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lcalase水解大豆蛋白制备大豆蛋白寡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Alcalase水解大豆蛋白制备大豆蛋白寡肽时影响水解效果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Alcalase水解大豆蛋白的水解条件:温度70 ℃,底物浓度60 g/L,Alcalase酶与底物比为20 μL/g,pH 7.5,水解时间为4 h.在此水解条件下,水解液水解度达到了24.1 %.  相似文献   

2.
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性能与水解度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利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通过正交试验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限制性水解,研究水解度对大豆分离蛋白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水解蛋白在低水解度范围内(1.26%~7.93%),溶解性随水解度的增加呈指数增加.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温度60℃,pH 8.0,底物浓度9%,酶添加量4500 U/g,水解时间3 h,水解度可达为7.93%,溶解度达92.17%.并且大豆水解蛋白的溶解性受pH和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且影响程度随水解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罗建勇 《中国油脂》2020,45(8):103-108
采用Alcalase蛋白酶酶解大豆蛋白,通过测定酶解产物的蛋白质回收率、水解度、隆丁(Lundin)区分以及SDS-PAGE电泳图谱分析,确定在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5℃、底物质量分数5%、酶量750 U/g、pH 8.0、反应时间0.5~1.0 h时所得的酶解液为浅棕色,其Lundin分布较为接近麦汁Lundin区分分布的要求,蛋白质回收率约65%,可与啤酒糖浆复配作为啤酒发酵的氮源。  相似文献   

4.
李峰  潘瑶  陈奇 《食品科学》2010,31(10):69-74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选用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分别从酶解pH 值、酶解温度、酶用量和底物质量分数因素研究其对单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的影响。并通过Minitab 软件,利用响应曲面试验优化双酶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pH7.7、碱性蛋白酶用量为110mg/g 底物、风味蛋白酶用量为90mg/g底物、酶解温度56℃、底物质量分数8%、酶解时间7h,所得的大豆活性肽的分子量主要集中在1000D 以下。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水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邓勇  吴煜欢 《食品科学》1999,20(6):42-45
研究了五种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效果,筛选出效果最好的碱性蛋白酶Alcalase(液态)。并研究了pH值、温度、酶浓度、底物浓度、水解时间对该酶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5℃、pH值8.0、底物浓度2%、酶用量5%(E:S)、水解时间为4~6h。  相似文献   

6.
酸溶性酶解大豆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通过酶法改性大豆蛋白,获得了在pH4.0条件下溶解良好的大豆蛋白。实验结果表明在1~3h的反应时间内,蛋白质经酶解达到了最大的的酸溶解性。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浓度5%,酶用量5%(以反应物为100%计),pH8.0,55,反应时间3.5h。在此条件下,大豆蛋白的水解值达到了10.35%。在实验中进一步通过采用SDS-PAGE电泳方法测定大豆蛋白酶解情况及产物分子量范围。  相似文献   

7.
大豆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肽是大豆蛋白经水解而制成的低分子肽混合物,较之其它原料蛋白,肽具有许多独特的理化性能与生物活性。该文对大豆肽的生产、理化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进行概述,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酶法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提高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溶解性,采用Alcalase蛋白酶对醇法大豆浓缩蛋白进行酶法改性试验。试验表明,酶法水解能显著提高大豆浓缩蛋白的溶解性。酶解的最佳条件是pH8.5、温度62℃、底物浓度5%,酶浓度2%(E/S),在此条件下酶解4h,大豆浓缩蛋白的水解度在12%以上,大豆浓缩蛋白的NSI从10%提高到85%左右,有较好的溶解性。并利用浊度法测定了不同水解度条件下酶解大豆浓缩蛋白的乳化特性,结果表明水解度约为8%时乳化性最大,水解度约为6%时乳化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杏仁蛋白Alcalase水解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开发利用杏仁蛋白资源,采用Alcalase蛋白酶水解杏仁蛋白,以水解度为指标对酶解过程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进行酶解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制备抗氧化能力较强的杏仁蛋白水解物的最佳条件为:pH 8.0,温度55 ℃,酶底比4%,底物浓度5%.在此条件下进行水解试验,水解度为21.02%,水解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6.13%.  相似文献   

10.
高水解度大豆肽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比较了五种蛋白酶对大豆蛋白质的水解能力,并从中选出了两个对大豆蛋白具有较强水解能力且价格相对便宜的酶:Alcalase和AS1.398。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二者的最适度应条件,Alcalase最适条件为:温度55℃,pH8.5,底物/酶量比为80(g/mL),4h后水解度可达20.42%;AS1.398酶的最佳条件:温度40℃,pH7.0,CaCl_20.001%,底物/酶量比为40(g/g),4h后水解度可达25.49%。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酶法和温和酸水解相结合来优化植物蛋白水解液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添加复合蛋白酶酶解4h后,再以2mol/L盐酸、95℃、水解3h,所得水解液MCP含量低于1mg/L、游离氨基氮高于1g/100mL,达到植物蛋白调味液的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不同蛋白酶水解酪蛋白及其对产物功能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文水 《食品科学》2006,27(2):64-71
采用Alcalase 2.4L和Protamex两种蛋白酶分别水解酪蛋白酸钠(蛋白质含量88.03%)至5%、10%、15%和20%等不同的水解度(DH),并对酪蛋白酸钠及填水解产物的各种功能性质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酪蛋白酸钠经水解后,蛋白质、水分和灰分含量发生变化,游离氨基量增加且增加与DH相关;水解产物中的多肽分子量较小,平均分子量小于8103D,并且分子量随DH的增大而减小,在DH为15%和20%的水解产物中多肽分子量均低于5043D:水解产物的溶解性随DH的增大而增强,在pH4.0~5.0、DH10%~20%的范围内产物溶解度84.8%~98%,说明在等电点条件下,酪蛋白酸钠水解后溶解性得到改善:与酪蛋白酸钠相比,水解产物的乳化性和起泡性减弱;不同水解产物的氨基酸组成差异不是很大,与酪蛋白酸钠也很接近。  相似文献   

13.
以豆粕为原料,利用多种蛋白酶对豆粕的蛋白质进行水解,挑选木瓜蛋白酶以及Flavourzyme两种蛋白酶进行复合酶解得出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木瓜蛋白酶的酶底比为600U/g、Flavourzyme的酶底比为1200U/g、Flavourzyme的作用时间为14.5h、总时间为16h、底物浓度为2%。水解后,总氮回收率达到55.73%。  相似文献   

14.
超声作用下蛋白酶解产生大豆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大豆蛋白粉和碱性2709蛋白酶为原料,研究超声功率以及有无超声作用下水解温度、pH、底物浓度、加酶量对大豆蛋白水解度及水解度提高百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作用效果与超声功率有关,40kHz、128W的超声对大豆蛋白酶解产生大豆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没有超声作用的大豆蛋白酶解相比,超声作用没有改变DH与水解温度、pH、底物浓度、加酶量之间关系曲线的变化趋势,没有改变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两者均为温度55℃,pH10.5,但使DH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大豆蛋白具有合理的氨基酸组成和较好的加工性能,是食品工业和动物营养中应用最广泛的植物蛋白。但大豆蛋白会导致人和动物的过敏反应,是公认的八大过敏原之一。国内外对消除大豆蛋白抗原性的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加热处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可能是大豆蛋白分子中存在序列性抗原决定簇。近年来利用生物酶解技术去除大豆蛋白抗原受到高度重视。研究发现,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等对大豆蛋白分子的水解和降低抗原性效果较差。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等作用结果较好,但难以完全消除其抗原性。本文重点介绍生物酶解法降低大豆蛋白抗原性的研究进展,对单一酶解法不能完全消除大豆蛋白抗原性以及不同文献所得结果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现象的原因做了适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酶解时间下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soybean protein isolate enzymatic hydrolysate,SPIH)结构与功能特性之间的构效关系,通过测定不同酶解时间下的蛋白质水解度及多肽质量分数评估大豆分离蛋白(SPI)的水解情况;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内源荧光光谱检测和表面疏水性、乳化性及抗氧化能力测定,分析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PI的水解度随酶解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多肽质量分数随酶解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次,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蛋白质发生解折叠,酶解2 h时蛋白质结构逐渐舒展,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红移且荧光强度增强;此外,酶解使SPI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酶解2 h时β-折叠面积分数最高。SPIH的表面疏水性、乳化性、抗氧化能力、ζ-电位及其乳液的粒径均在酶解2 h时呈现最佳状态。该研究为明确SPI在不同酶解时间下的结构与功能特性变化规律提供依据,拓宽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哈茨木霉酸性蛋白酶(Acid Protease,Ap)的性质研究,采用RT-PCR克隆了哈茨木霉Ap基因,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菌株中获得高效表达,然后对该重组蛋白酶(Recombinant Acid Protease,rAp)的酶学性质和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重组毕赤酵母在500 mL三角瓶中诱导表达时,发酵液中rAp酶活力达到21.50 U/mL。该rAp为天冬氨酸蛋白酶,最适温度为55 ℃,在40 ℃处理120 min仍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最适pH值为2.50,在不同pH缓冲液中处理24 h后,pH值2.00~5.00具有较强稳定性。Cu2+、Ni2+和Mn2+能显著促进活性,相对酶活分别高达116.21%、113.79%和117.44%;而Fe2+、Fe3+、0.50% SDS和5.00% Trion X-100显著抑制活性,其相对酶活分别78.02%、79.26%、2.6%和13.19%。rAp和胃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后,水解产物中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为14.67%和3.64%,β-伴大豆球蛋白抗原性分别降低了30.01%和26.10%,球蛋白抗原性分别降低了22.37%和15.63%。从以上结果可知,rAp对大豆分离蛋白具有较强水解和降低抗原性的能力,具有潜在的应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8.
鳙鱼酶解可溶性蛋白营养特性及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鳙鱼酶解可溶性蛋白腥苦味祛除效果、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功能特性和营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鳙鱼酶解可溶性蛋白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复合磷酸盐和TBHQ复配具有较好的腥苦味祛除效果,其腥味平均值为2.1,苦味平均值为1.8,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9和2.2;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266.7 mg/kg,比对照降低了22.24%.鳙鱼酶解可溶性蛋白在pH 3.0~10.0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NSI达93%以上);乳化性方面,脱腥脱苦产品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略高;起泡性方面,脱腥脱苦产品的起泡性高于对照.营养评价结果显示,鳙鱼酶解可溶性蛋白具有良好的营养特性,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9.67%,且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均非常接近FAO/WHO推荐的成人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脱壳亚麻仁为原料,除油后使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质,并对其物理特性与营养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提取物中蛋白质质量分数高达98.86%,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位于21?kDa和33?kDa处的谱带最为强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该混合蛋白含有11种已报道的亚麻籽源蛋白成分,其等...  相似文献   

20.
分别采用Alcalase、Neutrase、Protamex、Flavorzyme、胃酶、木瓜蛋白酶对小麦面筋蛋白进行水解研究,结果表明,Alcalase能有效水解面筋蛋白,并确定其最佳水解条件:pH 9.0,温度60℃,底物浓度5%,酶浓度E/S为1%,即0.03AU/g蛋白,反应时间4hr左右,在此条件下,水解度可达 2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