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陶瓷文化的潮州城市品牌形象符号系统化设计还很薄弱,存在许多问题,潮州市政府有关部门、陶瓷产业界应当积极采取策略推动其发展,并在陶瓷文化历史符号和当代创意符号的系统化设计方面采取具体有效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陶瓷艺术在城市文化形象的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城市本土文化的传承与表达、有助于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形象、陶瓷艺术有助于提高城市文化品质等,而要发挥这些作用,需要各方协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模式来推动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3.
陈丹 《佛山陶瓷》2010,20(5):4-6
陶瓷是潮州最大的经济支柱产业,其产量、出口量位居全国各大陶瓷产区之首。潮州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从潮州陶瓷发展史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地方文化对陶瓷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及应该加强建设的领域等方面,对以文化创意推动潮州陶瓷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作一粗浅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结晶,蕴含泥的精神和玉的品质。景德镇具有悠久的制瓷历史和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瓷的符号"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城市景观是城市发展模式的客观体现,是生态性和文化性并重的人造景观。"瓷的符号"在城市景观中优势比较突出:高稳定性、广泛的适应性、实用性与装饰性、统一性强、丰富的文化内涵。对陶瓷文化的重视是提升城市建设软实力的前提。为此,积极探索"瓷的符号"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途径:一要突出民本设计思想;二要保护改善瓷文化生态系统;三要统筹瓷文化符号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5.
潮州悠久的茶文化与潮州朱泥壶相得益彰,相互推动了潮州茶文化和壶艺的发展。潮州朱泥壶在茶文化的熏陶下,传承了潮州古老的制陶方法,加入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元素,成为潮州众多陶瓷门类中异军突起、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陶艺品种。  相似文献   

6.
潮州陶瓷历史悠久,品类丰富,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在众多的陶瓷工艺美术门类中,潮州朱泥壶运用特有的手拉成型的制作技术,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陶瓷艺术门类。特别是在当今人们重视提高生活质量,倡导悠闲、养生的大环境下,潮州工夫茶艺备受青睐,由此而推动了潮州工夫茶具、手拉壶的产业发展。作为壶艺技艺人员,应进一步传承、创新制壶技艺,探索潮州手拉壶发展之路,积极推动制壶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尹胜 《陶瓷》2011,(1):60-60
陶瓷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潮州陶瓷至今已有1300年历史,潮州是我国千年古城,是我国著名的古瓷都和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改革开放为潮州陶瓷带来了新一个发展契机,潮州快速崛起,成为我国"新瓷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潮州、广州、佛山和哈尔滨等市各类陶瓷版的《清明上河图》均载入世界纪录之最。本文重点讲述了潮州《清明上河图》在陶瓷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化意义,对于我国陶瓷文化的创新与传承都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龙窑是优良古窑种之一,潮州龙窑在潮州陶瓷文化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并在潮州地区广泛分布。其传统的生产工艺,特别是烧成过程的一些特性,是历代陶瓷窑炉技术改造的基础,可以说,潮州历代陶瓷业的发展,潮州龙窑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潮州陶瓷生产与潮州其它工艺美术门类相得益彰,并受到"潮文化"的薰陶,使潮州陶瓷更具"潮文化"的特性,成为潮州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潮州朱泥壶作为潮州工艺美术的一个主要门类,经过了若干代人的努力和积累,其制作技艺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朱泥壶的独特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11.
潮州陶瓷是潮汕文化的一张名片。笔者从艺术风格、装饰题材、表现手法3方面解读了潮州陶瓷当中蕴含的潮汕文化元素,指出植根潮汕文化是潮州陶瓷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潮州陶瓷历史悠久,品类丰富,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在众多的陶潮瓷工艺美术门类中,潮州朱泥壶运用特有的手拉成型的制作技术,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陶瓷艺术门类。特别是在当今人们重视提高生活质量,倡导悠闲、养生的大环境下,潮州工夫茶艺备受青睐,由此而推动了潮州工夫茶具、手拉壶的产业发展。作为壶艺技艺人员,应进一步传承、创新制壶技艺,探索潮州手拉壶发展之路,积极推动制壶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陶瓷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外国人一谈起中国,就会联想到陶瓷。潮州陶瓷也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文化底蕴,而且充满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淳朴的地方色彩,形成了潮州陶瓷的文化特色。潮州陶瓷展现出潮州历代窑工的聪明才智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并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陶瓷艺术美是通过陶瓷自身的质地、造型和装饰的不同艺术形式的密切配合来显示的,特别是其造型是以点、线、面的变化为基本因素,传  相似文献   

14.
南粤古驿道文化是广东历史发展的重要缩影和文化脉络的延续,南粤古驿道线上记载客家迁徙之路、潮客贸易之路,且留存着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基于对城市多元文化的交融发展探析,通过解读潮州艺术瓷的审美特征和艺术特点,本文阐述作为南粤古驿道中的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陶瓷可持续发展,应重视补短板,借鉴潮州艺术瓷的风格,完善自身产业体系,完善文化遗产基础数据,利用信息化技术探索其在南粤古驿道中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陶瓷产业在产瓷区内具有主导作用及不容忽视的经济地位。本文以广东大埔陶瓷为研究对象,提出新时期大埔陶瓷产业的发展应注重融入地方客家文化特色,将客家文化创意应用到古老的陶瓷产业中,打造广东大埔陶瓷文化产业的品牌形象,实现客家文化与陶瓷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潮州陶瓷彩绘装饰是继承人类制瓷技术经过集体传承和历史积淀而不断发展的一项陶瓷装饰艺术。其艺术形成和地方风格的形成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的繁荣紧密相连的。陶瓷山水画彩绘是陶瓷装饰艺术的一个重要表现内容,潮州陶瓷山水画的一个显著的  相似文献   

17.
潮州先民在八千年前已生产陶器;汉晋时期已大量生产陶瓷,唐代已能够生产精美的瓷器。潮州人习惯饮工夫茶,其茶具大多为陶瓷器皿,主要产自"潮州窑"。潮州窑区可说是"潮州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潮州窑鼎盛时期是在北宋,明清和民国初年潮州瓷器的生产、出口规模较大,销往东亚、东南亚、中东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同时也促成潮州工夫茶品饮方式极为盛行,并且流传到台湾及东南亚等南洋国家,工夫茶具需求随之激增,更好的弘扬了潮州陶瓷文化。  相似文献   

18.
潮州先民在八千年前已生产陶器;汉晋时期已大量生产陶瓷,唐代已能够生产精美的瓷器。潮州人习惯饮工夫茶,其茶具大多为陶瓷器皿,主要产自“潮州窑”。潮州窑区可说是“潮州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潮州窑鼎盛时期是在北宋,明清和民国初年潮州瓷器的生产、出口规模较大,销往东亚、东南亚、中东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同时也促成潮州工夫茶品饮方式极为盛行,并且流传到台湾及东南亚等南洋国家,工夫茶具需求随之激增,更好的弘扬了潮州陶瓷文化。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城市竞争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品牌的角逐。景德镇城市品牌形象是以陶瓷产业为核心,以产业文化和行业会展为纽带,围绕着产业及其产品的品牌而展开的形象塑造活动。其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经验,为其它城市品牌形象定位与塑造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20.
邱镇沪 《陶瓷》2006,(10):50-53
潮州市是中国的古瓷都之一,也是陶瓷文化的发祥地。陶瓷是潮州市的传统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潮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工业立市”的发慢战略,提出了“建设好广东东大门,构建潮州发展新格局”的总体思路,加快了工业产业结构凋整,促进了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使陶瓷产业成为潮州支柱产业之首。20世纪90年代,潮州充分利用特有的陶瓷生产资源和技术优势发展卫生洁具以来,通过多年的努力,卫生洁具生产发展迅猛,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卫生洁具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