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根据CFG桩复合地基和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和特性,提出了将两者结合应用的组合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变形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证明了它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结果,分析了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垫层、桩及桩间土的共同作用机理,假设桩侧摩阻力分布形状,建立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分析模型,考虑复合地基中桩、土变形协调,提出了一种计算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垫层模量、桩端持力层模量、桩土相对刚度比、桩长径比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垫层的模量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要远大于桩端土持力层的模量;桩长径比的增加会使桩土应力比趋于一定值,说明复合地基中临界桩长的存在;增大桩长并同时提高桩土相对刚度比能显著提高桩土应力比.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在粉质黏土地基中的承载特性,对碎石垫层作用下,3组不同楔角的夯实水泥土楔形单桩复合地基和1组等直径单桩复合地基进行竖向静载对比试验。分析复合地基中桩顶沉降、桩周土沉降、桩-土平均沉降差随荷载变化的规律,以及桩的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地质条件下,夯实水泥土楔形桩承载性状比等直径桩好,且能更好地调节桩土之间的沉降;此外,桩身轴力的分布与桩体的楔角有关,在合理楔角范围内,桩体分担基础上部的荷载随楔角的增大而增加;土体距离桩心一定范围内的沉降曲线呈"勺子"型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循环荷载作用下有无侧向约束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变形性状,进行了循环荷载作用下有无侧向约束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室内大比例模型对比试验,基于模型对比试验实测结果,分析了侧向约束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变形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有侧向约束的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明显低于无侧向约束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沉降。侧向约束对降低复合地基沉降的效果随着循环荷载比的增大而变得更加显著。因此,侧向约束对限制软土的侧向变形、降低复合地基的沉降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焦作工学院学报》2022,(1):181-188
为研究劲性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对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规律进行分析,并与同等条件下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对比,重点分析荷载-沉降曲线、桩土应力比、桩身水泥土和混凝土应力发挥过程、桩身应力分布等内容。计算结果表明,劲性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优于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桩端土层越硬,承载力提高越明显。劲性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随着垫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垫层超过30 cm后桩土应力比变化不大。由于水泥土的竖向变形沿径向非均匀分布,桩顶水泥土-混凝土界面附近的水泥土有受拉破坏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组合桩复合地基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CFG桩与夯实水泥土桩形成组合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软土地基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方法的施工工艺,实践证明此种地基处理方案,对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变形、降低工程造价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桩-土接触面的摩擦特性,在夯实水泥土桩-土界面中设置土工格栅,以增强夯实水泥土桩-土的相互作用。采用三维数值软件模拟直接剪切试验和静载试验,对土工格栅复合夯实水泥土桩-土界面接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土工格栅复合夯实水泥土桩-土接触面的应力、变形和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复合夯实水泥土桩-土接触界面的摩阻力峰值有所增加,达到峰值后,摩阻力曲线下降速率缓慢;静载试验中,在夯实水泥土桩表面复合土工格栅后,对应的基础沉降比普通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小,且夯实水泥桩的轴向压缩变形也小。  相似文献   

8.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现场载菏试验,并被公认为是比较可靠的方法,结合工程实测资料,讲座了用该法确定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取值问题,提出用相对变形S/b的取值是合理的,同时通过一定数量的水泥土单桩静载菏试验、单桩复合地基载菏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菏试验对比分析,说明用一组桩和桩间土所组成的单元体进行承载力试验,更接近实际复合地基的受力性状和承载机理。  相似文献   

9.
桩土应力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参数,影响因素很多,采用试验方法很难全面了解各种因素对其影响的规律.本文在夯实水泥土试块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基础上,对影响夯实水泥土桩单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桩土应力比随桩长、桩身弹性模量、垫层弹性模量以及桩端土的弹性模量的提高而提高,随桩径、桩周土的弹性模量、垫层厚度的增大而降低.此结果可以作为工程上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进行优化设计以降低工程造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桩土应力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参数,影响因素很多,采用试验方法很难全面了解各种因素对其影响的规律.本文在夯实水泥土试块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基础上,对影响夯实水泥土桩单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桩土应力比随桩长、桩身弹性模量、垫层弹性模量以及桩端土的弹性模量的提高而提高,随桩径、桩周土的弹性模量、垫层厚度的增大而降低.此结果可以作为工程上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进行优化设计以降低工程造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据,以复合地基的沉降率为分析变量,考虑了变量的随机性及破坏失效的模糊性.采用概率统计方法确定变量的参数分布,用模糊统计方法确定失效准则的隶属函数,利用概率理论与模糊数学的概念建立复合地基失效的模糊失效概率和可靠度计算的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了目前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可靠度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以广州市南沙开发区某路段K0+660-K0+843总计577 m的软土地基路段地基处理工程为例,对比分析了水泥土搅拌桩法、真空预压+塑料排水板法、碎石桩法、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楔形夯实水泥土桩法5种常见地基处理方法的施工工艺及工程造价。结果表明:几种地基处理方法工程造价的高低依次为,袋装砂井+堆载预压法〈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法〈楔形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土搅拌桩(粉体喷搅法)〈振冲碎石桩法;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法、碎石桩法、楔形夯实水泥土桩法3种地基处理方法都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水泥土搅拌桩法、碎石桩法、楔形夯实水泥土桩法3种处理方法的施工周期都较短。根据实际工程特点,考虑各种地基处理方案的优缺点、经济技术、处理效果以及施工周期等因素,得出楔形夯实水泥土桩法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咸水区水泥土桩劣化及改性对道路复合地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咸水区水泥土桩劣化及改性对道路复合地基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分析黄河三角洲土水的理化性质,研究含盐水泥土的力学特性。基于莫尔-库伦本构模型和强度折减法,利用FLAC3D模拟水泥土桩劣化及改性对复合地基沉降和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下水基本上为矿化度大于5 g/L的盐水,盐分以氯化物为主;盐的腐蚀作用会使水泥土发生劣化而强度降低;水泥土桩劣化会增大复合地基沉降,降低桩体承载能力;用矿渣微粉对水泥土桩改性可有效提高桩体承载能力、减小复合地基沉降。为此,在咸水区复合地基设计中,充分考虑水泥土桩的劣化效应是确保路基在全寿命周期内具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南京地区淤泥质粘土、砂土两种土质,根据相似理论,采用模型梁的研究方法,测定组合梁的极限荷载、挠度及型钢受力,以分析组合梁的受力机理,为小刚度劲性水泥土地下连续墙基坑支护法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有无土工格栅-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工作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沉降随荷栽的变化规律、平均桩一土应力比以及桩身荷载传递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荷载作用下,有土工格栅复合地基与无土工格栅复合地基相比,平均沉降小,平均桩一土应力比大,桩身轴力大;在相同的荷载时,桩身轴力中桩最小,角桩最大。  相似文献   

16.
劲芯复合桩是将预制混凝土管桩插入水泥土桩中复合而成的新型桩基。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及有限差分程序FLAC3D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可液化地基中劲芯复合桩的地震响应。利用模型试验结果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通过参数分析讨论水泥土桩桩径、桩长、剪切模量等因素对可液化土—复合桩—上部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定量评价水泥土桩加固对场地抗液化性能及桩基弯曲破坏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增大水泥土桩桩径和桩长可有效提高复合桩的抗震性能;增大水泥土剪切模量对复合桩抗震性能的提高有限;桩基在桩头附近或水泥土与可液化砂土交界处易产生较大的弯矩响应,该部位应采取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可液化地基中劲芯复合桩的抗震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7.
运用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竖向荷载作用下夯实水泥土楔形桩桩身峰值应力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楔形桩楔角相同时,桩身峰值应力所对应的深度基本为一个定值,且与竖向荷载大小关系较小,进而提出桩身峰值应力深度比的概念;桩身峰值应力深度比与楔形桩楔角的关系,在数值上可以近似用直线与抛物线分段拟合,且拟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夯扩桩室内模型试验的扩大头高度与规范推荐公式的计算结果存在差异,二个实际工程的现场原型试验桩样本实测结果进一步证实规范公式存在缺陷.本文从扩大头的形成机理出发,认识产生这种差异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9.
结合厦门海沧体育中心软基处理工程,介绍了采用堆载预压、强夯、振动碾压及水泥土搅拌桩分区处理滨海相沉积复杂软基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