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中国联通首批PTN承载HSPA+业务试商用网络全部完成业务割接:2011年“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中国联通携手中兴通讯在长春、宁波、昆明、西藏、武汉、唐山、保定等7个重点城市部署完成首批PTN承载HSPA+业务试商用网络,目前各城市已全部顺利完成业务割接。  相似文献   

2.
赵光磊 《通信世界》2011,(14):27-27
在上期的承载传送栏目中,我们重点对中国联通HSPA+的承载方案进行了报道,然而中国联通在移动回传承载方式的选择上依然没有定论,徘徊于PTN和IP RAN两种方案之间,本期我们承接上期话题,就两种方案哪种更适合移动回传展开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前各大运营商均已经在现网上部署了OTN设备,就中国联通而言,中国联通在部署3G和HSPA+业务承载网络的同时,也正在推进OTN等下一代光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4.
赵光磊 《通信世界》2011,(21):23-23
中国联通目前对于新型承载方式的需求主要集中在HSPA+网络的承载方面,MSTP网络负担过重的情况下,将考虑向PTN演进。5月17日,中国联通在全国56个城市启动了HSPA+商用,其网络数据传输速率一举由7.2Mbit/s跃至21.6Mbit/s,并推出了沃3G.21M无  相似文献   

5.
烽火通信完成广州联通PTN现网综测:日前,烽火通信对外宣布,已率先完成广州联通HSPA+承载测试和PTN现网综合业务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PTN可以对现网的2G、3G、固网等多业务,以及HSPA+、LTE等提供完美承载  相似文献   

6.
IP RAN国内部署道路坎坷 应用前景仍被看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光磊 《通信世界》2011,(33):26-26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内部对于PTN、IP RAN的争论仍在继续,内部多次讨论,但仍未形成定论。近日来,中国联通IP RAN二期试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9个城市的IP RAN网络不仅用以承载HSPA+业务,同时叠加了部分现有业务,单就IP  相似文献   

7.
周云 《移动通信》2009,33(23):41-43
HSPA+作为HSDPA/HSSPA有效的演进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网络的效率和可承载速率。文章简略介绍了HSPA+的发展现状及主要技术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HSPA+终端测试的关键点和难点,最后介绍了一种HSPA+终端的测试方案。  相似文献   

8.
鲁义轩 《通信世界》2009,(35):19-19
上海贝尔WCDMA设备都具备承载快速增长的语音和数据传输,以及向3G/HSPA+和4G/LTE的平滑演进的能力。借助阿尔卡特朗讯多标准无线接入解决方案,中国联通有望大幅降低其网络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9.
《移动通信》2010,34(15):92-92
日前,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携手华为在广州联合展示了42Mb/s HSPA+(高速分组接入演进),基于广州WCDMA/HSPA现网实现了40Mb/s这一非常接近理论下行速率的演示效果。在2010年7月底于广州召开的亚运国际论坛期间,主办方中国联通向与会的日本NTT DoCoMo、香港CSL、印度IDEA等20多家亚洲领先的运营商代表展示了一系列精彩的3G业务体验。  相似文献   

10.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0,(37):16-16
从产业链发展来看,LTE技术正在趋向成熟。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如果还是按部就班地部署HSPA,再到HSPA+,最后演进至LTE的话,投资无疑会加大。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面临是否规模部署EV-DORev.B、HSPA+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HSPA+无线网络规划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HSPA+的64QAM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链路预算特性、系统仿真、系统资源配置等无线网络规划方法,并结合中国联通的实际网络现状提出了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2.
WCDMA网络与业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3G牌照的发放,中国的通信技术进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中国联通作为WCDMA制式3G网络的运营商,在成熟的WCDMA技术基础上,迅速建设了覆盖全国335个城市的网络,并提供了典型的3G业务。未来中国联通将继续向更高速率的网络演进,提供HPSA+和LTE等具备高速上下行能力的网络和更加丰富的移动互联网业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联通作为全业务运营商,积极探索并拓展新服务,推出电信级统一通信业务。联通统一通信业务基于开放的平台架构设计实现,定位于专业的电信级通信产品,是由运营商提供的一种方便快捷的综合信息服务,在企业信息化需求日渐旺盛的今天,面向各类客户提供固定、移动、宽带全面融合的智能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联通WCDMA试验网测试为基础,分析了不同室内场景的结构特点和用户特征,分别从室内小区的划分、频点选择、切换区域的设置、HSPA的运用等方面对WCDMA室内分布系统进行设计,力求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尽量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5.
VDC(Virtual Data Center,虚拟数据中心)是中国联通重点打造的云计算服务体系。文章阐述中国联通如何通过VDC实现云服务落地,介绍VDC的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功能模块,同时描述VDC商业模式、具体的产品及规划等,使读者能对中国联通VDC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通信通信业务目前的发展状况,然后重点介绍了中国联通通信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归纳移动互联网业务基本特征,分析其对电信运营商的冲击,进而结合典型移动互联网业务运作模式及中国联通传统项目管理的现状,提出中国联通针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创新产品应对策略。对移动互联网项目投资价值评估体系进行探讨,提出适合中国联通的创新产品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HSPA+在HSPA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在5MHz带宽下达到和LTE相近的性能,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永远在线”业务体验。HSPA+产业链日前已日趋成熟,在移动运营商尽可能保护既有投资和LTE产业链的成熟和完善尚需时日的情况下,HSPA+将是未来一定时期内3G网络升级的理想演进方案。  相似文献   

19.
3GPPHSPA+技术标准发展及未来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HSPA+的多载波、M2M、MDT、ANR等新技术和HSPA+的新业务需求,探讨了智能终端对网络带来的影响,并论述了I-HSPA扁平化架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四川联通针对联通本地传输网的网络现状和缺陷,结合业务发展,建设综合业务传输平台的主要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