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IMO-OFDM技术是近年来通信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无线信道不仅是频率选择性的,而且是时变的,为了获得较高的系统性能,信道估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对MIMO-OFDM系统中现有的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基于训练序列的、导频符号的以及盲和半盲信道估计算法.比较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未来信道估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MIMO-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MIMO—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进行了介绍,根据是否使用训练序列,信道估计可以分为导频辅助信道估计、盲信道估计及半盲信道估计,本文分别对已有的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了综述,并对一种已有的基于m序列的时域信道估计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3.
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方法在慢衰落信道中呈现出较好的性能,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快衰落环境,为了能够及时跟踪信道的变化,通常采用基于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方法。将针对采用连续传输方式的MIMO—OFDM系统,讨论基于导频符号的信道估计方法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EM算法的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国栋  孙军  杨峰 《电讯技术》2006,46(3):48-51
从提高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频谱利用率的目的出发,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基于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的信道估计技术。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以显著提高频谱利用率,同时保持原算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介绍MIMO-OFDM系统,文章着重介绍分析了MIMO-OFDM系统的各种信道估计技术,通过对LS,MMSE,基于DFT的信道估计算法的仿真,得到三种算法的性能对比图。仿真结果显示LS性能虽不及其他两种估计算法,但是复杂度最低;MMSE性能较好,复杂度却高;DFT信道估计算法性能比LS好,复杂度也较低。  相似文献   

6.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能有效克服多径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频谱利用率;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以在不增加系统带宽和发射功率的前提下,成倍提高系统容量和带宽利用率。将两者结合的MIMO-OFDM系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信道估计在提高该系统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主要介绍MIMO-OFDM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介绍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半盲信道估计和盲信道估计。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移动系统中采用空间复用技术的下行链路性能出现衰退现象,提出一种信道估计改进算法。它根据信道状态并通过一个决策指导方案为4×4 MIMO系统提供大约4bit/s/Hz的数据。通过使用LDPC短码,在LDPC译码器输出端采用MIMO-OFDM符号重建方法,达到提高估计精度的目的。在3GPP MIMO空间信道模型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指定速率下的估计精度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最大后验概率信道估计算法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时需要大规模的矩阵求逆和乘积运算,且系统数据传输效率随发送天线数的增加明显降低.为克服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角域最大后验概率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通过期望最大化把(MIMO)信道估计问题简化为一系列独立的单输入单输出(SISO)问题,并使用奇异值分解避免了大规模矩阵求逆和乘积运算;通过多个OFDM符号联合估计信道提高了系统数据传输效率及算法的估计性能.仿真实验验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10.
杨博  罗汉文  佘峰 《电讯技术》2007,47(3):24-26
基于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研究了LS信道估计算法,提出了一种训练序列和块状导频联合LS信道估计算法,给出了权值的计算公式.理论推导和计算机仿真表明,这种改进型的LS信道估计方法提高了LS信道估计的误码率性能,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较低的复杂度增长.  相似文献   

11.
针对MIMO-OFDM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的盲信道估计与检测方案,该算法将阵列信号处理的思想应用到MIMO-OFDM系统中,通过发送端信号的冗余编码,利用一种类ESPRIT算法进行盲信号检测和信道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及其信道盲估计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讨论了MIMO-OFDM系统中的一种半盲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基于子空间分解技术,利用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的正交性将两者分离.针对盲信道估计存在计算量大及收敛速度慢等缺点,本文充分利用少量的导频,给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跟踪技术的半盲MIMO-OFDM信道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持盲信道估计算法性能的基础上,明显加快了收敛速度、降低了计算量.  相似文献   

13.
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维坚  曹雪虹 《信息技术》2005,29(11):8-12,16
介绍了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根据是否使用训练序列信息,信道估计可以分为导频辅助信道估计和盲信道估计,本文首先较全面地介绍了导频辅助信道估计技术,然后介绍了一种运用较多的基于子空间的盲信道估计技术,最后计算机仿真分析比较它们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克服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移动系统中采用空间复用技术的下行链路性能出现衰退现象,提出一种信道估计改进算法。它根据信道状态并通过一个决策指导方案为4×4 MIMO系统提供大约4bit/s/Hz的数据。通过使用LDPC短码,在LDPC译码器输出端采用MIMO—OFDM符号重建方法,达到提高估计精度的目的。在3GPP MIMO空间信道模型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指定速率下的估计精度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MIMO OFDM系统中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信道冲击响应的最大抽头数大于每个OFDM符号中导频数的情况,提出一种有效的结合前后若干训练序列进行信道估计的算法和结合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在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中打包传送的MIMO OFDM系统里,本文的方法比采用块状训练序列的估计算法有着更小的归一化均方误差。  相似文献   

16.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can be combined with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s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 this article, a channel estimation technique in both space and frequency domain for MIMO-OFDM systems is proposed.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with space-frequency pilot tones achieve optimal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MMSE) channel estim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good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刘淼  胡臻 《信息技术》2006,30(10):59-64
以MIMO—OFDM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正交导频进行导频辅助信道估计,对数据点的信道响应进行线性内插、三次样条插值和二次曲线拟合算法,并通过Matlab进行计算机仿真,对这些算法的BER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信噪比(SNR)的增加,三次样条(Spline)内插和线性内插性能要远好于二次曲线拟合导频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MIMO-OFDM系统信道最大似然估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深入分析MIMO-OFDM系统信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导频符号设计方案和采用最大似然比估计算法估计MIMO-OFDM信道,并分析了该算法的性能;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信道统计特性未知的条件下,采用所提出的导频符号设计方案效率高,估计性能优于RRE和LE等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9.
OFDM系统的迭代联合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通过降低导频功率来提高OFDM传输效率,同时采用迭代的联合信道估计和符号检测算法来保证较好误码性能的接收方案。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当数据信息与导频信息的功率比不高于l0dB时,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误码率,同时该方法还具有算法简单,收敛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最优导频序列对于信道估计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OFDM)系统中的应用,这种设计使得信道估计解决方案复杂度很低,以及灵活的天线结构,可以获得最佳的均方误差(MSE)而且在空间域和信道估计的性能最优,峰值平均功率比OFDM符合的性能,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最优导频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