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乡愁视角下乡村景观的营造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村建设领域,若是将传统与现代完全割裂开来,将是一项重大的损失。人们想要记得住乡愁,未尝不是想要延续美丽的乡村景观。文章首先在分析乡愁与乡村景观的基础上,解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乡村景观“山水·田·居”模式的理想追求及其发展。再通过阐述当代乡村景观在自然、生产、聚落、人文等4个方面呈现的情况,概括乡村景观营建的现实困境。最后根据乡愁的特点,提出乡村景观在空间多维化、秩序节律化、实践生活化3个方面的营造策略,以明确今后乡村景观营建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3.
《新型建筑材料》2020,(5)
正社区邻里交流空间可提供邻里交流平台、激发社区活力,凝结生命共同体,组成多层次的共享空间,更是将社会交往关系和邻里情感关系维系在一定范围内的基础。在社区环境中,邻里交流是社区居民发生社交的最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从传统的熟人社会转型到新式的、平等的、单纯的社会关系的重要一环,邻里交流空间则成为邻里关系从陌生到熟络再到相互认知的纽带。然而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从以往低矮民居到高层建筑过渡后,邻里关系生疏、漠然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一些高层住宅社区,只有道路、没有交流空间的设计,使传统邻里关系的"远亲不如近邻"发展到邻里间"形同陌路",邻里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打破了传统与人情味。然而在当前,人们除了物质条件的改善需求,更需要精神上的交流,如果居住社 相似文献
4.
景观空间作为载体,可将植物药疗法、园艺疗法、运动疗法、艺术疗法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疗法编织其中,创造具有疗养功效的社区生活环境,满足居民的疗养需求。社区疗养景观空间作为桥梁,具有养生保健需求的居民可通过对其建设、使用、管理和维护,建立彼此之间以及与社区环境之间紧密的社会联系,推动社区自营。文章从社区居民疗养需求角度出发,基于社区营造理念,结合自然疗养、心理学、设计学等相关理论,在总结景观疗养空间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社区疗养景观空间建设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5.
尽管有不少人怀疑或反对,生态城镇的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毋庸置疑的是,成功的生态城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项目是如何设计和规划,及这些项目的景观特征和印象是如何从"视觉和知觉"的角度出发形成。这对塑造项目特征、成功修建宜人的可持续场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PRP公司优秀案例进行分析,阐述当今最好的实践案例是如何成功应用的。 相似文献
6.
7.
8.
9.
水,是生命之源,不但增加景观之美,使景色产生动感与互动性,且具有灌溉、消防、消暑、养殖、种植、划船、划水甚或滑冰等实用价值。人类早期的聚居区总是在水源地,围绕着生命之水建造居住场所,并长久地营造下去。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在产生了种种长途管道设施输送系统之后,供给生命的水源可以在距离上与聚居地有所脱离,也相应产生了更多种类的水景观。罗马时代高架的水道将山地的水源连接到古罗马城中心, 相似文献
10.
室内植物景观的营造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明显.一座座参天大楼拔地而起,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我们和现代文明紧紧相拥,置身于恍如钢筋和水泥的"森林"中时,却越来越摆脱不了对大自然中那一点红、一片绿的思念,渴望住在大自然绿色环境中. 相似文献
11.
《时代建筑》2015,(5)
历史的有效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的研究,以及评估各类遗产的价值或是遗产保护层面。作者认为,对历史的珍视不可避免地和人们对未来的期待有关。历史是没有经验可循的,因为历史的条件是不可复制的。历史真正的价值在于我们如何思考这些条件。回溯历史看起来是为了理解现在,但事实上回溯证明了某段时间的停留。文章提及了几个有关建筑物与人们的生活世界的故事以及它们与当代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从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地震到挪威、孟加拉国的种子库,从印度西孟加拉邦和中国的地产开发与城市化到印度南部的毛派叛乱。作者认为,建筑的过去和未来并不是对某种特定风格和经典历史的认可,也不完全依赖于建筑的拆除和建造。必须看到,建筑与时间性问题是有某种联系的,这种时间性与那些金融投机行为相悖,如房地产开发和强占土地,而金融投机恰恰是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建筑得以建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13.
Michelle Boyd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2000,22(2):107-122
Much of the existing work on heritage tourism emphasizes downtown or citywide tourism development. Ye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frican American neighborhoods are using racial heritage tourism to revitalize their long neglected inner‐city neighborhood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use of heritage in black neighborhoods and analyzes its use as a political resource. The development of heritage tourism encourages black communities to construct notions of authentic racial community, which they draw upon to legitimize both the processes of, and their role in, neighborhood re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2)
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小说中刻画了一群在社会变迁中丧失了财产和地位的南方白人,他们的生活出现了强烈的失落和错位,精神上经历着痛楚和不安;他们选择怀旧的方式来寻找安全感,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他们对当下社会的批评。这种美化过去生活、消极反抗现实的处世态度使得他们的生存日益边缘化,有时甚至还会引发极为惨重的后果。对那些恋旧之人近乎荒唐的言行举止,奥康纳进行了善意的嘲讽;怀旧是一种普世的体验,奥康纳的嘲讽和规劝具有超越时空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家·园哲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去寻找家园。1999年汤桦在《营造笔记》一文里引用了德国诗人诺瓦利斯(Novalis)的这句名言,作为解读成都上河美术馆设计的开场白。文中 相似文献
16.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复兴的策略与途径有了新的发展。通过对"乡愁"进行溯源,提出当下中国乡村复兴建设中的三个关注重点——"谁来做、为谁做、怎么做",从乡村复兴的主体性、不同人的需求以及乡村复兴策略方面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7.
18.
《Planning》2015,(1)
京味话剧的舞台所呈现的多是关于老北京城的人文景观、市井风情、历史事件、传统文化等。它通常在当下和过去、现代和传统的对照之下,回顾消逝的胡同乡土,悼念断裂的传统文化,回忆民族的历史过往,从而展示了一番关于"北京怀旧"的文化面貌。怀旧则是重建认同的一种手段。通过再现失落的胡同乡土,可为现代化进程之下遭遇身份认同危机的现代人以暂时的抚慰;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展示和痛惜,意味着现代性语境之下面对文化同质化的威胁,人们转而于本土文化寻求文化认同;关于民族共同体的重构,则是出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需求。但是京味话剧所展示的"北京怀旧",也是出于文化消费的目的,不能从根本上修复现代人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