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固体染料激光性能优良,其制备方法有多种,溶胶-凝胶掺入法是其中较好的一种.但传统的溶胶-凝胶法还存在许多不利于制做固体染料激光的缺点.我们主要叙述了近年来发展的两种改性方法-有机改性硅酸盐法(ORMOSILS)和在溶胶-凝胶制备过程中掺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法,并通过一系列的比较,说明有机改性硅酸盐的溶胶-凝胶法能更好的应用于固体染料激光的制备工艺中.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适合Al2O3、Al N陶瓷基板厚膜浆料用BaO-Zn O-B2O3-Si O2(BZBS)系无铅低熔玻璃粉。研究了pH值、温度对凝胶化过程的影响,并通过TG-DSC、XRD、SEM等手段分析了玻璃粉体性能、结构及形貌变化。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得到的BZBS玻璃粉经500℃热处理后其主要物相组成为非晶玻璃相和少量微晶,析出的主要晶相为BaCO3以及少量Ba(CO3)0.9(Si O4)0.1和Zn O。溶胶-凝胶法制备的BZBS玻璃粉经850~900℃热处理,不仅能与Al2O3陶瓷基板,还能与Al N陶瓷基板形成很好的润湿,可以作为陶瓷厚膜金属化电子浆料用玻璃粘结剂。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钙钛矿结构的锆钛酸铅压电陶瓷材料(PZT)。然后用制得的PZT作为基料,合成PMZN压电陶瓷,探讨了PZT制备工艺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合成PZT粉制备的PMZN系压电陶瓷材料具有机电耦合系数高、介质损耗小、介电常数与机械品质因数适中等特点;溶胶-凝胶工艺降低了材料的烧结温度,改善了材料的介电与压电性能,提高了谐振频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低介、低损耗的玻璃粉末,研究了工艺条件对Ca-B-Si烧结性、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为4,水浴温度为60℃、前躯体浓度为0.75 mol/L时,溶胶-凝胶法所制备出玻璃粉末具有较低的介电损耗0.5×10-3和介电常数5.31。  相似文献   

5.
陶瓷材料     
0210304钙钛矿型铁电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刊〕/王歆//压电与声光.-2002,24(1).-57~60(L) 介绍了溶胶-凝胶薄膜制备法,研究了浸涂法和旋涂法对薄膜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理论,阐述薄膜干燥法与裂纹形成机理,基片因素对晶体结构的影响等问题。讨论溶胶-凝胶法制膜过程中,铁电薄膜全钙钛矿的形成和晶粒的定向生长。参10  相似文献   

6.
使用射频溅射和溶胶-凝胶(Sol—Gel)两种方法在玻璃表面制备SiO2减反射薄膜,比较两种方法制备的薄膜减反效果。分析了Sol—Gel方法中溶胶浓度、陈化时间以及退火温度对薄膜透过率的影响。当溶胶浓度为0.4M、陈化时间为6天以及退火温度达450℃时,制得的样品透过率可达99.3%,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SiO2溶胶及凝胶的结构变化过程,发现随着陈化时间和退火温度增加,Si—O—Si键增强。  相似文献   

7.
纳米晶材料的软化学制备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软化学制备纳米晶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重点介绍了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低温燃烧合成和溶胶-凝胶自燃烧法的工艺原理、特点及其合成实例。  相似文献   

8.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钡纤维,研究了原料种类对前驱体溶胶制备的影响。研究发现,用钡和钛的无机盐不能制备溶胶;以钛酸四丁酯和醋酸钡为原料,制备了钛酸钡陶瓷纤维。凝胶纤维在900 ℃煅烧1 h后,物相为立方BaTiO3相,纤维直径为40 μm。  相似文献   

9.
两种湿化学法制备PZT陶瓷的成分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两种湿化学法(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ZT纳米粉体,并经烧结得到PZT微晶陶瓷。对两种方法所得的陶瓷进行介电测量。分析表明:水热法制粉后经烧结所得陶瓷的锆钛比(Zr/Ti)与原料的理论配比有较大的偏离,而溶胶-凝胶法制粉所得陶瓷的锆钛比(Zr/Ti)能较好地反映原料的锆钛配比。  相似文献   

10.
新型的陶瓷薄膜制备工艺—Sol—Gel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陶瓷制备领域中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工艺溶胶-凝胶法,由于这种工艺诸多的优越性,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制备陶瓷薄膜方面,本文介绍了溶胶-凝胶法制备陶瓷薄膜的工艺过程,并对其研究现状及进一步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