经24 h 有约20%的衰减(24℃保存),降低保存温度可使信号衰减速度大为下降。两种材料的可测剂量下限均低于2 Gy。上述结果提示:人骨和手表玻璃可作为实用的核事故剂量 ESR 检测材料。实验中所选用的其它材料用于事故剂量的测量尚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Gordy 和他的同事们于1955年首次报道了用电子自旋共振研究辐照骨骼中电离辐射所诱发的自由基。此后,很多研究者们围绕着骨组织中辐射诱发顺磁体这一课题作了大量工作。Slager 等人发现,在辐照过骨骼中存在着一种 ESR 谱信号,Cote 和 Silver分析了牙齿中的 ESR 波谱,Swartz 发现了在离体和活体照射过的骨组织中 ESR信号的强度和剂量关系。目前已有数量可观的有关骨组织、细胞组织、保鲜食品电离辐射效应方面的资料。然而辐照骨骼自由基数量随时间变化方面的报道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9.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检测含骨类食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波谱测定是检测含骨类食品自由基的有效方法之一.本工作研究了辐照诱导的含骨类食品的ESR波谱特征、样品制备方法及辐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辐照前后ESR波谱图形、g因子和△H皆有明显差异,据此很容易区分辐照与未辐照含骨类食品样品;冷冻干燥和磨碎是样品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吸收剂量(0.3-10.1kGy)与ESR信号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ESR信号的相对强度还与动物种类有关.这为制定我国含骨类辐照食品的ESR检测方法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人牙釉质辐射敏感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人牙釉质的辐射敏感性差异,从5个供牙个体(死者)获得了84个牙样品,并用5Gy^60Coγ射线照射每一个样品,然后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测量照后样品中ESR信号相对强度。实验结果指出,就某一供牙个体的不同牙来说,在辐射敏感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5个供牙个体中每个个体全部样品的ESR信号相对强度的变异系数波动在9.3%至14.0%);但是在5个供牙个体中,每个个体所有牙样品的ESR信号相对强度的平均值比较吻合,表明5个供牙个体提供的牙的辐射敏感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研究了健康成年人牙釉质中顺磁物质本底水平分布特性及其辐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18~41岁年龄范围内,牙釉中顺磁物质本底水平在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间没有显著差别;不同个体样品辐照后信号强度的分散度并未增加,说明个体间对同种射线的辐射敏感性差异不大。提示在上述年龄范围内,用异体牙釉作辐射剂量估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收集并制备20例健康成人指甲,水清洗后,用137Csγ-射线照射指甲样品。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用EPR(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波谱仪测量样品的信号。结果表明,γ-射线照射指甲后产生的信号(RIS)10 d以后比较稳定;指甲剪下后,68 d内本底信号(BS)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低于15 Gy剂量照射时,前8 d RIS信号强度随剂量逐渐增加。指甲EPR方法用于剂量重建时,必须考虑本底信号(BS)的影响。该方法可用于辐射事故后,人员受照剂量的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13.
火成岩中石英的Al芯和Ti芯的光衰退和ESR测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嗣炤  杨刚  陈江峰 《核技术》2001,24(12):964-968
在 10 0K低温、5× 10 - 4T调制磁场的条件下 ,测得Al芯和Ti芯的电子自旋共振 (ESR)波谱并计算其年龄。由于改进了实验条件 ,得到的ESR图谱稳定 ,重复性好 ,为峰的选择和峰高的测定提供了方便。所得到的总剂量拟合直线的线性度高 ,大大减小了实验误差。本文对火成岩中的石英样品进行了光衰退实验 ,结果表明 ,在紫外光的作用下 ,Al芯和Ti芯的信号强度呈指数衰减 ,不能被光衰退的Al芯和Ti芯大约占 5 0 %。而在自然光的照射下 ,Ti芯可以衰退到原来的 2 7% ,Al芯仍为 5 0 %。  相似文献   

14.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技术检测香辛料类辐照食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四种香辛料类食品(花椒、芥末粉、咖喱粉、姜粉)经0—15kGy剂量辐照后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特征及信号强度的变化,并探讨了ESR信号强度在220d贮藏期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种香辛料样品辐照前后ESR波谱均有明显区别,ESR波谱信号强度与剂量呈现正相关。在贮藏期内所有样品信号强度均有减弱,除芥末粉外其余样品经过220d后仍能应用ESR法检测判定是否经过辐照处理。这为制定我国辐照食品的ESR检测办法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真丝绸光表面接枝共聚改性方法的可行性,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对三种紫外光光源照射真丝绸产生的自由基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气氛条件下产生的各种自由基的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spin resonance,ESR)谱.通过ESR图谱分析发现,紫外光照射真丝绸能在其表面产生自由基,并且氧气可以改变自由基类别和浓度.从理论上解释真丝绸在无引发剂或光敏剂条件下利用紫外光实现真丝绸表面光接枝共聚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含纤维素辐照食品的ESR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0Co发出的γ射线于0,0.5,1.0,3.0,5.0,10.0kGy剂量范围对干燥的红辣椒粉、花生和提取出的草莓籽进行了辐照处理,用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来分析研究信号强度与辐照剂量的关系以及相关性R2.结果表明,三种样品的ESR信号与剂量正相关,其中草莓的ESR信号随剂量增长最慢,红辣椒粉的计算最为精确,花生的次之.含纤维素辐照食品的剂量与ESR信号关系清晰,可作为建立ESR方法检测辐照食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LiF-TLD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辐射剂量计,适于人体辐射剂量的测量和环境辐射的测量。LiF-TLD发光机理的研究,对于TL理论和TLD实际应用都是有意义的。 电子自旋共振(ESR)常用来检查和研究具有未成对电子的化合物;电子-核双共振(ENDOR)则用于测量核磁共振时ESR信号的变化,并由此获得晶体中的超精细相互作用信息。  相似文献   

18.
近十几年来,考古和地质上测定年代的方法已获得了很大发展,其中用热释光方法测定年代已对许多物质进行了广泛研究。与之相应,出现了一种用辐射诱发方解石缺陷的电子自旋共振(ESR)法,它特别适用于测定钟乳石、石笋等石灰岩洞穴中沉积物的年龄,这在地质学、考古和人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电子自旋共振法是一种磁共振微波光谱学方法,早在六十年代就已开始研究,广泛用于辐射化学、生物化学及物理学中。ESR波谱,可用以检测物质中不成对电子自旋或被俘获电子的基因,是研究同体中辐射效应和鉴  相似文献   

19.
辐照聚丙烯的ESR法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间接检测鉴定辐照食品,实验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检测食品包装材料聚丙烯,优化实验条件,研究辐照聚丙烯ESR波谱特征.结果表明,未经辐照和辐照聚丙烯ESR图谱差异明显;辐照聚丙烯的gt=2.0350±0.0002,g2=2.0089±0.0002,g3=2.00...  相似文献   

20.
电离辐射可在掺杂型羟基磷灰石中诱发自由基,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检测自由基含量,可以进行辐射剂量测量。本文介绍掺杂型羟基磷灰石的剂量学特性及其研究现状,分析讨论其作为新型辐射剂量计材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