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景观是自然和人文系统的载体,可以自然形成,也可以人为营造。建筑景观是景观中最能呈现其地域特色的部分之一。文章以景德镇制瓷作坊建筑景观特征为背景,运用景观生态学、民俗学、人文地理学等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逻辑分析,重点揭示景德镇陶瓷文化如何存在于作坊的整体生态建筑景观格局;并通过深入透析制瓷作坊中工艺技术、建筑景观演进以及自然生态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辨识景德镇传统制瓷作坊中与之息息相关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2.
罗小安 《建筑与文化》2009,(11):104-105
城市建筑景观的目的是自然和谐,这是造园的一种审美理想。我们以色彩设计的方式对陶然园建筑外观和园林景观进行设计,要求色彩与自然和谐,与环境相连。通过陶然园项目思考和实践,对建筑景观色彩与空间营造思想进一步探索,归纳出用融入自然环境,形成大气文化氛围,呈现自然野趣的生态,将自然与人文思想在山水之间体现,以水墨如画的空间色彩景观表现出江南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3.
以湖南省长沙市柏林金谷小区的建筑设计和规划为研究内容,提出了"人文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对小区中的规划布局、道路系统、绿化景观系统、建筑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研究成都理工大学校园生态系统的现状,从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系统要素出发,列举自然、人文、区域等不同环境因素,结合校园地理图像分析其贡献与影响。认为新旧校区景观断节,生态系统连贯性缺失,动植物多样性差异较大,需统一规划校园的人工和自然绿地、建筑布局与功能,并对校园现有建设进行调整与整治,形成相融统一的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系统。由此为学校将来的规划与发展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达到瓶颈,我们开始着重考虑国民文化的发展,希望能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我国自然景观旅游业的发展,来辅助我国经济与产业的转型与平稳发展。这一转变衍生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地域性景观",这一景观的设计和研究,体现了地域性人文文化不仅在国民传统与中国文化的宣传上有重要作用,它本身还具有商品化和消费化,是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产业,本文将通过讲述我国对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地域性景观进行的设计研究,来启发人们对国内旅游产业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斯洛伐克,我们以研究人文遗产和自然保护区的各种特征而闻名。那些未受保护的景观环境也存在巨大价值,但人类城市化进程中的肆意开发,导致景观环境岌岌可危。本研究主要目的旨在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居住场所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景观开发的历史情况确定自然条件在景观学中的地位及观赏价值。本文认为:景观价值与典型景观特征息息相关;这些典型景观特征属于旅游景点;应当将景观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景观规划中,这对提升区域旅游业软环境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景观设计学     
正CN 10-1105/TU ISSN 2095-5405邮发代号80-985《景观设计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2015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传媒类荣誉奖主要栏目简介论文选刊的论文(包括研究性文章、研究性的设计和综述)旨在探讨景观的结构和功能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探讨景观中的自然和人文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探讨景观作为一个综合的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特别是景观对人类社会系统的服务(包括生产与供给服务,环境调节服务,游憩、审美启智及精神信仰等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对安徽大学的研究背景及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从人文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两方面探讨了如何营建校园景观,从绿化空间角度分析了校园内交流空间的创造手法,从而体现有特色的校园景观,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9.
刘庆 《重庆建筑》2016,(4):16-18
为将环湖步道景观桥建成龙水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标志建筑,在充分了解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的基础上,该文从桥梁选型、色彩搭配、寓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结构方案进行建模分析,较好地解决了自振频率和景观之间的矛盾,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湖北省大冶市大箕铺镇水南湾村为考察区域,对这一历经明清数百年时间而保留下来的传统村落中的公共景观空间进行研究分析。传统村落公共景观空间不仅可以反映地域特色,同时也蕴藏着当地社会的功能需求与人文背景,对公共景观空间属性的多重研究正是对特定区域内发生不同活动的全方位分析。通过对公共景观空间的分析研究,将其属性分为功能属性和人文属性,力求探寻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陈福群 《山西建筑》2014,(27):205-207
从现代绘画的形式语言入手,对现代景观设计语言展开研究,从平面构成、立面空间及色彩构成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绘画对现代景观的影响,并结合对著名景观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及设计作品的分析与研究,总结提炼出了相应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形式语言。  相似文献   

12.
乐志  程云杉 《中国园林》2012,28(5):68-72
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传统园林营造有着密切的联系.以现存的苏州园林和经典山水画为研究基础,首先剖析了传统山水画“移天缩地”的技巧;然后探讨了绘画原理转换为园林设计方法的限制和变通技巧.包括将散点透视变为“环视”和“环游”,以留白为主的构图模式,因地制宜的“三远”技法,压缩实体、遮挡扭转、尺度对比等增加层次的技巧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苏州古典园林的几处实例研究了造景时的尺寸控制,较完整地阐述了从山水画到园林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贾伟 《山西建筑》2011,37(36):177-178
简要介绍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演变历程,结合中国山水画所体现出的空间概念,探讨了中国山水画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关系及实际应用,并分析了中国山水画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表现,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4.
董芊里  张青萍 《中国园林》2022,38(10):133-138
皴法作为中国山水画及叠山所独有的技巧,同时也是连接山水画与叠山的桥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传统的绘画与拍照等记录方式均不能很好地适配叠山皴法,点云能够不受光影效果及透视关系的影响,对假山表面的物理信息进行识别与记录。因此使用三维点云的记录方式,对苏州四大名园进行叠山皴法的扫描与识别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叠山皴法研究与记录方式。最终发现狮子林能够识别的叠山皴法仅为3种,并且其皴法均以曲线型为主,过度强调石头本身,而使整体假山丢失山意。拙政园与沧浪亭均能识别出4种皴法,以直线型为主,并能配合周边环境,营造出较好的园林意境。留园是四大名园中识别出皴法种类最多的园林,共计5种,并且与建筑、植物、水体相互配合,营造出了四大名园中山意最好的假山。  相似文献   

15.
张兰  包志毅 《华中建筑》2005,23(Z1):111-113
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被认为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组成部分,三者具有相同的思想基础.中国古典园林史表明,山水画与山水园林关系尤为密切,以画论代园论指导园林设计和建设的案例屡见不鲜.以王维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为例,分析中国山水画中的园林思想,并从中讨论中国古典园林的功能、造园手法及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6.
周详  吴欣雨 《中国园林》2023,39(12):74-80
“透明性”从一种空间美学,演变为一种用以描述事物深层组织关系的空间性质,因兼具“秩序性”与“多义性”而衍生出“矛盾性”特质。这种矛盾性源于“现代性”共时态与历时态的对立统一——共时态的理性逻辑追求“秩序性“,历时态的流动观念则导向“多义性”。“透明性”的“矛盾性”以图示语言为载体,通过语素“词义扭曲”、语体“结构重组”和语义“语涉双关”3个层面予以呈现。不同层面的矛盾在绘画、建筑、景观3种艺术形式中存在差异化外在表征,且在“绘画-建筑-景观”的演进顺序中,呈现出逐步综合与复杂的态势。景观空间中的“透明性”矛盾,可以归纳为“动态生长”“尺度嵌套”和“时空层叠”3种表达形式。针对上述3种特性,当代景观设计可分别通过“形式动态与过程设计”“分级渗透、抽象隐喻与视廊建构”“异质拼贴与厚性共融”等多种基于“透明性”的设计手法,来充分挖掘设计场地的“矛盾”潜力,并创造新型景观设计范式。  相似文献   

17.
王玏  魏雷  赵鸣 《华中建筑》2012,(5):105-107
中国古典园林的完成多与画家有关,许多园林理论也与画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该文以王维的画论《山水诀》为研究基础,通过系统分析其画理,结合辋川别业这一园林实例,探讨了《山水诀》中的相关绘画布局理论与园林布局美学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山水诀》中的园林美学观点。希望通过对传统画理与园林美学的研究,在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式园林的工作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与宗教绘画共生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道释画渐盛”“山水画成立”,尤以南北朝时期佛教画最盛。佛教画与山水画在敦煌相遇。受中国风景审美的影响,敦煌佛教壁画表现出了与印度、中亚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更加注重风景、建筑以及世俗生活的表达,是背后这一时期中国古人风景设计与风景文化的真实再现。文章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佛教壁画,系统对比同一时期印度和中亚的佛教美术,从而进一步明确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风景审美表达。  相似文献   

19.
顾凯 《中国园林》2019,35(7):124
清初寄畅园的改筑奠定了今日园林山水的格局,对当时园主人秦松龄"园成,向之所推为名胜者一切遂废"表述的理解,要进入17世纪明末清初江南园林山水营造转变的具体历史情境,尤其是结合"张氏之山"的认识,并通过改筑前后的对比及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从"知夫画脉"的山池经营和"如入岩谷"的谷涧体验两方面认识清初寄畅园山水改筑的具体做法,从而深化对寄畅园的山水营造特色及园林史上"张氏之山"杰出成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姚亦锋 《城市规划》2019,43(11):120-127
乡村景观审美的深层次观念是人地关系,而非表层的"好看",深刻地联系着人类可持续发展方向。中国传统乡村与山水画意境同脉同源,乡村审美空间有对应山水画的特质、结构和哲学目标,具有含蓄淡雅的美学风格,历史源远流长。本文以山水画作为基点审视乡村景观的诗意栖居结构体系,分析乡村审美多尺度空间的关系以及脉络过程。现代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发展,许多乡村传统的审美空间面临解构和重构,传统人文理念丧失。中国山水画是探索乡村审美传统以及现代空间构建的重要途径,希望以艺术的视角规划实现地区人类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深远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