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林蛙油蛋白水解营养液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分步水解林蛙油,酶解液中添加β-环状糊精、柠檬酸、蜂蜜调配,然后均质、装罐、杀菌。结果林蛙油蛋白水解营养液配方为β-环状糊精添加量2.0%,柠檬酸添加量0.15%,蜂蜜添加量8%。杀菌条件105℃,20 min。结论林蛙油蛋白水解营养液营养丰富,口感、风味均佳。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黑木耳为原料,根据温度、时间、料水比等因素确定最佳的黑木耳浸提条件。以β-环状糊精、蔗糖、柠檬酸、蜂蜜为因素做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饮料配方,并确定稳定剂黄原胶、CMC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胰蛋白酶水解蚕蛹蛋白的最佳条件进行了选择,结果为酸解固液比20:70、酶作用量0.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5小时、酶解PH值7.0;接着针对胰蛋白酶较低的水解率进行了提高其水解能力的研究,发现采用脱脂、浸泡、酶-酸联合水解等处理可大大提高蚕蛹蛋白的水解率,最后利用β-环状糊精的包理作用和蜂蜜的掩盖作用,制得了一种氨基酸含量丰富的委蛹复合氨基酸口服液.  相似文献   

4.
实验对豆渣桔皮保健酱的工艺和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豆渣桔皮保健酱的最佳工艺配方为:桔皮粉和β-环状糊精的添加比例为8:2,两者的添加总量为10份,豆渣粉的添加量为20份,蜂蜜的添加量为12份,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3份,十三香调味料的添加量为0.06份.所得酱体呈桔红色,色泽均匀,风味纯正,酸甜适口.  相似文献   

5.
鱼腥草金银花凉茶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制作鱼腥草、金银花复合保健凉茶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鱼腥草汁和金银花汁配比、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β-环状糊精添加量为试验因素,以产品的色泽、风味、组织形态等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该复合凉茶饮料的最佳配方,即鱼腥草汁/金银花汁为1∶1,白砂糖的添加量为8.0 g/100 mL,柠檬酸的添加量为36 mg/100 mL,β-环状糊精的添加量为0.15%时,该鱼腥草金银花凉茶饮料呈棕黄色,澄清无沉淀,均匀一致,酸甜适中,清爽可口,具有鱼腥草和金银花的天然风味。  相似文献   

6.
大豆寡肽脱苦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大豆酶解液(大豆寡肽溶液)的脱苦工艺进行了较为详细地研究.试验表明脱苦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活性炭添加量2%、β-环状糊精添加量1.5%、苹果酸添加量0.05%、柠檬酸添加量0.02%、pH值4.46、40℃处理30min,经此工艺条件处理所得的大豆寡肽溶液口味良好.  相似文献   

7.
焦宇知 《食品科技》2007,32(5):211-214
研究了乳清多肽的制备、性质及其发酵饮料的开发,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比中性蛋白酶水解乳清蛋白的能力强,且更经济,水解最佳条件为加酶量为7000(U/g蛋白)、底物添加量为5%、水解温度为60℃、水解初始pH值为8.5,最大乳清蛋白水解度可达到22.45%。最优酒精发酵条件为接种量5%、初始pH7.5、温度22℃、时间45h。乳清多肽发酵饮料的配方为酸量0.1%,蔗糖量为8%,-β环状糊精量为0.5%。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酶法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及其水解液苦味脱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SI.398中性蛋白酶水解度和水解液苦味值较好,最佳水解条件为pH为7.0,温度50℃,底物浓度5%,酶浓度8%,水解时间6h。大豆蛋白水解液采用1%粉末状活性炭,0.8%β-环状糊精和0.08%柠檬酸,三者联合脱苦风味较好。  相似文献   

9.
苦瓜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苦瓜、胡萝卜、菠萝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设计、感官评价等方法,探讨复合饮料的生产工艺。研究表明:添加0.5%β-环状糊精可有效降低苦瓜汁的苦味,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8%苦瓜汁,20%菠萝原汁,10%胡萝卜原汁,0.02%蛋白糖,0.2%柠檬酸。稳定剂选择0.04%CMC+0.01%黄原胶,杀菌条件确定为100℃、10min。  相似文献   

10.
酶解蚕蛹蛋白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首先对胰蛋白酶水解蚕蛹蛋白的最佳条件进行了选择,结果为酶解固液比20:70酶作用量0.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5小时、酶解PH值7.0;接着针对胰蛋白酶较低的水解率进行了提高其水解能力的研究,发现采用脱脂、浸泡、酶-酸联合水解等处理可大大提高蚕蛹蛋白的水解率;最后利用β-环状糊精的包埋作用和蜂蜜的掩盖作用,制得了一种氨基酸含量丰富的蚕蛹复合氨基酸口服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