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委婉语的应用是英汉语言的共有现象,学会英汉委婉语的应用,可以增强语感,提高交际能力.从一些具体实例分析了英汉委婉语的应用以及社会习俗和人们观念对委婉语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委婉语的构成方式及其语用功能,并进一步探讨了英汉委婉语各自所含的文化寓意的差异,从而加深对委婉语产生根源的理解并通过对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寓意对比,做到有意识地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委婉语是英汉民族共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委婉语源泉于语言禁忌。从委婉语的产生及演进可以看出英汉委婉语的共怀及超同性。文化由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构成,隐蔽的文化是不易被意识到的属于价值观念的一部分文化,是文化结构中最深层、最稳固的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从英汉委婉语总体超同的表象可以透视出英汉委婉语在深层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汉两种语言的委婉语既属于语言现象又属于文化现象。两者之间存在不少相似之处,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从交际功能和表达内容方面对英汉委婉语进行了试探性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提示了英汉委婉语在深层文化上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英汉委婉语的起源。从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念对比分析英汉委婉语的不同,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该如何注意场景和参与者。  相似文献   

6.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许多委婉表达的用语.从委婉表达的表现手法、委婉语词源、委婉表达的社会价值观和审美观原因等方面分析比较了英汉委婉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了委婉语的构成方式及其语用功能,并进一步探讨了英汉委婉语各自所含的文化寓意的差异,从而加深对委婉语产生根源的理解并通过对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寓意对比,做到有意识地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英汉委婉语都有否定、人称代词、省略等相同的语法构成手段;英语特定的语法形式如时态、语态、语气等经常用来表达委婉,汉语则在用词及词序等方面具有更多的委婉表达功能。本文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英汉委婉语在语法构成手段上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相似文献   

9.
委婉语的运用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共存的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本文就英汉委婉语在种类、表达方式和使用范围三个方面存在的异同,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重功能。委婉语的得体使用能体现人的个人素质、个人文化素养,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同时也使得人际交流变得倍加愉悦,人际关系变得愈加和谐,社会变得更加文明。正确使用委婉语和阐释其功能成为一项有益的尝试。本文紧扣英汉实例阐释委婉语的避讳功能、移情功能和礼貌功能等语用功能来提高语言使用者的本土文化素养和跨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1.
委婉语的文化内涵(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婉语是用令人愉快的表达方式代替惹人不快和令人恐惧的事物.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生死,离合,老少,贫富的观点不同,在汉语和英语中出现了不同文化内涵的委婉语.  相似文献   

12.
从构词手段、修辞手段、语音手段、符号手段等方面论述了英语委婉语的构成方式,指出英语委婉语具有美化和淡化的功能特点,简述了英语委婉语的主要使用场合。  相似文献   

13.
委婉语是文化现象也是语言现象。死亡委婉语是每一个社会都要面临的问题。通过死亡委婉语的分析可以反映不同社会的文化。中西方社会在宗教、价值观和社会习俗方面有很多的不同,所以中西方的死亡委婉语就反映着这些方面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文化原因,以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中日两国语言文化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虽然在使用中具有相同的避讳、礼貌、掩饰等心理基础,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委婉语使用时的心理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以求进一步探讨其所体现出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政治活动中的英语委婉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使用范围、构成手段、交际特征等三个方面讨论了政治活动中英语委婉用语的使用情况,指出在西方政治场合中,委婉语的使用涉及到语言交流技巧,有时是与粉饰和欺骗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源自英语的大量外来词进入汉语,并促使大量新的汉语语素的产生和广泛应用,因此,从汉语自由语素和非自由语素等方面,特别是受英语外来词影响的语素方面进行必要的探讨,更好地了解汉语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译界对法律文本英译汉的研究较多,但对汉译英这个领域的研究却相对薄弱的现状,探讨法律文本无主句的英译方法,并归纳出四种译法,即译成被动语态、补足主语、将非主语成分转化为主语成分和译成用it做形式主语。  相似文献   

18.
运用许多实例阐明汉语“四字词组”在英译汉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19.
汉语和英语在表达方式和习惯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掌握了大量的词汇,熟练运用语法并不一定就能做好翻译。英译汉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本文用实例说明了正确应用英语“正反译”和“反正译”的技巧及其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