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琥珀酰化和棕榈酰化对大豆蛋白界面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琥珀酸酐和棕榈酸N-羟琥珀酰亚胺酯为酰化剂,使琥珀酰基和棕榈酰基与大豆分离蛋白(SPI)共价结合,主要检测了改性程度对SPI溶解性、表面疏水性、乳化性、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动力学及其界面膨胀流变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溶解性和表面疏水性与其界面特性的关系,比较了亲水和疏水改性对大豆蛋白界面特性的影响。研究显示,随着琥珀酰化程度的增加,SPI的水溶性增加,表面疏水性下降,蛋白分子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速率增加,吸附膜的界面膨胀模量增大,体系的乳化性能得到有效改善;适度的棕榈酰化(酰化程度为30.21%)使SPI的表面疏水性增加,溶解性没有明显降低,蛋白分子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加快,吸附膜的膨胀模量增大,乳化性能得到一定的改善;而当棕榈酰化程度达50%左右时,溶解性下降到近40%,吸附速率明显降低,乳化体系无法形成;比较而言,亲水的琥珀酰化比疏水的棕榈酰化对SPI界面特性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共价结合疏水基团使大豆蛋白表面疏水性增加对其界面特性的改善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
复合酶水酶法提取大豆蛋白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复合酶水酶法提取大豆蛋白。水解酶选用碱性蛋白酶,复合酶采用纤维酶、半纤维酶、果胶酶。得出最优复合酶水酶法提取大豆蛋白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6(g/mL)、纤维素酶添加量0.64%、半纤维素酶添加量0.56%、酶解pH5、酶解温度37℃条件下水解0.75h后,再利用Alcalase碱性内切蛋白酶,加酶量1.85%、酶解温度50℃、酶解pH9.26、水解3.6h。经过验证实验可知,在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下总蛋白提取率可达到极大值即85.78%。经过复合酶酶解预处理比传统的湿热预处理的总蛋白提取率提高了近10%,其原因经分析是经过复合酶酶解处理的豆粉其细胞结构充分破坏,使得酶的作用位点暴露更有利于蛋白酶的作用,具体的机理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5.
琥珀酰化度大小对改性小麦面筋蛋白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琥珀酸酐对小麦面筋蛋白进行酰化改性,讨论了琥珀酰化度大小对面筋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影响,并对最佳改性条件下改性小麦面筋蛋白进行了在面条加工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琥珀酰化度为66.1%时改性效果最好,改性面筋蛋白的溶解度、乳化及乳化稳定性、起泡及起泡稳定性分别为5.09mg/ml,56.8%,56.4%,44.8%,25%;利用最佳改性条件下的琥珀酰化面筋蛋白生产面条,面条的综合性能均比未改性的面筋蛋白品质高。 相似文献
6.
7.
8.
为了改变米糠蛋白的功能性质,扩大米糠蛋白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范围,利用琥珀酸酐对米糠蛋白进行酰化改性处理。通过单因素反应,确定了琥珀酸酐酰化改性米糠蛋白的最适反应条件为:米糠蛋白浓度为10%,反应温度为35℃,琥珀酸酐/蛋白质用量为15%。在最适反应条件下,分别反应40 min、80 min,制得酰化度分别为46.8%、69.2%的琥珀酰化米糠蛋白。评价了上述两种琥珀酰化米糠蛋白制品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等功能性质,结果表明,琥珀酰化改性对米糠蛋白的溶解性、乳化稳定性以及起泡性均有一定改善,而酰化米糠蛋白的乳化活性、泡沫稳定性随着酰化程度的提高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10.
11.
为了考察粗酶水相提取大豆油过程中蛋白酶解和油脂释放状态,监测酶解过程中总油、总蛋白提取率以及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同时采用扫描电镜、考马斯亮兰与苏丹红Ⅲ染色显微观察技术研究酶解过程中油脂和蛋白在豆粉、水解液、乳状液中的分布状态。结果表明:随酶解时间延长,蛋白酶解程度加深,油脂释放量提升,水解蛋白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3 000 Da的多肽含量逐渐降低,而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 500 Da的短肽含量增加。酶解6 h时,总蛋白和总油提取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90. 1%和94. 2%,此时蛋白水解液中短肽(5 500 Da)含量最高,占49. 63%,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3 000 Da的多肽仅占21. 15%。扫描电镜图显示由于酶解作用豆粉内的蛋白和油脂逐渐被分解和释放,原本充盈的细胞转变为空的残渣。光镜图显示,伴随豆粉酶解,水解液中蛋白含量逐渐增加,释放的油脂在水解液和乳状液中均有分布,随酶解时间延长油滴数量增加、粒径增大。 相似文献
12.
水酶法提取大豆油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在实验室规模基础上,进行了水酶法提取大豆油的扩大试验。在10 L反应釜中,每次试验需要1.2 kg的挤压膨化大豆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加酶量、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料液比进行参数优化,得出最优结果:加酶量1.92%,p H9.15,酶解时间3.09 h,酶解温度56.15℃,料液比1∶5.04,油脂提取率(69.02±0.55)%。并且,通过透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揭示出水酶法提取大豆油的释放机理,以便于提高水酶法的油脂提取率和油的品质。最后,通过比较水酶法和溶剂浸提法,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出的大豆油品质更好,过氧化值更低。 相似文献
13.
对微波辅助生物解离法提取大豆油工艺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微波技术对大豆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Protex 6L碱性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提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工艺条件。通过透射电镜和拉曼光谱分别对微波处理后大豆和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油脂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微波时间、Protex 6L添加量、液料比、微波功率。微波辅助生物解离法提取大豆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 W、微波时间7. 6 min、Protex 6L添加量0. 90%、液料比为5. 15∶1,在此条件下总油脂提取率为92. 13%。利用微波辅助生物解离法提取的大豆油品质较好,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及磷脂含量较低。通过透射电镜图可以看出,大豆经过微波处理后,大豆细胞壁组织发生更为明显的破裂是总油脂提取率增大的重要原因。拉曼光谱分析表明,经过微波处理后蛋白质发生变性,也是增加总油脂提取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大豆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全脂大豆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大豆油,并对其中的超声波处理条件和酶解条件进行研究,经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确定水酶法提取大豆油的适宜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 6,酶用量2.0%,pH 9.0,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大豆油提取率为73.56%.水酶法提油前对全脂大豆粉进行超声波预处理,可有效提高大豆油提取率.在超声波温度50 ℃,超声波功率400 W下处理15 min可将大豆油提取率提高至86.13%,比未经超声波预处理的高出12.57%. 相似文献
15.
16.
17.
大豆蛋白发泡粉的酶法提取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粕为原料,选用优良的酶制剂,研发试制成可与碳酸钙、小苏打复合化学合成的固体发泡粉功能作用相同,能够代替动物性鸡蛋清液体发泡剂的大豆蛋白发泡粉。大豆蛋白发泡粉的使用可提高产品的蛋白含量,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是食品、保健品和饮品加工业新辅料产品。 相似文献
18.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挤压温度、螺杆转速、物料含水量、模孔孔径和膨化后物料粉碎粒度5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总油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了最佳提油率下的挤压-微体化参数。结果表明,挤压最佳条件为温度96℃、螺杆转速96r/min、物料含水率14.6%、模孔孔径15mm、膨化后物料粉碎粒度120目,此时提油率为94.34%±0.74%。并且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大豆挤压膨化前后提取的大豆分离蛋白二级结构变化,进而讨论蛋白结构变化对水酶法提取油脂过程中油脂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后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β-折叠含量降低,无规卷曲含量升高,蛋白质由有序向无序结构的转化,可以使得酶解过程中油脂释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