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剑 《华中建筑》2009,27(1):138-140
该文系统阐述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绿地现状,分析了现状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华中师范大学绿地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布局和绿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汪辉  任静  赵康兵 《中国园林》2020,36(2):48-52
随着十九大会议的召开,绿色发展理念趋于成熟。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也引入了绿色发展的理念,绿地建设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发展模式必然要从高速化的发展转向高质量化发展。融合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了"绿色绿地"的概念,即在绿地建设与维护的全寿命周期中,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节约型为出发点,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态及低碳要求为基本原则,以提升动态适应性及韧性为发展愿景,在绿色管控的方式下保护、营造、修复环境,减少污染,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使用空间,打造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绿地。从人、生态系统、生境、地域、城市韧性5个维度阐述了"绿色绿地"的内涵,通过"绿色绿地"与"生态绿地""低碳绿地""节约型绿地"等相关绿地概念的辨析,总结了"绿色绿地"的生态性、节约性、适应性、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初步提出了"绿色绿地"评估体系的构想,以期推动"绿色绿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校园拥有大量的建筑存量,蕴藏着的巨大的节能潜力,国内现有的绿色校园评价体系中侧重于对硬件设施的评价,对校园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具体分析美国绿色校园评价体系与校园整体可持续发展框架,旨在为我国校园整体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4.
丁奇  钱佳 《城市建筑》2014,(30):50-50
校园拥有大量的建筑存量,蕴藏着的巨大的节能潜力,国内现有的绿色校园评价体系中侧重于对硬件设施的评价,对校园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具体分析美国绿色校园评价体系与校园整体可持续发展框架,旨在为我国校园整体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
在空间共享理念指导下,绿地共享对公共绿地的使用功能进行了新的阐释。在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选取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校园绿地共享为具体实例展开探讨,得出以下结论:传承历史文脉的绿地延续校园鲜明特色;多元化的绿地系统通过植物认知、开办音乐会等实现绿地共享;覆盖校园绿色空间网络增强共享绿地的可达性;规范化校园规划管理规避绿地发展的负面因素。通过案例分析与总结,以期为我国高校校园绿地共享、校园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致使城区人口密度迅速上升,公园绿地资源供需失调、绿地配置不公平的情况日益突出。在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基于供需耦合协调理论,从“空间公平-社会公平-社会正义”3个维度构建高密度城市公园绿地供需空间匹配关系和协调发展程度的研究框架,并以深圳市龙华区为例,以社区为研究尺度,探究弱势群体的绿地资源配置差异。结果表明:1)从供需耦合协调视角能够更为精准地对城市公园绿地配置的公平性进行测度,并研究其空间分异特征;2)龙华区中部的公园绿地供给滞后,大部分区域处于供需失调状态;3)群体间绿地资源分配差异明显,老年群体和儿童群体的绿地供给滞后情况在南部较为严重。研究结果可为高密度城市绿地的规划提供精细化评价的参考,有助于实现城市绿地空间的社会效益均衡及高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大学校园作为城市重要的社区组团,较大的办学规模与能源消耗对城市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绿色校园的建设评价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首先厘清绿色校园的相关概念,梳理国内外绿色校园评价的标准与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绿地景观格局-碳中和-可持续理念(LPCNS)的绿色校园评价体系,以综合性和动态发展的视角提出大学绿色校园评价的体系构建、指标选取与测度路径,从而实现大学绿色校园以评促建的提升目标。研究可为大学绿色校园评价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校园已渐入稳定发展期,既有高校校园在绿色校园建设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以绿色可持续理念引导相关校园的改造建设,需要在绿色校园建设目标与校园实际问题中综合判断校园改造的提升要点与优先程度。通过梳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与校园现实问题,整合与校园空间改造建设有关的问题性指标与目标性指标,建立既有校园绿色化改造指标框架并确定指标权重;以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为样本,运用智慧校园运营工具辅助收集用户对各指标的满意度,并据此计算既有校园各方面的主观反馈情况;综合指标权重与主观反馈结果归纳此类校园改造中应优先考虑、实施的要点,并提出绿色化改造建议,为类似的校园改造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与导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校园已渐入稳定发展期,既有高校校园在绿色校园建设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以绿色可持续理念引导相关校园的改造建设,需要在绿色校园建设目标与校园实际问题中综合判断校园改造的提升要点与优先程度.通过梳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与校园现实问题,整合与校园空间改造建设有关的问题性指标与目标性指标,建立既有校园绿色化改造指标框架并...  相似文献   

10.
可达性是对基础设施有效配置的衡量标准,校园绿地活动活动可达性的研究关系到不同人群对于基础设施的公平使用。利用Depthmap软件,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中的轴线分析方法,通过计算集成度参数变量对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校园空间结构形态进行量化分析,探讨校园绿地活动空间的可达性,进而通过实地调研验证分析结果,为以后的校园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校园绿地作为学生压力恢复、调节情绪的有效媒介,值得深入探讨。借用生理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脑电波)和心理指标(POMS量表),选取花香(栀子)和叶香(雪松),探究视嗅感知下校园绿地恢复性效益的差异,通过SD景观感知量表判断嗅觉对视觉感知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1)栀子花香和雪松叶香均能显著降低舒张压、提高注意力(P<0.01),校园绿地中香气能够改善消极情绪,其中栀子花香更能缓解疲劳、提高精力,视嗅感知比单一视觉感知下的恢复性效益更强;2)栀子花香在高、中、低绿视率水平(10%~85%)环境下均能显著放松身心(P<0.05),雪松叶香在绿视率为35%~85%的环境中能显著降低压力(P<0.05),θ波在任何气味介入的不同绿视率校园绿地中没有显著变化;3)气味可以改变人对视觉景观的感知评价,且气味类型与场地自然感、氛围感和有趣度显著相关(P<0.05)。因此,校园绿地建设可结合视嗅感官体验,根据绿视率或其他环境特征合理种植芳香植物,增强场地恢复性水平。  相似文献   

12.
周轶捷 《山西建筑》2011,37(31):186-187
在对运城市盐湖区各学校校园绿地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改善校园生态环境与校园的对外形象为出发点,叙述了校园绿地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规划整体思路,从而将各校园建设成为一个集文化、生态、景观、休息、娱乐为一体的和谐空间。  相似文献   

13.
《安徽建筑》2019,(6):142-144
文章以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为例,依据《绿色校园评价标准》(CSUS/GBC04-2013)相关内容,从资源利用、污染防控、运行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并针对调查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果,在高等学校绿色校园建设方面提出初步意见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胡骉  曾礼 《城市建筑》2012,(2):43-45
本文在分析中小学教育特点及其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影响基础之上,通过解析新时期校园建设模式的弊端,结合梅溪湖中学设计实例,总结建设可持续校园的设计方法,探讨以教育示范为导向的中小学绿色校园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15.
绿地之于人体健康的功效与机理 ——绿色医学的提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地之于人的健康在生理、心理、社会3个维度均存在一定的有益功效。总结绿地发挥健康功效的作用机理,包括满足人类自然基本属性、改善人居环境条件、刺激五感、提供活动支持、激发联想、提供树木的能量和气场6个方面。以此为基础,提出绿色医学的概念和设想,探索一条维持人们、特别是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辅助途径,并为提升绿地的健康卫生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对绿色建筑的解析,从保护环境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梳理绿色建筑的举措应用,寻找切实可靠适行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办法,建设绿色建筑为基础,打造绿色节约型校园。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学校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首先对生态文明、校园外部空间等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再从校园外部空间生态化和友好化两个层面对郑州市杏花路小学的校园概况进行解析—生态文明介入的绿色校园外部空间设计,以期为未来绿色校园外部空间设计提供重要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运吉  朴永吉 《中国园林》2012,28(5):104-108
绿地吸引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解析对提高绿地的使用效率和有效管理绿地均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中国济南市和泰安市8块绿地的3 633个调查数据,从绿地规模、离绿地距离、绿地满意度、访问绿地的理由角度探讨了绿地吸引力的代表性内容即绿地使用频率.绿地使用频率与绿地规模、绿地满意度无关,与离绿地距离、访问绿地理由有关,上述4个角度进一步分析得出绿地使用频率与绿地的质量有关.离绿地距离和绿地的质量是影响绿地使用频率的因素.这些结论适用于同类型公园比较,比如城市综合公园.应引起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注意并在旧城改造中考虑适宜的绿地密度,同时考虑现有绿地质量的改善,以便提高使用绿地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从名与实关系的角度论述城市建设绿地和城市规划绿地的基本概念,二者的演化背景和内在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